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77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基座、传动轴、齿轮盘,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固定基座上,齿轮盘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传动轴上;齿轮盘的背面设有一圈凹陷的单向棘齿,传动轴上铰接有一根棘爪摆杆,棘爪摆杆与一圈单向棘齿相互配合形成单向棘轮机构,传动轴上还设有弹性件和用于吸附棘爪摆杆的电磁吸附组件;当棘爪摆杆被电磁吸附组件吸附时、棘爪摆杆未伸入单向棘齿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可绕传动轴转动,当电磁吸附组件未将棘爪摆杆吸附时、棘爪摆杆伸入单向棘齿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可随传动轴一起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易于维护、能实现离合传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机械传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黄粉虫进行养殖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即在同一个机架上从上至下设置多层的传输带,然后在每层传输带上同时进行黄粉虫养殖。养殖时可能需要每层传输带同时进行传输(例如将所有养殖的黄粉虫都卸下),或者某些时刻只需要其中的某一层传输带进行单独传输。这中间就出现以下的技术问题:一、现有技术的做法是给每层的传输带都设置一套独立的驱动设备,例如每层设置一个电机,带动每层的传输带的旋转轴进行旋转传输。这既可以实现同时传输、又可以实现单独传输。但是这会导致设备制作成本高,维护成本高。同时也会导致设备整体复杂臃肿,重量重,噪声大,不环保。二、如果整个机架上只设置一套驱动设备,通过这一套驱动设备对所有层的传输带都进行驱动,那势必会降低制作和维护成本,也会使得设备整体简单紧凑,驱动噪声相对较小。但是如何利用一个驱动设备对多个传输带的旋转轴进行离合传动呢,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易于维护、能实现离合传动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基座、传动轴、齿轮盘,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固定基座上,所述齿轮盘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传动轴上;所述齿轮盘的背面设有一圈凹陷的单向棘齿,所述传动轴上铰接有一根棘爪摆杆,所述棘爪摆杆与一圈单向棘齿相互配合形成单向棘轮机构,所述传动轴上还设有弹性件和用于吸附棘爪摆杆的电磁吸附组件;当棘爪摆杆压设于弹性件上并被电磁吸附组件吸附时、所述棘爪摆杆未伸入单向棘齿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可绕传动轴转动,当电磁吸附组件未将棘爪摆杆吸附时、所述棘爪摆杆在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伸入单向棘齿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可随传动轴一起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柱、弹性橡胶柱、弹性硅胶柱中的一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一圈凸出的安装盘,所述棘爪摆杆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于安装盘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吸附组件包括相配合的电磁吸盘件、电磁吸附铁皮和电极片,所述电磁吸附铁皮固定于棘爪摆杆上,所述电磁吸盘件固定于传动轴上,所述电极片的一端搭接于传动轴上、且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基座上用于与外部电源连通以通过传动轴对电磁吸盘件供电,当逆向转动的齿轮盘压下棘爪摆杆时、所述电磁吸附铁皮被通电的电磁吸盘件吸附以使棘爪摆杆脱离单向棘齿,当电磁吸盘件停止通电时、未被吸附的所述棘爪摆杆伸入单向棘齿的齿槽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盘包括锥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易于维护。同时,通过特殊的结构配合,能实现极佳的离合传动。通过安装本动力传动装置,可以只使用一个驱动组件,就实现多个被驱动部件的同时或者单独传动,不但大大降低了整套设备的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而且是使得整套设备都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例如黄粉虫养殖设备,给每层的传输带都设置一套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使得只用设置一个电机,就能带动每层的传输带的旋转轴进行旋转传输。这既可以实现同时传输、又可以实现单独传输。不但设备制作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同时也会导致设备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噪声小、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的后视结构原理示意图1。图2是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的后视结构原理示意图2。