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吉美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18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吉美嘧啶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1H)‑吡啶酮的方法,该方法以1,1‑二氰基‑2‑甲氧基‑4‑(N,N‑二甲基氨基)‑1,3‑丁二烯为起始物料,在质量分数80%醋酸水溶液中回流成环,反应液降温,加入醋酐,升温至所需温度,然后滴加磺酰氯进行氯代反应,处理得产品;该法收率好、纯度高,易于操作,节省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吉美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吉美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吉美嘧啶(Ⅰ),化学名:5-氯-4-羟基-2-(lH)-吡啶酮,CAS号103766-25-2,其结构式如下:吉美嘧啶是治疗胃癌新药替吉奥组成成分之一,它能够抑制在二氢嘧啶脱氢酶作用下从替加氟释放出来的5-氟尿嘧啶的分解代谢,有助于长时间保持血液中和肿瘤组织中5-氟尿嘧啶有效浓度,从而取得与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疗效。替吉奥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它包括替加氟和以下两类调节剂:吉美嘧啶及奥替拉西。其三种组分的作用如下:替加氟是5-Fu的前体药物,具有优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在活体内转化为5-Fu。吉美嘧啶能够抑制在二氢嘧啶脱氢酶作用下从FT释放出来的5-Fu的分解代谢,有助于长时间保持血液中和肿瘤组织中5-Fu有效浓度,从而取得与5-Fu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疗效。奥替拉西能够阻断5-Fu的磷酸化,口服给药之后,奥替拉西在胃肠组织中具有很高的分布浓度,从而影响5-Fu在胃肠道的分布,进而降低5-Fu的毒性作用。替吉奥与5-Fu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并提高抗癌活性;②明显减少药毒性;③给药方便。在日本,替吉奥于1999年被批准用来治疗晚期胃癌,2001年被批准用来治疗头颈部癌症,2003年被批准用来治疗结直肠癌,2004年被批准用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替吉奥是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据统计,日本晚期胃癌的化疗,有80%以上的病例使用替吉奥,治疗有效率可达44.6%。目前,国内外对吉美嘧啶合成方法研究较多,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以丙二腈、原乙酸三甲酯和1,1-二甲氧基三甲胺为起始原料制备1,1-二氰基-2-甲氧基-4-(N,N-二甲基氨基)-1,3-丁二烯,经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为80%的冰醋酸环合得3-氰基4-甲氧基-2(1H)-吡啶酮,再经氯代形成5-氯-3-氰基-4-甲氧基-2(1H)-吡啶酮,经水解得吉美嘧啶,反应路线如下:文献(Shin-goYano,etal.HETEROCYCLES.,1993,Vol.36.NO.1,145-148.)公开了上述路线。其中在该文献的公开中,上述路线描述的中间体IV收率为95%;中间体V收率为91%,但是中间体V的纯度不高,虽然经过甲醇和异丙醚的精制,仍是杂质过多,影响吉美嘧啶成品的质量。郝玲花等公开了一种吉美嘧啶的合成方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11月,第22卷第6期,420-433.),同样用上述路线以丙二腈为起始物料,经缩合、氯代、水解等反应制备吉美嘧啶,其中,上述路线描述的中间体IV收率为91.2%;并对中间体V反应的氯化试剂改为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中间体V的收率为92.3%。最终,吉美嘧啶产品采用乙醇对产品进行精制,总收率为65.6%。文献(沙玫等,5-氯-2,4-二羟基吡啶的合成[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第4卷第20期,14-15.)公开了上述路线的情况,其中,上述路线描述的中间体IV收率为92.2%,中间体V的收率为77.4%。中间体V在经47%HBr加热回流24h,最终经碱溶酸析法得美嘧啶粗品收率为91.4%,再采用90%乙醇对粗品进行精制吉美嘧啶,收率为90%。文献(刘宇等,二氢嘧啶脱氢酶抑制剂吉美拉西的合成[J].华西药学杂志,2008.第3期,252-254.),也公开了上述路线的情况,上述路线描述的中间体IV收率为86.1%,中间体IV经氯化合成中间体V后处理时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至1/5体积,再加入400ml冰水,析晶的收率为84.4%,最终,经48%HBr水解,碱溶酸析精制得吉美嘧啶含量≥99%。文献(田志高等,5-氯-4-羟基-2-(1H)吡啶酮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8第30卷第12期,939-940.)