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85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4
本申请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中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包括氨基保护、三氟乙酰基化和脱保护三个步骤,整体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另外,在上述制备的基础上,通过氨基重氮化后取代,进一步值得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工业运用前景。较好的工业运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氟苯乙酮化合物及其邻位氨基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通过在三氟乙酰基的邻位设置氨基取代,可以在苯环上在三氟乙酰基的邻位修饰不同的基团,进而取得不同的效果。
[0003]目前,对于邻位氨基取代的三氟苯乙酮及其衍生物,暂无一种良好的适用于工业化的生产进程。一般情况下,会以苯环取代的三氟苯乙酮为原料,通过硝基化再还原,得到邻位氨基的三氟苯乙酮,其反应通式如下:在上述反应中,首先对于硝基化位点和硝基化的程度难以控制,会收到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进而影响反应的产率,且后续产品不易分离。另外上述原料在工业上不易得。因此,该通路在工业上运用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3,4,5

三卤三氟苯乙酮化合物及其邻位氨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05]首先,本申请提供了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化合物Ⅰ为原料,在碱Ⅰ的作用下,以酰氯对氨基进行保护,得到化合物Ⅱ,反应如式Ⅰ所示;S2、在正丁基锂作用下,使化合物Ⅱ与三氟乙酰基化合物进行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Ⅲ,反应式如式Ⅱ所示;
S3、对化合物Ⅲ进行水解,脱除氨基上的保护基团,得到化合物Ⅳ,具体反应如式Ⅲ所示;其中,R1、R2和R3可以独立地从
/>Cl、

F、

CF3和

H中选取,且R1、R2和R3中至少有一个不是

F或

CF3,R1、R2和R3中至多有一个为

H,酰氯可以为甲酰氯、乙酰氯、丙酰氯、丁酰氯、异丁酰氯、特戊酰氯中的任意一种。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化合物Ⅰ为原料,通过氨基保护、酰基化、托保护的方式,最终制备得到邻位氨基的三氟苯乙酮化合物。
[0007]在上述反应中,各步骤反应均有较好的产率,原料成本较低,反应整体容易进行,且产生的三废较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进程。
[0008]其中,当R1和R3为氯,R2为F时,化合物Ⅰ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得到:在该反应中,起始物料,2,6

二氯氟苯是生产2,4

二氯氟苯的副产物,2,4

二氯氟苯是生产2,4

二氯
‑5‑
氟苯乙酮或2,4

二氯
‑5‑
氟苯甲酰氯的前驱体,被广泛地运用于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素,总产能超过2万吨/年,其从副产物2,6

二氯氟苯用途较小,大量库存有较大的安全风险,也增加了环境成本,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有效消耗过剩的物料,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0009]可选的,在步骤S1中,配置含有化合物Ⅰ和碱Ⅰ的溶液,在20~60min内,将酰氯分批加入,随后充分反应,并后处理,得到化合物Ⅱ;在酰氯加入的过程中,控制体系的温度低于5℃,所述化合物Ⅰ与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酰氯分批加入到其中,控制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不易发生重排反应,也不易引起副反应,使得步骤S1具有较好的产率和纯度。
[0011]由于在步骤S1中,最终产物水溶性较差,因此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用水或含有体积分数不超过2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冲洗,可以将原料除去,完成提纯的步骤。
[0012]可选的,在步骤S1中,在酰氯加入到体系中后,升温至15~30℃进行反应。
[0013]反应过程基本在室温下进行,能源消耗较少,且反应速率也较快,基本无副产物产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
[0014]可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碱Ⅰ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配置含有化合物Ⅰ和碱Ⅰ的溶液的过程中,将碱Ⅰ溶解于水中,将化合物Ⅰ溶解于乙醚中,再将上述两个体系混合。
[0015]在上述反应中,以乙醚和水作为混合体系,用氢氧化钠催化进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较少,且通过萃取即可完成除杂过程,有助于工业生产进一步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0016]可选的,在步骤S2中,在反应过程中,加入TMEDA进行催化,TMEDA的物质的量为化合物Ⅱ的物质的量的1~1.1倍。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TMEDA对锂离子有特殊的亲和性,可使丁基锂解聚,活性增加。
[0018]可选的,步骤S2具体如下:将化合物Ⅱ溶解于溶剂Ⅱ中,加入TMEDA后,将体系降低至小于0℃,得到混合体系Ⅰ;将正丁基锂溶解于溶剂Ⅲ形成的溶液Ⅰ在1~3h内均匀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加入的过程中控制温度为0~5℃,得到混合体系Ⅱ,随后将混合体系Ⅱ先在0~5℃反应完全,随后降温至不高于

