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72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包括放卷机构、拉丝机构和冷丝机构,在放卷机构和拉丝机构之间依次设置有浸油机构和矫直机构,拉丝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拉丝箱体,拉丝箱体上设置有进丝口和出丝口,拉丝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拉丝模具、润滑油喷淋组件和第二拉丝模具,第一拉丝模具和第二拉丝模具均包括多组拉丝辊组,每组拉丝辊组均包括一个第二电机、两个对称设置的拉丝辊以及与两个拉丝辊对应设置的两块活动块和两块调节块,两块调节块内穿装有一根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本装置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稳定、清洁度高、拉丝效果好和拉丝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缆生产行业,拉丝机是生产铝绞线必不可少的设备。拉丝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电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传统的铝绞线拉丝机为单头大拉机,由进线导轮、主电机、分段拼接式齿轮变速箱、拉丝模座,拉丝轮、分段式水箱、定速部分及定速电机组成。拉丝时,由主电机通过齿轮箱变速后,分别带动各级拉丝轮,通过拉丝轮、拉丝模座内拉丝模,逐级将8毫米铝杆拉制成1.2至3.5毫米范围内的铝导线。这种大拉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全部拉丝轮及定速轮均为水平排列,因此占地面积大、投入也大,生产效率低,二是由于生产的稳定性问题导致成品导线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难以均一,进而影响到后道工序的生产品质,如会产生断丝等问题;此外,齿轮传动速比决定了延伸率的恒定,因而只能拉制一种材质的圆形导线,且为滑动式拉丝方式,拉丝过程中存在打滑,造成拉丝轮表面磨损,进而影响拉丝的质量和拉丝效果。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稳定、清洁度高、且能有效提高拉丝效果和拉丝效率的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稳定、清洁度高、且能有效提高拉丝效果和拉丝效率的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放卷机构、拉丝机构和冷丝机构,在放卷机构和拉丝机构之间依次设置有浸油机构和矫直机构,浸油机构包括顶部开口的浸油储槽,浸油储槽内装有润滑油,浸油储槽内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浸油轮,浸油轮淹没在润滑油中,在浸油储槽顶部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矫直机构包括支架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上挤压辊和下挤压辊,上挤压辊位于下挤压辊的正上方,支架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上挤压辊的一端转轴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上挤压辊的另一端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轮,在位于主动轮下方的下挤压辊的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上挤压辊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上环形槽,下挤压辊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下环形槽,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之间形成矫直腔孔;拉丝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拉丝箱体,拉丝箱体的顶部分段安装有多个可开合的箱盖,拉丝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丝口,另一侧设置有出丝口,在进丝口与出丝口之间的拉丝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拉丝模具、润滑油喷淋组件和第二拉丝模具,第一拉丝模具和第二拉丝模具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组等间距平行设置的拉丝辊组,每组拉丝辊组均包括一个第二电机、两个对称设置的拉丝辊以及与两个拉丝辊对应设置的两块活动块和两块调节块,每个拉丝辊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滑型的拉丝槽,两个拉丝辊之间留有间隙,两个拉丝辊下方的拉丝箱体底部加工有滑槽,两个活动块滑动安装在拉丝箱体内的滑槽上,两块调节块位于滑槽下方的底座内,每个拉丝辊与对应的活动块之间通过上连杆连接,活动块与对应的调节块之间通过下连杆连接,两块调节块内穿装有一根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上设置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两块调节块别位于相应的两段螺纹段内,调节丝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进一步的,在出丝口与冷丝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导向模具。进一步的,所述浸油储槽内的下部还设置有电加热棒。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喷淋组件包括上端开口的喷油槽,所述喷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在进口和出口上侧的喷油槽内安装有润滑油喷淋管。进一步的,在矫直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收油槽。相比现有技术,本装置的优点在于:一是设置的浸油机构能够利用润滑油对铝材线棒进行润滑,以便提高后续的拉丝质量和拉丝速度;二是设置的矫直机构一方面能够对弯曲后的铝材线棒进行矫直处理,消除弯曲铝材线棒的扭曲应力,另一方面能够对铝材线棒表面上的润滑油进行拦截,让铝材线棒表面上的润滑油分布更加均匀,保证铝材线棒拉丝的洁净生产;三是矫直后的铝材线棒经过第一拉丝模具的多组拉丝辊拉伸后,先经过润滑油喷淋组件的二次润滑,再经过第二拉丝模具的多组拉丝辊拉伸后,即可快速得到拉伸后的铝丝,该拉丝机构设计合理,在拉丝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对第一拉丝模具和第二拉丝模具中的两个拉丝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在不增加设备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表面洁净度和直径达标的铝线,且该结构的拉丝模具在拉丝的过程不会出现打滑、断丝的问题,运行过程稳定,既能提高拉丝的效果,又能提高拉丝的速度和效率;此外两个拉丝辊之间的间距可调,还能够生产不同直径大小的铝丝线,适用范围大,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矫直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拉丝模具4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卷机构,2-浸油机构,21-加热棒,22-浸油储槽,23-前导向轮,24-浸油轮,25-后导向轮,3-矫直机构,31-支架,32-下挤压辊,33-从动轮,34-传动带,35-主动轮,36-上挤压辊,37-上环形槽,38-矫直腔孔,39-第一电机,310-下环形槽,4-拉丝机构,41-进丝口,42-第一拉丝模具,421-第二电机,422-下连杆,423-上连杆,424-拉丝辊,425-活动块,426-滑槽,427-调节丝杆,428-调节块,429-限位板,43-润滑油喷淋管,44-喷油槽,45-第二拉丝模具,46-拉丝箱体,47-底座,48-出丝口,49-导向模具,5-冷丝机构,6-接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放卷机构1、拉丝机构4和冷丝机构5,放卷机构1采用技术中使用的电缆放卷机构,在放卷机构1和拉丝机构4之间依次设置有浸油机构2和矫直机构3,所述浸油机构2包括顶部开口的浸油储槽22,所述浸油储槽22内装有润滑油,所述浸油储槽22内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浸油轮24,所述浸油轮24淹没在润滑油中,在浸油储槽22顶部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导向轮23和后导向轮25。