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及电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72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系统及电机,换热系统用于对电机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其包括:第一换热单元,置于电机的待冷却区以换热,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单元,设置于电机外,第二换热单元通过管路组件与第一换热单元连通为闭环换热回路,其中,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第一阀组以及第一压力信息组件,根据第一压力信息组件的第一压力信息控制第一阀组的开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及电机,能够提高换热系统及电机的容错运行能力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系统及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换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及电机。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技术。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主要来源于电磁损耗的热损耗。热损耗主要包括绕组中由于欧姆阻抗产生的焦耳热、铁芯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以及不可避免的杂散损耗。随着风能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装机容量正在不断上升。单机容量的增加,将直接带来风力发电机组热损耗的不断提高。冷却系统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一定程度带走风力发电机组所产生的热量,以便于风力发电机组平稳运行。然而,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结构复杂,无法容错运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及电机,提高换热系统的可靠性。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用于对电机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其包括:第一换热单元,置于电机的待冷却区以换热,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单元,设置于电机外,第二换热单元通过管路组件与第一换热单元连通为闭环换热回路,其中,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第一阀组以及第一压力信息组件,根据第一压力信息组件的第一压力信息控制第一阀组的开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待冷却区;第一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阀门,第一换热支路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一压力信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至少两个第一压力变送器输出第一压力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换热单元还包括供给总管以及回流总管,多个第一换热支路分别与供给总管、回流总管连通,其中,供给总管、回流总管均呈环状管体,多个第一换热支路均匀分布于供给总管、回流总管的外周;多个第一换热支路同程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换热系统还包括:泵组单元,通过管路组件连通于闭环换热回路中,泵组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以上泵组支路,每个泵组支路上连接有泵、第二阀组以及第一压差变送器,根据第一压差变送器的第一压差信息控制第二阀组的开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阀门,泵组支路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第二阀门;第一压差变送器与泵的进口端及出口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换热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以上第二换热支路,每个第二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二换热器、第三阀组以及第二压力信息组件,根据第二压力信息组件的第二压力信息控制第三阀组的开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电机外部;第三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阀门,第二换热支路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第三阀门;第二压力信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至少两个第二压力变送器输出第二压力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一流量变送器,第一流量变送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流量变送器的第一流量信息控制第一阀组的开度;每个第二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二流量变送器,第二流量变送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二流量变送器的第二流量信息控制第二阀组的开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管路组件、供给总管、回流总管中的至少之一上连接有第三流量变送器,供给总管上连接有第一温度变送器,回流总管上连接有第二温度变送器,第三流量变送器、第一温度变送器、第二温度变送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流量变送器的第一流量信息、第二流量变送器的第二流量信息、第三流量变送器的第三流量信息、第一温度变送器的第一温度信息以及第二温度变送器的第二温度信息得到换热系统的总散热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设置有与第一换热器气路连通的第一风扇,每个第二换热支路上设置有与第二换热器气路连通的第二风扇,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与控制器连接,换热系统还包括与电机的定子连接的定子温度变送器、与电机的转子连接的转子温度变送器、设置在电机外的环境温度变送器以及风速传感器,定子温度变送器、转子温度变送器、环境温度变送器以及风速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定子温度变送器的定子温度信息、转子温度变送器的转子温度信息、环境温度变送器的环境温度信息以及风速传感器的风速信息控制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以及泵的转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控制器包括累积数据处理模块,累积数据处理模块持续收集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以及泵在不同转速组合下形成的转速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功耗信息,与不同的总散热量建立映射模型,累积数据处理模块实时根据映射模型内的各个总散热量中,以最低功耗的功耗信息对应的转速组合信息控制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以及泵的转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第一管路将泵组单元与供给总管连通,第二管路将回流总管与第二换热单元连通,第三管路将第二换热单元与泵组单元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上的各阀门连接,并且第一管路上连接有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第三管路上连接有品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三管路内换热介质的品质,品质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第三管路上连接有注排及过滤装置以及第二压差变送器,注排及过滤装置用于第三管路内换热介质的注排及过滤,第二压差变送器与注排及过滤装置的进口端及出口端连接,第二压差变送器与控制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每个泵组支路上连接有止回阀,止回阀位于泵的下游;每个泵组支路上连接有稳压装置,稳压装置位于泵的上游;每个泵组支路上连接有第一排气装置;每个泵组支路上连接有第一漏液检测装置,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漏液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二漏液检测装置,第二漏液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每个第二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二排气装置;每个第二换热器连接有第三漏液检测装置,第三漏液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换热系统,其中换热系统的第一换热单元集成于发电机的待冷却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及电机,第一换热单元置于电机的待冷却区以换热,其中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第一阀组以及第一压力信息组件。