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及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95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体,支架体中部具有一轴承腔和安装腔,支架体两侧延伸设有两支耳,支耳上具有一类安装孔和二类安装孔,一类安装孔包括用于螺孔成型的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的小端相衔接,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的大端分别与支架的两端面衔接,该种电机支架的螺纹底孔,其中一类安装孔由相对的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构成,一类安装孔在两端口为最大孔径,在中部为最小孔径,一类安装孔的内壁壁厚较大,使得在攻牙后,一类安装孔的螺牙的结构强度较大,且具有朝向中部递增的趋势,从而保证电机支架的稳定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及其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及其模具。
技术介绍
罩极电机的支架通常是由铝合金压铸成型,并且在支架上至少需要设置两个螺纹孔,以供前、后支架与定子安装固定,而罩极电机整体体积较小,因此支架上的螺纹孔需要细长设置,但铝合金压铸件本身的材料特性,该支架具有脆、硬、流动性差和易粘模的特点,导致在模具中成型细长的螺纹孔较为困难,拔模时模芯易断,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在压铸成型时生成螺纹底孔的定位锚点,在支架上直接钻孔,其底孔的位置度较差,且底孔的内壁结构强度不高,在对底孔攻牙后,螺牙的牙形和强度较差,甚至出现乱牙现象,影响支架装配的,同时,因铝是活泼金属,支架在压铸成型后,其外表面会氧化形成氧化层,该氧化层具有远超压铸件内部的硬度,导致在支架表面钻孔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及其模具和加工方法,以保证支架上螺纹孔的结构强度和支架的稳定装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中部具有一轴承腔和安装腔,所述支架体两侧延伸设有两支耳,所述支耳上具有一类安装孔和二类安装孔,所述一类安装孔包括用于螺孔成型的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所述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的小端相衔接,所述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的大端分别与支架的两端面衔接。进一步,所述二类安装孔包括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直径小于第二成型部,且所述第一成型部用于螺孔成型。进一步,所述一类安装孔的孔径与孔深的比值设置在3/16至1/4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锥部的锥度大于第二锥部的锥度,所述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的锥度设置在1/16至1/7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的锥度设置在1/16至1/15之间。该种电机支架的螺纹底孔,其中一类安装孔由相对的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构成,一类安装孔在两端口为最大孔径,在中部为最小孔径,一类安装孔的内壁壁厚较大,使得在攻牙后,一类安装孔的螺牙的结构强度较大,且具有朝向中部递增的趋势,从而保证电机支架的稳定装配。一种用于制备电机支架的模具,包括用于构成模腔的上模板和下模板、用于供上模板和下模板置入的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内设有与模腔连通的内浇口、出气口和进气口,还包括用于成型一类安装孔的第一模芯以及用于成型二类安装孔的第二模芯,第一模芯,包括具有锥度外壁的第一上模芯和第一下模芯,所述第一上模芯和第二下模芯的小端相对设置;第二模芯,包括第二上模芯和第二下模芯,所述第二下模芯的直径大于第二上模芯;第三模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用于成型支架的安装腔,所述第二凸台用于成型支架的轴承腔。进一步,所述第一上模芯、第一下模芯和第二上模芯的分型面上设有倒角。通过以上改进,使得在支架在压铸成型时,一类安装孔和二类安装孔的两端直接形成倒角,无需在拔模后再进行倒角,从而简化支架的攻丝工序。进一步,所述下模板内开设有与内浇口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依次连通有若干第二通道,所述模腔具有供支架成型的多个子腔,多个子腔分别的设置在第二通道上。通过以上改进,第一通道的两侧设置多个第二通道,铝合金液通过内浇口进给至模腔,通过第一通道以充盈第二通道上的子腔,使得一次压铸可成型多个支架毛坯,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溢流槽,且所述溢流槽上还设有一与子腔邻接的分型槽。通过以上改进,在第二通道的两端设置溢流槽,使得铝合金液能够更好的填充子腔,同时,铝合金液中的夹杂物通过分型槽更好的进入溢流槽内排出,保证支架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模腔内,通过上下分段式的第一上模芯和第一下模芯相抵接以成型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在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的小端交汇接触部位形成一类安装孔的最小直径,第一上模芯和第一下模芯之间形成第一薄膜;通过上下分段式的第二上模芯和第二下模芯相抵接以成型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在第二上模芯和第二下模芯之间形成第二薄膜,从而完整的成型孔径小且孔深长的细长底孔,且上模芯和下模芯采用双向的拔模方式,拔模方便,不易断裂。