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20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4
本公开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具有明显改进的寿命连同低驱动电压以及优良电流和功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4/012547,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12月18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480065903.6,名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电致发光(EL)装置是一种自发光装置,其优点在于其提供较宽的视角、较大的对比率和较快的响应时间。有机EL装置最初由伊士曼柯达(EastmanKodak)通过使用小的芳香族二胺分子和铝络合物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而首次开发[应用物理学快报(Appl.Phys.Lett.)51,913,1987]。决定有机EL装置中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迄今为止,荧光材料已被广泛用作发光材料。然而,鉴于电致发光机制,由于磷光材料在理论上与荧光材料相比使发光效率增强四(4)倍,所以磷光发光材料得到广泛研究。铱(III)络合物已被广泛地已知为磷光材料,包括双(2-(2'-苯并噻吩基)-吡啶根-N,C-3')(乙酰基丙酮酸盐)合铱((acac)Ir(btp)2)、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以及双(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吡啶甲酸根合铱(Firpic)分别作为发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材料。目前,4,4'-N,N'-二咔唑-联苯(CBP)是对于磷光材料最广泛已知的主体材料。最近,Pioneer(日本)等人开发了使用浴铜灵(bathocuproine,BCP)和双(2-甲基-8-喹啉)(4-苯基苯酚)铝(III)(BAlq)等作为主体材料的高性能有机EL装置,所述主体材料被称为空穴阻挡材料。尽管常规材料提供良好的发光特征,但其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其低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差的热稳定性,其降解可能在高温沉积工艺期间在真空中发生。(2)有机EL装置的功率效率由[(π/电压)×电流效率]给出,并且所述功率效率与电压成反比。尽管包含磷光主体材料的有机EL装置提供比包含荧光材料的有机EL装置更高的电流效率(cd/A),但显著高的驱动电压是必需的。因此,就功率效率(lm/W)来说,不存在优点。(3)此外,有机EL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仍需要改进发光效率。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010-0105501号公开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化合物,其中双咔唑的氮原子中的一个经由亚苯基被喹喏啉取代。然而,它未公开一种其中双咔唑的氮原子中的一个直接或经由键联剂被萘啶取代的化合物,或一种其中双咔唑的氮原子中的一个直接或经由亚杂芳基被喹喏啉取代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可提供示出长寿命、低驱动电压以及优良电流和功率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以上目的可以通过由以下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来实现。其中L1表示单键、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元至30元)亚杂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亚芳基;X1表示-NR1-、-CR2R3-、-O-或-S-;X2至X6各自独立地表示-CR4-或-N-;Ar1表示氢、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其条件是当X2为-N-时,L1不是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亚芳基并且Ar1不是氢;Y1至Y4以及Y13至Y16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5-;Y5至Y12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CR6-;R1至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30)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C30)环烷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元至7元)杂环烷基;R4至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氰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30)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C30)环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C30)环烯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元至7元)杂环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C6-C30)芳氨基;或可与(一或个)相邻取代基稠合以形成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元至30元)单环或多环脂环族环或芳族环,其(一或多个)碳原子可被选自氮、氧和硫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置换;所述(亚)杂芳基和杂环烷基各自独立地含有选自B、N、O、S、P(=O)、Si以及P中的至少一个杂原子;以及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多组分主体材料可提供具有低驱动电压、优良电流和功率效率以及明显改进的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以下描述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且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公开提供以上式1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式1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细节如下。本文中,“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烯基”包括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甲基丁-2-烯基等。“炔基”包括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1-甲基戊-2-炔基等。“环烷基”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3元至7元)杂环烷基”表示具有包括选自B、N、O、S、p(=O)、Si和P,优选O、S和N中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的3个至7个环主链原子的环烷基,并且包括四氢呋喃、吡咯啶、硫杂环戊烷、四氢吡喃等。此外,“(亚)芳基”表示衍生自芳族烃的单环或稠环;可为螺化合物,其中两个环经由一个原子连接;并且包括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联萘基、苯基萘基、萘基苯基、芴基、苯基芴基、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菲基、苯基菲基、蒽基、茚基、三亚苯基、芘基、并四苯基、苝基、屈基、稠四苯基、荧蒽基、螺联二芴等。“(3元至30元)(亚)杂芳基”表示具有包括至少一个,优选1个至4个选自由B、N、O、S、P(=O)、Si和P组成的群组的杂原子中的3个至30个环主链原子的芳基;可为单环或与至少一个苯环缩合的稠环;可部分饱和;可为通过经由(一或多个)单键将至少一种杂芳基或芳基键联至杂芳基形成的一种;并且包括单环类型的杂芳基,如呋喃基、苯硫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三嗪基、四嗪基、三唑基、四唑基、呋吖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等,以及稠环类型的杂芳基,如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萘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由以下式2表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18 KR 10-2013-0158371;20140617 KR 10-2014-00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由以下式2表示:



其中L1表示单键;
Ar1表示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
Y1至Y4各自独立地表示-CR5-;
Y5至Y8各自独立地表示-CR6-;
R4表示氢或氘;
R5和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或氘;或可与(一或多个)相邻取代基稠合以形成被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苯并吲哚环;以及
a表示0,
b表示0,
c表示1至4的整数;并且当c为2或更大的整数时,R4中的每个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R5和R6中被取代的苯并吲哚环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是选自氘或(C6-C30)芳基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
L1表示单键;
X1表示-NR1-;
Ar1表示未被取代的(C6-C21)芳基;
Y1至Y4各自独立地表示-CR5-;
Y5至Y8各自独立地表示-CR6-;
R5和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或未被取代的(C6-C21)芳基;或可与(一或多个)相邻取代基稠合以形成被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苯并吲哚环;以及
a表示0,
b表示0,
c表示1至4的整数;并且当c为2或更大的整数时,R4中的每个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Ar1表示未被取代的苯基、未被取代的萘基、未被取代的联苯基、未被取代的三联苯基、未被取代的蒽基、未被取代的菲基、未被取代的苯基萘基或未被取代的萘基苯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





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含阳极、阴极和安置在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层,其中所述有机层包含一个或多个发光层;至少一个发光层包含一种或多种掺杂剂化合物和两种或两种以上主体化合物;并且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主体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式2表示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主体化合物中的第一主体化合物选自由权利要求1所述式2表示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主体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式2表示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
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主体化合物中的第一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J·李DH·文HR·康HJ·康CS·金NK·金YJ·曹HJ·权KJ·李B·金YJ·都SH·李
申请(专利权)人: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