压力信息组件能够获取对应第一换热支路上第一换热器的进出口压力变化信息以及压阻变化信息,通过压力计算,能够判断对应第一换热支路上第一换热器的堵塞情况。第一阀组能够通过开闭动作快速将对应第一换热支路切入或切出换热系统。每个第一换热支路根据第一压力信息组件的第一压力信息控制第一阀组的开闭,例如根据第一压力信息得到对应第一换热器出现堵塞故障时,控制第一阀组将该第一换热支路切出系统,由于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其它正常工作的第一换热支路能够继续完成对电机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系统,用于对电机(900)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换热单元(100),置于所述电机(900)的待冷却区以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0)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130);/n第二换热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电机(900)外,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00)通过管路组件(400)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0)连通为闭环换热回路,/n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换热支路(130)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131)、第一阀组以及第一压力信息组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组件的第一压力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阀组的开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系统,用于对电机(900)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单元(100),置于所述电机(900)的待冷却区以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0)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130);
第二换热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电机(900)外,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00)通过管路组件(400)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0)连通为闭环换热回路,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换热支路(130)上连接有第一换热器(131)、第一阀组以及第一压力信息组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组件的第一压力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阀组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31)设置于所述待冷却区;所述第一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阀门(132),所述第一换热支路(130)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阀门(132);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压力变送器(133),所述第一换热器(131)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133),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133)输出所述第一压力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0)还包括供给总管(110)以及回流总管(120),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路(130)分别与所述供给总管(110)、所述回流总管(120)连通,
其中,所述供给总管(110)、所述回流总管(120)均呈环状管体,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路(130)均匀分布于所述供给总管(110)、所述回流总管(120)的外周;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路(130)同程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泵组单元(300),通过所述管路组件(400)连通于所述闭环换热回路中,所述泵组单元(300)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以上泵组支路(310),每个所述泵组支路(310)上连接有泵(311)、第二阀组以及第一压差变送器(313),根据所述第一压差变送器(313)的第一压差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阀组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阀门(312),所述泵组支路(310)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阀门(312);所述第一压差变送器(313)与所述泵(311)的进口端及出口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00)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以上第二换热支路(210),每个所述第二换热支路(210)上连接有第二换热器(211)、第三阀组以及第二压力信息组件,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组件的第二压力信息控制所述第三阀组的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11)设置于所述电机(900)外部;所述第三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阀门(212),所述第二换热支路(210)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三阀门(212);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压力变送器(213),所述第二换热器(211)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213),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213)输出所述第二压力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500),
每个所述第一换热支路(130)上连接有第一流量变送器(134),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134)与所述控制器(500)连接,所述控制器(500)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134)的第一流量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阀组的开度;
每个所述第二换热支路(210)上连接有第二流量变送器(214),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214)与所述控制器(500)连接,所述控制器(500)根据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214)的第二流量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阀组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400)、所述供给总管(110)、所述回流总管(120)中的至少之一上连接有第三流量变送器(401),所述供给总管(110)上连接有第一温度变送器(111),所述回流总管(120)上连接有第二温度变送器(121),
所述第三流量变送器(401)、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111)、所述第二温度变送器(121)与所述控制器(500)连接,所述控制器(500)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134)的第一流量信息、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214)的第二流量信息、所述第三流量变送器(4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丁会李锦辉刘军卫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