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93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结构的3D膜粘贴于LED封装单元的表面;3D膜中,由偏光层与补偿层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在制作该结构时,将带有工艺边的LED封装单元及3D膜放入贴装设备中;通过识别3D膜工艺边上的B定位mark和LED封装单元上的A定位mark确定两者的相对位置,通过3D膜工艺边上的识别B平行校正mark和LED封装单元上的A平行校正mark完成两者之间的平行校正;将3D膜贴至LED封装单元表面再去除工艺边得到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批量生产过程中显示单元贴膜误差,从而减少拼接模组过程中像素错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立体显示方式是偏振投影式,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通过在两台投影机前安装左、右旋圆偏光膜,可以向观看者输送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幅画面,当画面经过偏振眼镜时,由于偏振式眼镜的每只镜片只能接受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产生3D立体显示效果。同理,可以将植入特殊膜体的模式应用到LED领域。市面上已有的技术方案是分别在LED显示屏像素的奇、偶行(列)前加装左、右旋偏光膜,观众可通过佩戴带有对应左、右旋偏光膜的偏光眼镜观看显示效果。制作方法节选自申请号201410153359.2,这种显示屏的制作步骤是,首先在显示模组上涂一层灌封胶,然后将左、右旋光旋偏光条交替粘贴在灌封胶上方模组的奇、偶行或奇、偶列相对应的位置,然后在粘贴好偏光条的模组上面铺上平滑玻璃板并将其压紧,然后放入真空罐经真空处理后取出固化,制成3D显示模组。此方法工艺过程复杂,生产良率低,制作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在同一偏振膜上按照固定的间距分别粘贴左旋补偿膜,右旋补偿膜,再将其合体裁剪为适合电路板尺寸的形状,进行粘贴。此方法解决了电路板逐行粘贴的难点,降低工艺复杂程度,但生产过程中同样需要将预先排列完成的左旋、右旋补偿膜按照像素间距依次对位粘贴,在此过程中由于粘贴的误差会导致在显示单元拼接为显示模组过程中行像素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LED显示单元在拼接模组过程中像素错位问题的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包括LED封装单元和3D膜,3D膜粘贴于LED封装单元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膜包括偏光层,补偿层和防护层;偏光层由偏振片及其上表面涂覆的偏光胶构成;补偿层由粘贴于偏光胶表面的隔行或隔列的补偿膜构成,补偿膜与偏光胶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补偿膜的粘贴宽度等于LED像素行宽度;防护层粘贴固定在补偿层上。所述的偏光胶为左旋偏光胶,补偿膜为右旋偏光膜。所述的偏光胶为右旋偏光胶,补偿膜为左旋偏光膜。所述的LED封装单元包括电路板、驱动IC、LED像素阵列和封装胶层;LED像素阵列固定在电路板正面,封装胶层封装在电路板正面并覆盖LED像素阵列;驱动IC固定在电路板背面。所述的防护层采用环氧类硅树脂。上述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如下:将偏振片通过其下表面的粘胶层粘贴固定在离型膜上,在偏振片上表面涂覆偏光胶,固化后得到偏光层;在偏光胶上表面粘贴偏光胶膜,采用激光刻蚀方法按LED像素行隔行或隔列刻蚀线条得到隔行或隔列的补偿膜,使补偿膜与偏光胶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在偏光胶膜四角处刻蚀并保留B平行校正mark和B定位mark图案,将其余部分的偏光胶膜去除,得到补偿层;在补偿层上粘贴防护层并使其完全平整;将离型膜揭掉,得到具有四周工艺边的3D膜;将带有工艺边的LED封装单元及3D膜放入贴装设备中;LED封装单元中电路板的工艺边四角处,刻蚀有A平行校正mark、A定位mark,左右两侧工艺边刻蚀有多个平行校准线作为校准检验mark,平行校准线对应于各行或各列LED像素;贴装设备的摄像头通过识别B定位mark和A定位mark的位置确定LED封装单元与3D膜的相对位置,通过识别B平行校正mark和A平行校正mark的位置完成LED封装单元与3D膜之间的平行校正;将带有工艺边的3D膜贴至LED封装单元表面,最后去除工艺边得到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进一步,将带有工艺边的3D膜贴至LED封装单元表面后,还可以通过校准检验mark对其进行检验,再最后去除工艺边得到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所述的B平行校正mark为L形mark,两个边分别平行于隔行补偿膜相互垂直的两个边;B定位mark为圆形mark;A平行校正mark为L形mark,其两个边分别平行于电路板相互垂直的两个边;A定位mark为圆形mark。