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及3`-氯-5`-(三氟甲基)苯基三氟乙酮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17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4
本申请涉及化工制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以3,5‑二卤‑4‑氨基三氟甲苯为原料,经重氮化脱氨基反应,得到3,5‑二卤三氟甲苯,生产成本较小,就有较好的经济效应。本申请还涉及一种3'‑氯‑5'‑(三氟甲基)苯基三氟乙酮的制备方法,以3,5‑二卤三氟甲苯为原料,经格氏试剂化反应,再与三氟甲基化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同样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及3’-氯-5’-(三氟甲基)苯基三氟乙酮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化工制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本申请还涉及一种3’-氯-5’-(三氟甲基)苯基三氟乙酮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3-卤代-5-(三氟甲基)苯基三氟乙酮是用于合成农药或兽药的重要中间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5-二卤三氟甲苯是制备3’-氯-5’-(三氟甲基)苯基三氟乙酮的原料之一。目前,对3,5-二卤三氟甲苯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且难以大规模生产,从而增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首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通过便宜易得的原料对3,5-二卤三氟甲苯进行制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其次,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原料制备3’-氯-5’-(三氟甲基)苯基三氟乙酮的方法,具有经济效应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以化合物I为原料,经重氮化脱氨基反应制得化合物Ⅱ;其中,R1、R2可分别为F、Cl、Br、I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化合物1溶解于溶剂I中,并降温至-10~0℃,得到反应液I;S2、向反应液I中加入酸,并混合均匀,使反应液I酸化,得到反应液Ⅱ;S3、向反应液Ⅱ中加入亚硝酸试剂溶液,保持体系温度低于0℃,并充分反应,使化合物I的氨基重氮化并得到化合物Ⅲ,得到反应液Ⅲ;S4、向反应液Ⅲ中加入次磷酸和催化剂,通过次磷酸还原反应液Ⅲ中的化合物Ⅲ上的重氮基团离去,得到化合物Ⅱ粗产品;S5、对步骤S4中得到的化合物Ⅱ粗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Ⅱ;其中溶剂I选自甲苯、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或以上形成的均相混合溶剂;步骤S3中亚硝酸试剂选自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钙、亚硝酸钡、亚硝酸银、亚硝酸C1~C6烷基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亚铜盐以对位氨基取代的二卤三氟甲基苯脱氨基处理后得到3,5-二卤三氟甲苯,首先,上述原料价格较为低廉,供应量也较为充足。以R1、R2均为氯的化合物I为例,其价格仅为150元/公斤左右,价格较为低廉。此外,脱氨基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溶剂均为常规溶剂,且无需经过无水无氧的反应条件,也无需使用复杂的催化剂,进一步减少了生产的成本。此外,上述反应过程中最终得到的废水处理也较为方便。上述因素共同体现了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合成方法低价高效、成本较低,经济效应较好的优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反正整体处于低于0℃的状态进行,较为安全,且没有需要涉及到-78℃温度范畴的反应,因此控温成本较低。在步骤S1中,先将化合物I溶解后,再加入酸I与化合物I进行反应,一方面化合物I可以更好地溶解分散,不易团聚结块,可以更好的与酸I进行酸化反应,同时通过溶剂I稀释酸I,有助于抑制体系的升温过程。在低温下进行上述反应,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最终产率。另外,上述反应一步即可完成,减少了物料流动带来的额外风险和成本。此外,在上述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均为酸性废液,可以集中统一处理、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1中,溶剂选用甲苯。选用甲苯作为溶剂具有如下优势:1.甲苯毒性和价格均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2.甲苯极性较低,在反应过程中不易在分子周围形成溶剂化效应,因此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快进行。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4中,所述催化剂选用氯化亚铜,反应温度为20℃。选用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时,氯化亚铜的溶解性较好,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够快速分散于体系中,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且上述过程中直接在室温下即可完成反应,条件温和不苛刻,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亚硝酸试剂为亚硝酸钠。