所述矫直机构3包括支架31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架31上的上挤压辊36和下挤压辊32,上挤压辊36位于下挤压辊32的正上方,所述支架3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39,第一电机39根据使用的功率直接采购成品,所述上挤压辊36的一端转轴与第一电机39传动连接,上挤压辊36的另一端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轮35,在位于主动轮35下方的下挤压辊32的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33,所述主动轮35和从动轮33之间通过传动带34传动连接,所述上挤压辊36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上环形槽37,下挤压辊32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下环形槽310,所述上环形槽37和下环形槽310之间形成矫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包括放卷机构(1)、拉丝机构(4)和冷丝机构(5),其特征在于:在放卷机构(1)和拉丝机构(4)之间依次设置有浸油机构(2)和矫直机构(3),/n所述浸油机构(2)包括顶部开口的浸油储槽(22),所述浸油储槽(22)内装有润滑油,所述浸油储槽(22)内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浸油轮(24),所述浸油轮(24)淹没在润滑油中,在浸油储槽(22)顶部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导向轮(23)和后导向轮(25);/n所述矫直机构(3)包括支架(31)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架(31)上的上挤压辊(36)和下挤压辊(32),上挤压辊(36)位于下挤压辊(32)的正上方,所述支架(3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39),所述上挤压辊(36)的一端转轴与第一电机(39)传动连接,上挤压辊(36)的另一端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轮(35),在位于主动轮(35)下方的下挤压辊(32)的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33),所述主动轮(35)和从动轮(33)之间通过传动带(34)传动连接,所述上挤压辊(36)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上环形槽(37),下挤压辊(32)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下环形槽(310),所述上环形槽(37)和下环形槽(310)之间形成矫直腔孔(38);/n所述拉丝机构(4)包括底座(47)和安装在底座(47)上的拉丝箱体(46),所述拉丝箱体(46)的顶部分段安装有多个可开合的箱盖,所述拉丝箱体(46)的一侧设置有进丝口(41),另一侧设置有出丝口(48),在进丝口(41)与出丝口(48)之间的拉丝箱体(46)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拉丝模具(42)、润滑油喷淋组件和第二拉丝模具(45),所述第一拉丝模具(42)和第二拉丝模具(4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组等间距平行设置的拉丝辊组,每组拉丝辊组均包括一个第二电机(421)、两个对称设置的拉丝辊(424)以及与两个拉丝辊(424)对应设置的两块活动块(425)和两块调节块(428),每个拉丝辊(424)的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滑型的拉丝槽,两个拉丝辊(424)之间留有间隙,两个拉丝辊(424)下方的拉丝箱体(46)底部加工有滑槽(426),两个活动块(425)滑动安装在拉丝箱体(46)内的滑槽(426)上,两块调节块(428)位于滑槽(426)下方的底座(47)内,每个拉丝辊(424)与对应的活动块(425)之间通过上连杆(423)连接,活动块(425)与对应的调节块(428)之间通过下连杆(422)连接,两块调节块(428)内穿装有一根调节丝杆(427),所述调节丝杆(427)上设置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两块调节块(428)分别位于相应的两段螺纹段内,所述调节丝杆(427)的一端与第二电机(421)传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4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铝线芯生产用高效拉丝装置,包括放卷机构(1)、拉丝机构(4)和冷丝机构(5),其特征在于:在放卷机构(1)和拉丝机构(4)之间依次设置有浸油机构(2)和矫直机构(3),
所述浸油机构(2)包括顶部开口的浸油储槽(22),所述浸油储槽(22)内装有润滑油,所述浸油储槽(22)内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浸油轮(24),所述浸油轮(24)淹没在润滑油中,在浸油储槽(22)顶部开口的边缘处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导向轮(23)和后导向轮(25);
所述矫直机构(3)包括支架(31)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架(31)上的上挤压辊(36)和下挤压辊(32),上挤压辊(36)位于下挤压辊(32)的正上方,所述支架(3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39),所述上挤压辊(36)的一端转轴与第一电机(39)传动连接,上挤压辊(36)的另一端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轮(35),在位于主动轮(35)下方的下挤压辊(32)的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33),所述主动轮(35)和从动轮(33)之间通过传动带(34)传动连接,所述上挤压辊(36)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上环形槽(37),下挤压辊(32)中部的外壁上加工有向内凹陷的下环形槽(310),所述上环形槽(37)和下环形槽(310)之间形成矫直腔孔(38);
所述拉丝机构(4)包括底座(47)和安装在底座(47)上的拉丝箱体(46),所述拉丝箱体(46)的顶部分段安装有多个可开合的箱盖,所述拉丝箱体(46)的一侧设置有进丝口(41),另一侧设置有出丝口(48),在进丝口(41)与出丝口(48)之间的拉丝箱体(46)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拉丝模具(42)、润滑油喷淋组件和第二拉丝模具(45),所述第一拉丝模具(42)和第二拉丝模具(4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组等间距平行设置的拉丝辊组,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张利春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昆缆东电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