所述的B平行校正mark由两个相互垂直的条形mark组成,两个条形mark分别平行于隔行补偿膜相互垂直的两个边;B定位mark为方形mark;A平行校正mark由两条相互垂直的条形mark组成,两个条形mark分别平行于电路板相互垂直的两个边;A定位mark为方形mark。本专利技术采用隔行(或隔列)补偿膜粘贴于偏光胶表面构成补偿层,补偿膜与偏光胶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形成3D膜;通过刻蚀方法在偏光胶膜四角处刻蚀并保留B平行校正mark和B定位mark,位置分别对应于LED封装单元中的A平行校正mark和A定位mark;制作时通过识别B定位mark和A定位mark的位置确定LED封装单元与3D膜的相对位置,通过识别B平行校正mark和A平行校正mark的位置完成LED封装单元与3D膜之间的平行校正,能够将带有工艺边的3D膜准确贴至LED封装单元表面,减少批量生产过程中显示单元贴膜误差,从而减少拼接模组过程中像素错位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单元在拼接过程中像素错位示意图。图2为LED封装单元发光面示意图。图3为LED封装单元驱动面示意图。图4为3D膜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3D膜的补偿层结构示意图。图6为3D膜与LED封装单元粘贴示意图。图7为完成3D膜粘贴的LED封装单元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10为两个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拼接示意图。图中:1.LED封装单元,11.电路板,12.驱动IC,13.A平行校正mark13,14.A定位mark,15.膜校准mark,2.3D膜,21.离型膜,22.偏光层,23.补偿层,231.像素单元框,232.补偿膜,233.B平行校正mark,234.B定位mark,24.防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包括LED封装单元1和3D膜2。如图2、3所示,所述的LED封装单元1包括电路板11、驱动IC12、LED像素阵列和封装胶层;LED像素阵列固定在电路板11正面,封装胶层封装在电路板11正面并覆盖LED像素阵列;驱动IC12固定在电路板11背面。如图4、5所示,所述的3D膜2包括偏光层22,补偿层23,防护层24;偏光层22由偏振片及其上表面涂覆的右旋偏光胶构成;补偿层23由粘贴于右旋偏光胶表面的左旋隔行的补偿膜构成,左旋隔行的补偿膜与偏光层22的右旋偏光胶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包括LED封装单元(1)和3D膜(2),3D膜(2)粘贴于LED封装单元(1)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膜(2)包括偏光层(22),补偿层(23)和防护层(24);偏光层(22)由偏振片及其上表面涂覆的偏光胶构成;补偿层(23)由粘贴于偏光胶表面的隔行或隔列的补偿膜构成,补偿膜与偏光胶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补偿膜的粘贴宽度等于LED像素行宽度;防护层(24)粘贴固定在补偿层(2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包括LED封装单元(1)和3D膜(2),3D膜(2)粘贴于LED封装单元(1)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膜(2)包括偏光层(22),补偿层(23)和防护层(24);偏光层(22)由偏振片及其上表面涂覆的偏光胶构成;补偿层(23)由粘贴于偏光胶表面的隔行或隔列的补偿膜构成,补偿膜与偏光胶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补偿膜的粘贴宽度等于LED像素行宽度;防护层(24)粘贴固定在补偿层(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胶为左旋偏光胶,补偿膜为右旋偏光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胶为右旋偏光胶,补偿膜为左旋偏光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封装单元(1)包括电路板(11)、驱动IC(12)、LED像素阵列和封装胶层;LED像素阵列固定在电路板(11)正面,封装胶层封装在电路板(11)正面并覆盖LED像素阵列;驱动IC(12)固定在电路板(11)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层(24)采用环氧类硅树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将偏振片通过其下表面的粘胶层粘贴固定在离型膜(21)上,在偏振片上表面涂覆偏光胶,固化后得到偏光层(22);在偏光胶上表面粘贴偏光胶膜,采用激光刻蚀方法按LED像素行隔行或隔列刻蚀线条得到隔行或隔列的补偿膜,使补偿膜与偏光胶构成左旋偏光膜、右旋偏光膜依次交替的结构;在偏光胶膜四角处刻蚀并保留B平行校正mark(233)和B定位mark(234)图案,将其余部分的偏光胶膜去除,得到补偿层(23);在补偿层(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喜凤马新峰韩悦段健楠赵国惠刘臣杨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希龙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