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及冷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968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及冷却方法,包括空压机,空压机进气口处设有叶轮,所述空压机的出口处连接有降温降压组件,所述降温降压组件的输出端连通回空压机内;所述降温降压组件包括设于空压机进气口处的换热器、设于空压机内的膨胀叶轮,空压机出口、换热器、膨胀叶轮之间通过冷却管组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膨胀叶轮和电机转轴同轴设置,使膨胀叶轮的膨胀功率直接回馈给电机,对空压机来说,工作效率更高。进入电机内冷却流道的空气温度可以远小于环境温度,对整个电机,尤其是电机转轴的冷却效果远好于普通的风冷、水冷;较好的冷却效果可以大大提升电机的热负荷及功率密度,降低电机成本,实现电机及整个空压机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及冷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
,尤其是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及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高转速空压机效率高、体积小、而且维护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燃料电池汽车、造纸行业、污水处理等。但目前高转速空压机功率一般不会很大,其主要原因为随着转速和功率的提升,电机存在着发热高、散热困难的问题,尤其是电机转子,发热密度高,散热面积小,若散热不足温度过高存在退磁风险,严重影响电机的可靠性及寿命。目前针对电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空冷、空空冷、空水冷、液冷、蒸发冷等几种方式,这几种冷却方式在高功率密度、高热负荷的电机上应用时都有无法克服的困难:空冷、空空冷及空水冷都是驱动空气在电机内流动达到冷却电机的目的,直接的冷却介质为常温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及比热容较低,因而冷却能力有限,很难将电机的功率密度及热负荷提升到较高水平;液冷冷却能力强,但冷却液只能通向电机定子,向电机转子通液有一定困难,而且设备复杂,成本高,目前只有在大型电机(兆瓦级以上)上会向电机转子通液,在中小型电机上应用液冷时电机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包括空压机(1),空压机(1)进气口处设有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的出口处连接有降温降压组件(3),所述降温降压组件(3)的输出端连通回空压机(1)内;/n所述降温降压组件(3)包括设于空压机(1)进气口处的换热器(301)、设于空压机(1)内的膨胀叶轮(302),空压机(1)出口、换热器(301)、膨胀叶轮(302)之间通过冷却管组(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包括空压机(1),空压机(1)进气口处设有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的出口处连接有降温降压组件(3),所述降温降压组件(3)的输出端连通回空压机(1)内;
所述降温降压组件(3)包括设于空压机(1)进气口处的换热器(301)、设于空压机(1)内的膨胀叶轮(302),空压机(1)出口、换热器(301)、膨胀叶轮(302)之间通过冷却管组(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包括机座(101),机座(101)内安装电机定子铁心(104),电机定子铁心(104)上绕有电机绕组(103),电机转轴(102)置于机座(101)中心轴线上,所述叶轮(2)与膨胀叶轮(302)分别安装于电机转轴(102)两端,冷却管组(4)输出的低温流体流经电机绕组(103)、电机转轴(102)及电机定子铁心(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和膨胀叶轮(302)同轴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01)内设有冷却流道(5),所述冷却流道(5)包括连通膨胀叶轮(302)、电机定子铁心(104)、电机转轴(102)及电机绕组(103)的流道主体(501)、与流道主体(501)连通且延伸至机座(101)外的流道出口(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江张娜娜宫晓宋福川
申请(专利权)人:愿景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