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52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包含至少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由下式3表示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含至少两种类型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一种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1、电致发光装置(el装置)是一种自发光显示装置,其优点在于它提供更宽的视角、更大的对比率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第一件有机el装置是由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于1987年通过使用小的芳香族二胺分子和铝络合物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开发的(参见appl.phys.lett.[应用物理学快报]51,913,1987)。

2、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通过向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施加电力而将电能转换为光,并且通常包含阳极、阴极和在这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层。如果需要,oled的有机层可以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辅助层、发光辅助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含有主体和掺杂剂材料)、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可以取决于它们的功能将有机层中使用的材料分为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空穴辅助材料、发光辅助材料、电子阻挡材料、发光材料、电子缓冲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在oled中,通过施加电压将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注入到发光层中,并且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产生具有高能量的激子。有机发光化合物通过能量移动到激发态并由当有机发光化合物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的能量发射光。

3、决定oled中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发光材料需要具有以下特征:高量子效率、电子和空穴的高迁移率、以及所形成的发光材料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根据发光颜色将发光材料分为蓝色、绿色和红色发光材料,并且进一步包括黄色或橙色发光材料。此外,在功能方面,将发光材料分为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

4、通常,具有优异的el特性的装置具有包括通过将掺杂剂掺杂到主体中而制成的发光层的结构。当仅使用一种材料作为发光材料时,出现的问题在于最大发射波长朝向长波长移动并且色纯度由于分子间力而劣化。

5、铱(iii)络合物已作为磷光性发光材料而广为人知,其包括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材料的双(2-(2'-苯并噻吩基)-吡啶-n,c-3')(乙酰丙酮)合铱[(acac)ir(btp)2]、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和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

6、此外,4,4'-n,n'-二咔唑-联苯(cbp)是最广为人知的磷光性主体材料。最近,先锋电子公司(pioneer)(日本)等使用被称为空穴阻挡材料的浴铜灵(bcp)和铝(iii)双(2-甲基-8-喹啉盐)(4-苯基酚盐)(balq)等作为主体材料开发了一种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7、然而,尽管这些常规的磷光性主体材料提供良好的发光特性,但它们具有的缺点在于,由于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低热稳定性当在真空下进行高温沉积工艺时这些材料发生变化。因此,装置的色纯度仍然不令人满意。

8、同时,为了在目前的fhd(全hd)、高级uhd(超hd)和更高级的显示器市场中实现更生动的显示,所述装置应该可以表示各种颜色。有可以定义的许多标准,其中颜色空间是代表性的。颜色空间指的是可以与作为光的三原色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每个顶点组合的颜色区域。近来,许多电子面板公司正在通过使用蓝色、绿色和红色三种颜色来制造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并且组合这三种颜色以实现目前使用的显示器的各种颜色。显示器只能实现可以在蓝色、绿色和红色的三个顶点处彼此组合的颜色。因此,对于更加丰富的颜色实现,这三个颜色顶点必须尽可能地达到它们各自的颜色波长。

9、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0-0014633、2011-0074538和2015-0003670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含具有苯基喹啉配体的铱络合物作为掺杂剂。此外,韩国专利号1082144和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6-0039561公开了一种包含吲哚并咔唑衍生物作为主体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然而,上述文献没有具体公开包含作为掺杂剂的具有苯基喹啉配体的铱络合物和作为主体的苯并吲哚并咔唑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产生具有优于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色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3、问题的解决方案

4、作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诸位专利技术人着眼于具有更长波长的暗红色发光装置。此后,通过尽可能地将红光发射中的波长带拉长到更长波长,在可以增加颜色再现范围的方向上完成本专利技术。尽管主体的掺杂剂材料和掺杂剂材料的特性极大地影响波长带,但有可能通过使用适合于掺杂剂材料的主体材料来进一步优化发光特性。为了表现更长的波长,发射特定光的掺杂剂必须在homo-lumo带隙方面更小。在本公开中,寻找具有小的能带隙的主体,其允许与特定掺杂剂的能量转移,以提供更好的颜色空间特性。具体地,苯并吲哚并咔唑主体和包含异喹啉结构的掺杂剂的组合可以实现以上目的。更具体地,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下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来实现。可以包含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掺杂剂,并且可以包含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体。

5、

6、其中

7、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其前提是r1和r2二者都不是氢,

8、r3至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并且

9、a表示1至6的整数,并且b表示1至4的整数,其中如果a和b各自独立地为2或更大的整数,则r1和r2中的每一个可以相同或不同。

10、

11、其中

12、a环和b环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萘环,其前提是a环和b环中的至少一个是取代或未取代的萘环,

13、ar1和ar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8元至30元)杂芳基,

14、l1和l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亚芳基,并且

15、所述杂(亚)芳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b、n、o、s、si和p的杂原子。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7、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色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包含至少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中在R6、A环、和B环中的取代的芳基、取代的苯环、和取代的萘环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组的至少一个,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氘、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C1-C30)烷基、卤代(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C1-C30)烷氧基、(C1-C30)烷硫基、(C3-C30)环烷基、(C3-C30)环烯基、(3元至7元)杂环烷基、(C6-C30)芳氧基、(C6-C30)芳硫基、(C6-C30)芳基、(5元至30元)杂芳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C1-C30)烷基二(C6-C30)芳基甲硅烷基、氨基、单-或二-(C1-C30)烷基氨基、单-或二-(C6-C30)芳基氨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氨基、(C1-C30)烷基羰基、(C1-C30)烷氧基羰基、(C6-C30)芳基羰基、二(C6-C30)芳基硼羰基、二(C1-C30)烷基硼羰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硼羰基、(C6-C30)芳基(C1-C30)烷基、和(C1-C30)烷基(C6-C30)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中所述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中所述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

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含所述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掺杂剂和所述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包含至少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中在r6、a环、和b环中的取代的芳基、取代的苯环、和取代的萘环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组的至少一个,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氘、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c1-c30)烷基、卤代(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c1-c30)烷氧基、(c1-c30)烷硫基、(c3-c30)环烷基、(c3-c30)环烯基、(3元至7元)杂环烷基、(c6-c30)芳氧基、(c6-c30)芳硫基、(c6-c30)芳基、(5元至30元)杂芳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c1-c30)烷基二(c6-c30)芳基甲硅烷基、氨基、单-或二-(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宾瑞DH·李金炫
申请(专利权)人: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