10℃,加入三氟乙酰化合物进行反应,继续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体系Ⅲ。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整体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副产物较少且产率较高,正丁基锂不易产生危险,有助于提高安全性能。溶剂Ⅱ和溶剂Ⅲ可以独立地选用四氢呋喃、乙醚、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任意一种。化合物Ⅱ在溶剂Ⅱ中的浓度一般在0.1~1M范围内不等,也可以根据实际工艺进行调整,以化合物Ⅱ可以完全溶解为宜。
[0020]可选的,在步骤S2中,化合物Ⅱ、正丁基锂和三氟乙酰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1.1~2),所述三氟乙酰化合物为三氟乙酸甲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丙酯、三氟乙酸异丙酯、三氟乙酸叔丁酯中的一种。
[0021]选用三氟乙酸酯类进行反应,首先生成的醇类产物对后续反应没有影响,可以直接在体系中继续反应,最后再进行分离,减少了分离步骤。同时反应过程较为温和可控,反应速率既不会过快也不会过慢,因此有助于提高最终产物的产率。
[0022]可选的,在步骤S3中,直接取含有化合物Ⅲ的混合体系Ⅲ,控制温度不高于10℃并对反应进行淬灭后,通过溶剂Ⅱ稀释至混合体系Ⅲ体积的两倍以上,随后加入酸Ⅰ的水溶液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结束后用碱Ⅲ中和后,进一步分离得到化合物Ⅳ。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体系Ⅲ不进行分离,初步淬灭后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有助于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效应。在反应中淬灭可以通过一些容易分离的无机酸(如盐酸)进行,使残留的叔丁基锂无害化。在淬灭后,水解反应先稀释,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整体有助于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使反应条件更加温和,不易因剧烈反应而发生飞温现象,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0024]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色谱柱分离的方式,对其中改的各组分进行分离,除去未脱除保护的组分,也可以通过精馏等其他任何可分离的方式进行分离。
[0025]可选的,酸Ⅰ为盐酸,碱Ⅲ为碳酸氢钠。
[0026]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化合物Ⅰ为原料,在碱Ⅰ的作用下,以酰氯对氨基进行保护,得到化合物Ⅱ,反应如式Ⅰ所示;S2、在正丁基锂作用下,使化合物Ⅱ与三氟乙酰基化合物进行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Ⅲ,反应式如式Ⅱ所示;S3、对化合物Ⅲ进行水解,脱除氨基上的保护基团,得到化合物Ⅳ,具体反应如式Ⅲ所示;其中,R1、R2和R3可以独立地从

Cl、

F、

CF3和

H中选取,且R1、R2和R3中至少有一个不是

F或

CF3,R1、R2和R3中至多有一个为

H,酰氯可以为甲酰氯、乙酰氯、丙酰氯、丁酰氯、异丁酰氯、特戊酰氯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配置含有化合物Ⅰ和碱Ⅰ的溶液,在20~60min内,将酰氯分批加入,随后充分反应,并后处理,得到化合物Ⅱ;在酰氯加入的过程中,控制体系的温度低于5℃,所述化合物Ⅰ与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
在酰氯加入到体系中后,升温至15~30℃进行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碱Ⅰ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配置含有化合物Ⅰ和碱Ⅰ的溶液的过程中,先将碱Ⅰ溶解于水中,将化合物Ⅰ溶解于乙醚中,再将上述两个体系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反应过程中,加入TMEDA进行催化,TMEDA的物质的量为化合物Ⅱ的物质的量的1~1.1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邻位氨基三氟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如下:将化合物Ⅱ溶解于溶剂Ⅱ中,加入TMEDA后,将体系降低至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霄蔡刚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臻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