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制环注塑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0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制环注塑工装,包括下凹模、下凸模、下端环、上端环、上凸模和上凹模,下凹模和下凸模均与下端环同心固定,下凹模的下凸锥面与下凸模的下凹锥面之间构成锥形缝隙,锥形缝隙的尖端与下凹模的浇口相连通,圆端与下端环的导流孔相连通;下端环的导流孔与调制环的注塑孔的下端相连通,上端环的溢出孔与调制环的注塑孔的上端相连通;上凸模和上凹模均与上端环同心固定,上凸模的上凸锥面与上凹模的上凹锥面之间构成锥形缝隙,锥形缝隙的圆端与上端环的溢出孔相连通,尖端与上凹模的观察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制环注塑工装填充均匀、操作简单、装配精度高,注塑效率更高,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制环注塑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工装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调制环的注塑工装。
技术介绍
调制环是永磁齿轮和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永磁复合电机中的核心部件,在风力发电、空冷岛、皮带机、电动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调制环由导磁材料和非导磁材料间隔排列构成,结构简单,但强度要求、精度要求较高。现有的调制环导磁材料部分采用硅钢片叠加构成,非导磁材料部分采用手动填充环氧胶的方式进行装配,存在气泡,影响了调制环的强度和精度,且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非导磁材料部分也有采用注塑的方式填充的,从侧面将物料注入注塑孔中,流道距离不统一,需要的压力较大,注塑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调制环注塑工装,该调制环注塑工装解决了现有调制环非导磁材料装配工艺复杂、精度低、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填充均匀、操作简单、装配精度高的调制环注塑工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调制环注塑工装,包括下凹模、下凸模、下端环、上端环、上凸模和上凹模,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是下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制环注塑工装,包括下凹模(1)、下凸模(2)、下端环(3)、上端环(4)、上凸模(5)和上凹模(6),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是下凸模(2)、下端环(3)、调制环(9)、上端环(4)、上凸模(5)和上凹模(6);所述的下凹模(1)具有下凹锥面(1-1)、浇口(1-2)和下凹槽(1-3),浇口(1-2)位于下凹模(1)的中心位置,并与下凹锥面(1-1)的谷点相连通,下凹模(1)与下端环(3)同心固定;下凸模(2)具有下凸锥面(2-1),下凸模(2)与下端环(3)同心固定,下凸锥面(2-1)与下凹锥面(1-1)之间构成锥形缝隙,锥形缝隙与下端环(3)上的导流孔(3-1)相连通;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制环注塑工装,包括下凹模(1)、下凸模(2)、下端环(3)、上端环(4)、上凸模(5)和上凹模(6),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是下凸模(2)、下端环(3)、调制环(9)、上端环(4)、上凸模(5)和上凹模(6);所述的下凹模(1)具有下凹锥面(1-1)、浇口(1-2)和下凹槽(1-3),浇口(1-2)位于下凹模(1)的中心位置,并与下凹锥面(1-1)的谷点相连通,下凹模(1)与下端环(3)同心固定;下凸模(2)具有下凸锥面(2-1),下凸模(2)与下端环(3)同心固定,下凸锥面(2-1)与下凹锥面(1-1)之间构成锥形缝隙,锥形缝隙与下端环(3)上的导流孔(3-1)相连通;下端环(3)与调制环(9)同心,并固定在调制环(9)的下端面,下端环(3)的导流孔(3-1)与调制环(9)的注塑孔(9-1)的下端相连通;上端环(4)与调制环(9)同心,并固定在调制环(9)的上端面,上端环(4)的溢出孔(4-1)与调制环(9)的注塑孔(9-1)的上端相连通;上凸模(5)具有上凸锥面(5-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继锋王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陵永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