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亚硝酸钠相较于其他亚硝酸试剂,其在水相中溶解较好,后续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加水萃取出去,从而有助于优化工艺,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相较于其他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价格更为低廉,储存较为方便,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应。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2中,选用硫酸对反应液I进行酸化,加入的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化合物I的3~5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选用硫酸进行反应,硫酸在反应过程中不易带入其他杂质离子,因此有助于提高反应的纯度。且硫酸的解离常数适中,既能苟保持体系内有足够的氢离子使氨基成盐,在反应过程中,也可以在体系内形成一定的氢离子浓度平衡,因此使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不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另外,硫酸的总物质的量设置为化合物I物质的量的3~5倍,既保证了化合物I能够快速充分地酸化,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也有助于减少硫酸的使用量。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S2中,将硫酸配制成质量分数为70~95%的硫酸溶液。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选用浓度为85~92.5%的硫酸对氨基进行酸化成盐,上述浓度的硫酸首先腐蚀性较小,对设备的损耗程度较小。其次,具有较大的氢离子浓度,可以高效地实现酸化的效果,提高反应的速率,节约生产时间。另外,上述浓度的硫酸具有较小的体积,因此在反应过程中不易因引入过多的其他溶剂,减小了反应液整体体积和后处理的成本。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提高了上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应。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20~30min时间内缓慢滴加至反应液I中,并继续保温反应0.8~1.5h。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滴加的方式将硫酸加入到体系中,不易使硫酸在加入过程中造成反应体系内局部酸性过大,也不易使体系银硫酸放热而产生过高的温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酸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可以使氨基更加充分地成盐,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5-1、向步骤S4中得到的化合物Ⅱ粗产品中加入无机盐溶液,进行萃取,保留有机相;S5-2、向步骤S1中的有机相中加入干燥剂进行干燥后,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Ⅱ;所述无机盐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中的任意一种,或上述物质中任意数种形成的组合物,所述干燥剂选自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无水氯化钙中的一种。在步骤S5中,先通过加入无机盐溶液进行萃取,选用上述无机盐可以调节体系的pH值,使体系由之前的强酸性变为中性或弱碱性,以方便将有机相中的酸转化为盐,使之可以充分溶解于水中,减少经萃取后有机相中的杂质,进而提高最终产物的纯度。另外,在萃取完毕后通过干燥剂进行干燥,有机相中残留的微量水及溶解于水中给的杂质会被干燥剂一同吸附,进一步提高处理得到的化合物Ⅱ的纯度。本申请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I为原料,经重氮化脱氨基反应制得化合物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I为原料,经重氮化脱氨基反应制得化合物Ⅱ;



其中,R1、R2可分别为F、Cl、Br、I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化合物1溶解于溶剂I中,并降温至-10~0℃,得到反应液I;
S2、向反应液I中加入酸,并混合均匀,使反应液I酸化,得到反应液Ⅱ;
S3、向反应液Ⅱ中加入亚硝酸试剂溶液,保持体系温度低于0℃,并充分反应,使化合物I的氨基重氮化并得到化合物Ⅲ,得到反应液Ⅲ;
S4、向反应液Ⅲ中加入次磷酸和催化剂,通过次磷酸还原反应液Ⅲ中的化合物Ⅲ上的重氮基团离去,得到化合物Ⅱ粗产品;
S5、对步骤S4中得到的化合物Ⅱ粗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Ⅱ;



其中溶剂I选自甲苯、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或以上形成的均相混合溶剂;步骤S3中亚硝酸试剂选自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钙、亚硝酸钡、亚硝酸银、亚硝酸C1~C6烷基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亚铜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溶剂选用甲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催化剂选用氯化亚铜,反应温度为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酸试剂为亚硝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二卤三氟甲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选用硫酸对反应液I进行酸化,加入的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化合物I的3~5倍。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霄蔡刚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臻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