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52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涉及天线调节机构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座、卡板,所述卡板卡合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内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外杆,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卡板、卡合机构,在向外伸出时,拉开第二棘爪,使得第一内杆能够向外滑动,在需要收缩时拉开第一棘爪,到达合适位置时放开第一棘爪,完成回缩,实现左右摆动的调节,为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线调节机构,具体为一种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1、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

2、现有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一般采用支架直接固定在墙壁上,并通过杆、螺丝进行拧紧,在需要调节时需要首先将原有的支架拆下,换上新支架后才能实现调节位置的作用,费时费力,不利于调节,导致用户在使用时遇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以解决现有支架调节时需换上新支架后才能实现调节位置的作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包括底座、卡板,所述卡板卡合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内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外杆,所述第一外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形座。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多维度的摆动调节,通过滑动横杆和竖杆,可以实现支架的左右和上下摆动,连接架上的第一转动环与第一内杆的转动连接,通过调节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之间的位置,可以调整天线盒的水平角度的位置,从而实现转动调节。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杆的一端呈球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内杆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内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内杆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呈反向设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内杆的球形结构一端能够与第一转动环形成球副,实现全向的转动,十字形结构的第一内杆能够通过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与调节机构的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相互卡合,第一内杆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的反向设置能够控制和限制第一内杆的滑动,从而实现精确的调节和定位,使得调节机构能够更稳定、准确地进行多维度的摆动调节。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杆的一侧通过扭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外杆的另一侧通过扭力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棘爪。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外杆通过扭力转轴连接有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使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能够分别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中脱出,实现第一内杆的向内或向外滑动,从而实现调节机构的水平摆动,这样的设计能够实现精确的调节和控制,使得调节机构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精准的位置调整。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一侧均固定有拨杆,所述第一外杆的一端呈球形结构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一侧固定有拨杆,使得使用者在调节位置时可以通过拉动拨杆来实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中脱离的作用,并且第一外杆一端的球形结构可以在调节机构摆动时提供稳定的支撑,确保机构的平稳运动和精准控制。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内杆,所述第二内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外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内杆和第二外杆,使得调节机构能够实现上下摆动,其中第二内杆和第二外杆的协同作用允许机构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精准的调节,通过控制第二内杆的滑动,可以实现底座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实现器件的上下调整。

12、进一步的,所述球形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球形座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均与球形座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座可以支持调节机构进行自由的全向转动,当对第一外杆和第二外杆进行操作时,它们可以通过球形座在多个方向上旋转,实现底座和支架之间的全向调节。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天线盒,所述天线盒材质为塑料材质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材质使得天线盒能够轻便地连接到连接架上,并且可以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有助于保持天线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同时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重量,天线盒的存在还可以提供一个容纳和保护天线的空间,从而保护天线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卡板、卡合机构,当需要安装时,首先将底座固定在墙上,之后将支架通过卡板安装到底座上,之后连接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第二内杆和第二外杆,完成调节机构的固定,通过横杆和竖杆之间互相固定形成十字,使得支架与连接架能够实现互相连接,并通过第一转动环与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互相连接,利用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互相啮合,在向外伸出时,拉开第二棘爪,使得第一内杆能够向外滑动,到达合适位置时放开第二棘爪,完成拉伸,在需要收缩时拉开第一棘爪,使得第一内杆能够向内滑动,到达合适位置时放开第一棘爪,完成回缩,实现左右摆动的调节;同时通过第二转动环、第二内杆和第二外杆的结合,使得设备能够实现上下摆动,实现天线在不同方向上的自由调节,为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8、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内杆、第一外杆、第二内杆、第二外杆,当需要安装时,首先将底座固定在墙上,之后将支架通过卡板安装到底座上,之后连接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第二内杆和第二外杆,将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与第一内杆、第二内杆上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互相卡合,实现固定,使得调节机构和固定机构能够共用一套机构,提高机构的利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卡合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支架(301),所述支架(3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横杆(302),所述横杆(3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303),所述竖杆(303)转动连接有连接架(304),所述连接架(30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环(305),所述第一转动环(30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内杆(307),所述第一内杆(30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外杆(308),所述第一外杆(30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形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杆(307)的一端呈球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内杆(307)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内杆(30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槽(309),所述第一内杆(307)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齿槽(310),所述第一齿槽(309)和第二齿槽(310)呈反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杆(308)的一侧通过扭力转轴(311)转动连接有第一棘爪(313),所述第一外杆(308)的另一侧通过扭力转轴(311)转动连接有第二棘爪(3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313)和第二棘爪(314)的一侧均固定有拨杆(315),所述第一外杆(308)的一端呈球形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0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环(306),所述第二转动环(30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内杆(316),所述第二内杆(316)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外杆(3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座(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球形座(4)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杆(308)和第二外杆(317)均与球形座(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天线盒(5),所述天线盒(5)材质为塑料材质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包括底座(1)、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卡合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支架(301),所述支架(3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横杆(302),所述横杆(3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杆(303),所述竖杆(303)转动连接有连接架(304),所述连接架(30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第一转动环(305),所述第一转动环(30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内杆(307),所述第一内杆(30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外杆(308),所述第一外杆(30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形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杆(307)的一端呈球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内杆(307)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内杆(30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槽(309),所述第一内杆(307)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齿槽(310),所述第一齿槽(309)和第二齿槽(310)呈反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天线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杆(308)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卓荣吴阳红杨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联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