进一步对上述路线进行研究,上述路线描述的中间体IV合成后经蒸出溶剂放置冰箱冷冻,再处理后收率为96%,上述路线描述的中间体V合成过程中,中间体IV经氯化后减压蒸除溶剂,用甲醇和异丙醚(1:1)处理,得到中间体V收率87.9%。文献(马玉贞等,吉美嘧啶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制备[J].齐鲁药事,2012,第31卷3期132-133.)同样对上述路线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首先,对以往公开的路线进行研究发现,以往用重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最后产品,收率低且效果差,很难将吉美嘧啶的单杂控制在0.1%以下。经过改进,上述路线描述的中间体IV收率为91%,中间体V粗品收率为84.8%,粗品经过10%氢氧化钠溶解并调pH值至9.3,过滤,滤液用醋酸回调pH值至5,析出大量白色固体,精制收率为90%,HPLC有关物质大于99.8%,单杂小于0.1%。最终,吉美嘧啶收率为90%,HPLC有关物质为99.9%。从而得出关键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H)-吡啶酮(即上述路线中间体V)纯度影响到最终产品的纯度,该文献需经过精制来实现,但是整个中间体和产品收率受到影响。CN200610086191.3专利中对文献(Shin-goYano,etal.HETEROCYCLES.,1993,Vol.36.NO.1,145-148.)公开的路线进行研究,发现用磺酰氯氯化制备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H)-吡啶酮(即上述路线中间体V)时纯度很差。进一步研究在氯化过程中得到以新中间体,并用该中间体制备得到吉美嘧啶含量99%,有关物质小于0.5%。同样收率低,纯度差。CN201310371750.5专利中公开了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H)-吡啶酮(即上述路线中间体V)的制备方案,收率80-85%,HPLC大于99.0%。CN201310620434.7专利中公开了用氯化亚砜代替磺酰氯,3-氰基-4-甲氧基-2(1H)-吡啶酮为原料氯化得到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H)-吡啶酮(即上述路线中间体V)的制备方案。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H)-吡啶酮收率为92.7%,并未见其纯度效果如何。CN201610674757.8专利中公开了3-氰基-4-甲氧基-2(1H)-吡啶酮为原料氯化得到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H)-吡啶酮(即上述路线中间体V)的制备方案。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H)-吡啶酮收率为95.0%。吉美嘧啶的成品纯度大于99.5%,单个杂质均小于0.1%。专利CN201110364653.4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的吉美嘧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2-羟基-4-甲氧基-3-氰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氯化加成、水解反应制得吉美嘧啶粗品,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吉美嘧啶进行精制,得到了高纯度吉美嘧啶。2-羟基-4-甲氧基-3-氰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制备吉美嘧啶粗品含杂质较多,经多次精制才能到99%以上,且单一杂质超过0.1%,难以除去,该专利虽然通过精制得到了较纯产品,但精制方法需要用洗脱柱,溶剂用量较大,且步骤较多,不利于大规模工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吉美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1,1-二氰基-2-甲氧基-4-(N,N-二甲基氨基)-1,3-丁二烯即化合物III为起始物料,在质量分数80%醋酸水溶液中回流成环,反应液降温,加入醋酐,升温至所需温度,然后滴加磺酰氯进行氯代反应,处理得吉美嘧啶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1H)-吡啶酮即化合物V,其反应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吉美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1,1-二氰基-2-甲氧基-4-(N,N-二甲基氨基)-1,3-丁二烯即化合物III为起始物料,在质量分数80%醋酸水溶液中回流成环,反应液降温,加入醋酐,升温至所需温度,然后滴加磺酰氯进行氯代反应,处理得吉美嘧啶中间体5-氯-3-氰基-4-甲氧基-2(1H)-吡啶酮即化合物V,其反应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美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1-二氰基-2-甲氧基-4-(N,N-二甲基氨基)-1,3-丁二烯与80%醋酸水溶液投料质量比为1﹕3~5;优选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钦朱姚亮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