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系统及方法,属于车型识别领域,利用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车身立面造型;利用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平面造型;利用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识别地板造型;根据车身立面造型、平面造型及地板造型确定最终车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光电开关识别车身立面造型,超声波识别平面造型,图像技术识别局部地板造型。仅需少量光电开关、超声波探头及1组低精度的摄像头,即可对所有车型进行识别,投资低,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型识别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对车型识别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一旦车型识别错误,机器人与车身发生碰撞,将直接导致机器人损坏、车身报废,造成较大损失。目前,在多车型混流生产的产线上,通常是采用以下几项车型检测识别方法:一是采用光电组合开关的形式来直接检测车型;二是基于射频技术传递车型信息;三是采用多摄像头的图像识别技术直接检测车型。第一种方法,虽然设备简单、成本低,但是应用范围有限,不能识别所有车型(如车身立面、平面造型相同但地板造型不同的车型)。对于多车型混流生产线,车型越多,所需光电开关组数越多,少则数十组多则上百组,每次投产新车型就需要对设备进行一次改造,且调试过程繁琐。第二种方法,现场调试工作较为简单,但设备成本高,严格来说,射频技术不是车型识别技术,它不能直接识别车身物理特征点,它是一种车型信息传递技术,需要预先在载码体里写入车型信息,需要时再读取,一旦信息传递错误,将直接导致设备碰撞。该系统需要投入大量设备、成本很高。第三种方法,准确性最高、可对全车造型进行识别,但设备成本也较高。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识别系统,通常至少需要投入4组高精度摄像头对整车造型进行识别,设备成本高,同时新增车型时,软件维护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系统,采用光电开关识别车身立面造型,超声波识别平面造型,图像技术识别局部地板造型。仅需少量光电开关、超声波探头及1组低精度的摄像头,即可对所有车型进行识别,投资低,通用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系统,包括:光电开关、超声波探头、摄像头、立面造型识别单元、平面造型识别单元、地板造型识别单元及车型确定单元;所述立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车身立面造型;所述平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平面造型;所述地板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识别地板造型;所述车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身立面造型、所述平面造型及所述地板造型确定最终车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车身立面包括前翼子板、A柱、中立柱、前后门及后侧围,所述车身平面包括机罩、车顶及尾箱。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立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将所述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对应位置光电开关存储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识别车身立面造型所属的车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平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对应位置超声波探头存储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平面造型所属的车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地板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存储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进行比对,识别地板造型所属的车型。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方法,包括:利用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车身立面造型;利用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平面造型;利用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识别地板造型;根据所述车身立面造型、所述平面造型及所述地板造型确定最终车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车身立面包括前翼子板、A柱、中立柱、前后门及后侧围,所述车身平面包括机罩、车顶及尾箱。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利用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车身立面造型,包括:将所述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对应位置光电开关存储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识别车身立面造型所属的车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利用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平面造型,包括:利用所述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对应位置超声波探头存储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平面造型所属的车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利用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识别地板造型,包括:利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存储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进行比对,识别地板造型所属的车型。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光电开关成本低,测量稳定性高的特点用来采集车身A、C柱结构差异点等车身立面造型特征信息,所需的光电开关数量较少;利用超声波测量精度高的特点来采集车机罩和车顶等平面的特定部位尺寸信息;随着新能源车的大量普及,识别同种车系的燃油版和新能源版成为一大难点,这两种车型车身造型几乎完全相同,只有地板结构存在局部差异。对于车地板的信息采集,以上两种方式的应用均非常受限。针对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拟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地板造型识别,由于燃油版和新能源版的地板造型差异非常显著,可大大降低对摄像头的精度要求,采用成本较低的摄像头即可满足使用要求。(2)本专利技术综合利用光电开关、超声波和图像识别技术的优缺点,扬长避短,采用光电开关识别车身立面特征点、超声波识别平面尺寸、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局部地板造型。仅需少量光电开关、超声探头及1组低精度的摄像头,即可实现对车身、地板造型进行识别。相比全车采用图像识别技术,成本可降低约70%。达到了通用性好、设备成本低、调试工作量少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型检测识别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型检测识别系统部件布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A车型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B车型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C车型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地板图像识别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实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专利技术提出综合利用光电开关采集车身立面特征点、超声波采集车身平面尺寸、图像识别技术采集车地板造型信息这种通用性好、成本较低的组合检测方法进行车型识别,可同时识别车身平面、立面及地板造型差异、成本低、设备调试简单。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开关、超声波探头、摄像头、立面造型识别单元、平面造型识别单元、地板造型识别单元及车型确定单元;/n所述立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车身立面造型;/n所述平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平面造型;/n所述地板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识别地板造型;/n所述车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身立面造型、所述平面造型及所述地板造型确定最终车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车型检测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开关、超声波探头、摄像头、立面造型识别单元、平面造型识别单元、地板造型识别单元及车型确定单元;
所述立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车身立面造型;
所述平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识别平面造型;
所述地板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识别地板造型;
所述车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身立面造型、所述平面造型及所述地板造型确定最终车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立面包括前翼子板、A柱、中立柱、前后门及后侧围,所述车身平面包括机罩、车顶及尾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将所述光电开关采集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对应位置光电开关存储的车身立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识别车身立面造型所属的车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超声波探头采集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对应位置超声波探头存储的车身平面造型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平面造型所属的车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造型识别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与PLC中的车型特征信息库中存储的车身局部地板图片进行比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泳,杨林,王城南,李军,王永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