图3是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的正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的后视结构原理示意图3。图5是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在具体应用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例说明:1、固定基座;2、传动轴;21、第一轴承;22、棘爪摆杆;221、铰接轴;23、弹性件;24、安装盘;3、齿轮盘;31、第二轴承;32、单向棘齿;4、电磁吸附组件;41、电磁吸盘件;42、电磁吸附铁皮;43、电极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传动轴2、齿轮盘3,固定基座1用于将本动力传动装置安装在需要使用的位置。传动轴2通过第一轴承21安装于固定基座1上,也即传动轴2贯穿安装于固定基座1上、并且可以于固定基座1上旋转(因为设有第一轴承21)。同时,齿轮盘3通过第二轴承31安装于传动轴2上;也即齿轮盘3可以于第二轴承31上旋转(因为设有第二轴承31)。在齿轮盘3的背面设有一圈凹陷的单向棘齿32,传动轴2上铰接有一根棘爪摆杆22,棘爪摆杆22与一圈单向棘齿32相互配合形成单向棘轮机构(单向棘轮机构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机械原理,在此不做赘述),传动轴2上还设有弹性件23和用于吸附棘爪摆杆22的电磁吸附组件4;当棘爪摆杆22压设于弹性件23上并被电磁吸附组件4吸附时、棘爪摆杆22未伸入单向棘齿32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3可绕传动轴2转动,当电磁吸附组件4未将棘爪摆杆22吸附时、棘爪摆杆22在弹性件2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伸入单向棘齿32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3可随传动轴2一起转动。具体实施原理如下:假定齿轮盘3和外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的驱动齿轮相啮合,也即外部驱动电机可以驱动齿轮盘3进行旋转;同时传动轴2通过联轴器与某传输带的旋转轴连接。当外部驱动电机需要使传输带实现传输时,本技术的动力传动装置处于以下的状态:棘爪摆杆22伸入单向棘齿32的齿槽中,棘爪摆杆22与单向棘齿32相互配合形成单向棘轮机构(如图1所示的状态)。此时,外部驱动电机使齿轮盘3顺时针旋转,单向棘齿32由于顶紧了棘爪摆杆22,所以单向棘齿32会带动棘爪摆杆22一起单向旋转;由于棘爪摆杆22是安装在传动轴2上的,所以进而带动传动轴2一起旋转,最终使得传输带的旋转轴也旋转,也就使得传输带实现了传输。当外部驱动电机仍要保持驱动(为了驱动其他的机构),但是又不需要使上述传输带传输时,本技术的动力传动装置处于以下的状态:外部驱动电机先使齿轮盘3逆时针旋转,此时逆时针旋转的单向棘齿32会带动棘爪摆杆22一起逆时针下压,使得棘爪摆杆22压设于弹性件23上。与此同时电磁吸附组件4开始吸附,将下压的棘爪摆杆22吸附住并使得棘爪摆杆22脱离了单向棘齿32(如图4所示的状态)。然后外部驱动电机再驱动齿轮盘3顺时针旋转,此时由于棘爪摆杆22脱离了单向棘齿32,所以顺时针旋转的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传动轴(2)、齿轮盘(3),所述传动轴(2)通过第一轴承(21)安装于固定基座(1)上,所述齿轮盘(3)通过第二轴承(31)安装于传动轴(2)上;所述齿轮盘(3)的背面设有一圈凹陷的单向棘齿(32),所述传动轴(2)上铰接有一根棘爪摆杆(22),所述棘爪摆杆(22)与一圈单向棘齿(32)相互配合形成单向棘轮机构,所述传动轴(2)上还设有弹性件(23)和用于吸附棘爪摆杆(22)的电磁吸附组件(4);当棘爪摆杆(22)压设于弹性件(23)上并被电磁吸附组件(4)吸附时、所述棘爪摆杆(22)未伸入单向棘齿(32)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3)可绕传动轴(2)转动,当电磁吸附组件(4)未将棘爪摆杆(22)吸附时、所述棘爪摆杆(22)在弹性件(2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伸入单向棘齿(32)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3)可随传动轴(2)一起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传动轴(2)、齿轮盘(3),所述传动轴(2)通过第一轴承(21)安装于固定基座(1)上,所述齿轮盘(3)通过第二轴承(31)安装于传动轴(2)上;所述齿轮盘(3)的背面设有一圈凹陷的单向棘齿(32),所述传动轴(2)上铰接有一根棘爪摆杆(22),所述棘爪摆杆(22)与一圈单向棘齿(32)相互配合形成单向棘轮机构,所述传动轴(2)上还设有弹性件(23)和用于吸附棘爪摆杆(22)的电磁吸附组件(4);当棘爪摆杆(22)压设于弹性件(23)上并被电磁吸附组件(4)吸附时、所述棘爪摆杆(22)未伸入单向棘齿(32)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3)可绕传动轴(2)转动,当电磁吸附组件(4)未将棘爪摆杆(22)吸附时、所述棘爪摆杆(22)在弹性件(2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伸入单向棘齿(32)的齿槽中、以用于使齿轮盘(3)可随传动轴(2)一起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3)包括弹簧柱、弹性橡胶柱、弹性硅胶柱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齐军汪健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博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