相比较在支架上压铸形成定位锚点的方式,该种支架的螺纹底孔,即一类安装孔和二类安装孔在模具内直接压铸成型,从而保证一类安装孔和二类安装孔在支架上的位置度,无需额外打孔,减少加工步骤以及打孔带来的位置偏差;并且,支架在压铸成型后,在一类安装孔和二类安装孔的内壁表面形成氧化层,增加内壁硬度,从而提高攻丝形成的螺牙的强度以及螺牙的完整性。一种电机支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坩埚中注入铝合金液,同时模具组装,第一上模芯端面与第一下模芯端面相抵,第二上模芯端面与第二下模芯端面相抵,第三模芯端面与上模板的端面相抵;S2:调节模腔内部压力至0.6-0.8Mpa;加热铝合金液至610-680℃;预热模腔内温度至150-220℃;S3:关闭进气口,打开出气口,调节模腔内压力低于坩埚内铝合金液上方压力0.25-0.30Mpa,关闭出气口,铝合金液通过内浇口进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S4:模腔内充满铝合金液后,打开出气口,使模腔内的压力下降至与坩埚内铝合金液上方形成0.4~0.45MPa的压力差;关闭出气口,模腔内的铝合金液在该压力下保压15~20min,此时,第一上模芯端面与第一下模芯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薄膜,第二上模芯端面与第二下模芯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薄膜;S5:打开模腔,取出支架毛坯,表面处理、整孔;S6:驱动攻丝刀对准一类安装孔,攻丝刀钻入第一锥部后,逐渐减少攻丝刀轴向压力,直至攻丝刀穿透第一薄膜,取消攻丝刀轴向压力,直至攻丝刀完全穿过第二锥部;S7:驱动攻丝刀对准二类安装孔,攻丝刀钻入第一成型部,攻丝刀至第二薄膜时,施加攻丝刀轴向压力以使攻丝刀穿透第二薄膜,取消攻丝刀轴向压力,攻丝刀完全穿过第二成型部;S8:清理一类安装孔和二类安装孔,支架加工完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支架的定位锚点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模具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模板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类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二类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类安装孔和第一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二类安装孔和第二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体;2、轴承腔;3、支耳;4、一类安装孔;4.1、第一锥部;4.2、第二锥部;5、二类安装孔;5.1、第一成型部;5.2、第二成型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体(1),所述支架体(1)中部具有一轴承腔(2)和安装腔,所述支架体(1)两侧延伸设有两支耳(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3)上具有一类安装孔(4)和二类安装孔(5),所述一类安装孔(4)包括用于螺孔成型的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所述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的小端相衔接,所述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的大端分别与支架的两端面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体(1),所述支架体(1)中部具有一轴承腔(2)和安装腔,所述支架体(1)两侧延伸设有两支耳(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3)上具有一类安装孔(4)和二类安装孔(5),所述一类安装孔(4)包括用于螺孔成型的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所述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的小端相衔接,所述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的大端分别与支架的两端面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类安装孔(5)包括第一成型部(5.1)和第二成型部(5.2),所述第一成型部(5.1)直径小于第二成型部(5.2),且所述第一成型部(5.1)用于螺孔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类安装孔(4)的孔径与孔深的比值设置在3/16至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部(4.1)的锥度大于第二锥部(4.2)的锥度,所述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的锥度设置在1/16至1/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锥部(4.1)和第二锥部(4.2)的锥度设置在1/15至1/16之间。


6.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细长螺纹孔的电机支架的模具,包括用于构成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怀元俞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玛西德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