具密封装置的光开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77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包括输入光纤、输出光纤、光路转换装置、上壳体、下壳体及一弹性密封环。该上、下壳体均具有与弹性密封环对应的凹沟。其中该弹性密封环又包括若干容置输入、输出光纤夹具的凸缘,该凸缘中部均具一圆形孔。该圆形孔收容输入、输出光纤夹具后,借由上、下壳体与弹性密封环的配合,使该弹性密封环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布满上、下壳体的凹沟,同时压迫输入、输出光纤夹具,达到密封功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光开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密封装置之光开关。
技术介绍
光开关是光通信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光学无源器件,它用于光信号传输路径的转换。为减小光开关内光学器件性能受外界环境影响,通常需采用密封装置将光开关内的光学器件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光学器件的封装需具较好的气密性及稳定性,以防止外界水气、灰尘等异物进入光学器件内部,影响其光学特性,进而降低光学性能。业界有关光开关的现有封装技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螺丝直接锁固光开关的上、下壳体;另一种是采用环氧树脂或硅树脂等胶体粘固光开关上、下壳体。以上两者,对于光开关所要求的防水、防潮的测试条件而言,皆无法达到器件完全密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密封装置之光开关。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包括输入光纤、输出光纤、光路转换装置、上壳体、下壳体及一弹性密封环。该上、下壳体均具有与弹性密封环对应的凹沟。其中该弹性密封环又包括若干容置输入、输出光纤夹具的方形凸缘,该方形凸缘中部均具一圆形孔。该圆形孔收容输入、输出光纤夹具后,借由上、下壳体的凹沟与弹性密封环的配合,使该弹性密封环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布满上、下壳体的凹沟,同时压迫输入、输出光纤夹具,达到密封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因本技术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提供一种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装置,其可与光开关壳体的凹沟相配合,并达到完全密封功能,可提高光开关的气密性及稳定性,进而防止外界环境影响光学器件的特性并确保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2所示,本技术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1包括输入光纤42与43、输出光纤44与45、光路转换装置5、上壳体10、下壳体30及弹性密封环20。光路转换装置5包括固持块50、反射镜501、驱动臂60、双面镜601及驱动装置70。固持块50固持反射镜501且设置于下壳体30的槽308内。反射镜501位于双面镜601的一侧。双面镜601由驱动臂60夹持并随驱动臂60上下移动。当双面镜601位于光路中时,由输入光纤42输入的光信号经双面镜601反射至反射镜501,再由反射镜501反射至双面镜601,最后由双面镜601反射至输出光纤45;由输入光纤43输入的光信号经由双面镜601直接反射至输出光纤44。当双面镜601不位于光路中时,由输入光纤42输入的光信号直接由输出光纤44输出,由输入光纤43输入的光信号则直接由输出光纤45输出。该光路转换装置5与输入光纤42、43及输出光纤44、45均收容并固定于上壳体10、下壳体30扣合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本技术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1进一步包括一止动块80,它装配于下壳体30的配合孔309内,以限定光路转换装置5的双面镜601的极限位置。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是对应构形,并大体呈瓶形。该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均设置若干螺孔101与301、外壁102与302及内壁103与303。上壳体10的内壁103与外壁102之间凹陷并形成一凹沟104;下壳体30的内壁303与外壁302之间凹陷并形成一凹沟304。该上壳体10肩部及底部的内壁103与外壁102均设有两半圆开口105,于内壁103与外壁102半圆开口105之间进一步设有一方形槽106。下壳体30肩部及底部的内壁303与外壁302均设有与上壳体10对应的若干半圆开口305及方形槽306。下壳体半圆开口305与上壳体10的半圆开口105对应配合。下壳体30的凹沟304与上壳体10的凹沟104共同收容弹性密封环20,而下壳体的螺孔301与上壳体的螺孔101相对配合,并可以螺丝将上壳体10、下壳体30加以锁合固定。该弹性密封环20是由橡胶或相对壳体10、30较软的塑料材质制成,且该弹性密封环20的形状、尺寸均对应于上壳体10及下壳体30的凹沟104、304。该弹性密封环20的肩部及底部两侧均设一方形凸缘206,且在该方形凸缘206上均设有一圆形孔208。若干螺孔201是设置于弹性密封环20内,且与上壳体10及下壳体30的若干螺孔101、301相对应。该输入光纤42与43、输出光纤44与45均固定于一光纤夹具40与一应力缓冲装置404内。且该输入光纤42与43、输出光纤44与45前端均包括一光纤准直器41,该光纤准直器41包括光纤毛细管410及自聚焦透镜411。该若干光纤准直器41分别配合固定于下壳体30固定肋307、310及311中。该光纤夹具40又包括前凸缘401、凹槽402及后凸缘403。凹槽402与弹性密封环20的圆形孔208配合并与上壳体10、下壳体30的上、下半圆开口105、305配合。请一并参照图3,本技术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1封装时,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的凹沟104、304收容弹性密封环20,并通过若干螺丝锁固该上壳体10、下壳体30,以使上壳体10、下壳体30夹紧该弹性密封环20。由于该弹性密封环20是由橡胶材料或相对上、下壳体10、30较软的塑料材质制成,它受上、下壳体10、30的挤压而发生变形,并最终布满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的凹沟104、304,并与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的内外壁形成密切配合,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作用。另,该弹性密封环20所具的若干方形凸缘206收容于该上壳体10、下壳体30对应的方形槽106、306。且该方形凸缘206除可压迫光纤夹具40达到密封功能外,亦可同时承受侧向的拉伸或压缩力,以避免施加于输入光纤42与43、输出光纤44与45的外力导致其从上壳体10及下壳体30脱落。本技术的密封装置亦可用于光通信其它无源器件的封装。权利要求1.一种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包括输入光信号至该光开关的输入光纤、自该光开关输出光信号的输出光纤、将输入光信号切换至不同的输出光纤的光路转换装置及一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弹性密封环,且该上、下壳体边缘均包括一环形凹沟,且该环形凹沟的深度及形状是与该弹性密封环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路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双面镜、固持该双面镜的驱动臂及位于该双面镜一侧的反射镜,该反射镜由一固持块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路转换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驱动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密封环由橡胶材料或相对壳体较软的塑料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密封环进一步包括若干方形凸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方形凸缘进一步包括一圆形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密封环及该上、下壳体进一步包括若干相互对应的螺孔。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下壳体进一步包括若干方形槽,且该方形槽对应并容置该弹性密封环的方形凸缘。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下壳体的凹沟收容该弹性密封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密封装置之光开关,其包括:输入光信号至该光开关的输入光纤、自该光开关输出光信号的输出光纤、将输入光信号切换至不同的输出光纤的光路转换装置及一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弹性密封环,且该上、下壳体边缘均包括一环形凹沟,且该环形凹沟的深度及形状是与该弹性密封环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熴灿陈建呈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