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69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1)主护板预加工:通过CAE分析确定主护板料片尺寸大小;2)附板预加工:通过CAE分析确定附板料片尺寸大小,3)附板粘接:通过前期CAE模拟分析,找准附板成型前相对于主护板成型前零件的位置,在附板上涂上粘接剂,将附板粘接于主护板上对应的位置,粘接剂把两种料片粘合在一起的同时又能使料片流动;4)拉伸成型:将粘合在一起的两块料片放置于设计的成型模具内进行一次拉伸成型。上述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能够实现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一次成型。不仅便于加工,加工效率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静音板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因车身皆为钢板架构组装或它种材质组装成密闭空间及车厢,而每一种车种又因原厂设计理念之不同,如引擎设计、避震系统、进排气方式、车门、车体之紧密度等,或静止、或不同路面行进状态下会产生不同噪音,经钢板、车体共振共鸣、声音放大、过大噪音令人不舒服,耳鸣、容易疲劳、或干扰到原本悦耳的音响效果等,因此即须作汽车之隔音处理。所以以原厂设计组装条件,加上各种消震、隔音吸音材料,将车厢内之不必要的环境噪音,排除到最小状态,即为汽车隔音,所以主机厂设计研发一款减小噪音的结构,在发动机外侧包裹一层双层材料结构,吸收汽车发动机噪音,由于汽车要求轻量化和减少不必要的零件构造,需要在特定位置做双层板处理,其他区域还是单层板。目前,这种具有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大多是将主护板和设置于主护板上的附板分别加工完成后,再通过模具设备将两块板压合到一起。这种加工方式显然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步骤繁琐和加工精度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存在加工效率低和加工精度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步骤繁琐和加工精度差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和压边圈,所述压边圈能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外围,其中,所述下模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凸模,所述成型凸模上具有用于成型附板的下附板成型区域,所述上模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凹模上具有成型附板的上附板成型区域。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边圈的内孔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凸棱,以保证汽车静音板的成型质量。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边圈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在主护板成型前调整零件尺寸的限位柱。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的四周向下延伸有若干个定位柱,配合定位柱于所述压边圈上开设有对应个数的定位槽。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下模和压边圈的主体均采用镂空结构设计,由若干块加强板组成主体支撑结构,所述加强板上均开设有减重孔。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主护板预加工:通过CAE分析确定主护板料片尺寸大小;2)附板预加工:通过CAE分析确定附板料片尺寸大小,并在附板上和边缘处加工适配主护板的避让孔;3)附板粘接:通过前期CAE模拟分析,找准附板成型前相对于主护板成型前零件的位置,在附板上涂上粘接剂,将附板粘接于主护板上对应的位置,粘接剂把两种料片粘合在一起的同时又能使料片流动;4)拉伸成型:将粘合在一起的两块料片放置于上述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内进行一次拉伸成型。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需要在主护板料片上加工用于调整零件尺寸大小的缺口。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附板粘接于主护板后需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使两块料片粘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及加工方法能够实现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一次成型。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而且便于加工,加工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静音板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的下模和压边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的上模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的主护板的预加工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的附板的预加工后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的附板粘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压边圈;4、加强板;5、成型凸模;6、下附板成型区域;7、成型凹模;8、上附板成型区域;9、凸棱;10、限位柱;11、定位柱;12、定位槽;13、主护板料片;14、缺口;15、附板料片;16、异型孔;17、避让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压边圈3,压边圈3能升降地设置于下模2的外围,上模1、下模2和压边圈3的主体均采用镂空结构设计,由若干块加强板4组成主体支撑结构,加强板4上均开设有减重孔。下模2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凸模5,成型凸模5上具有用于成型附板的下附板成型区域6,上模1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凹模7,成型凹模7上具有成型附板的上附板成型区域8,成型时,成型凸模5和成型凹模7在主护板成型的同时通过上附板成型区域8和下附板成型区域6来将附板一起成型固定于主附板上。压边圈3的内孔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凸棱9,通过凸棱9能够防止成型时出现拉伤或起皱等缺陷,以保证汽车静音板的成型质量。压边圈3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在主护板成型前调整零件尺寸的限位柱10。上模1的四周向下延伸有若干个定位柱11,配合定位柱11于压边圈3上开设有对应个数的定位槽12。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产品要求:主护板零件大小1388*421*230(单位㎜),附板相对主护板数模位置产品偏移量±2.0MM,主护板边线公差±0.5MM,产品要求无压伤,无裂痕。上述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的具体成型方法为:步骤一:主护板预加工:通过CAE分析确定主护板料片13的尺寸大小,如图4所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的主护板的预加工后的示意图,主护板料片13的整体长度为1640㎜,整体宽度为680㎜,并将主护板料片13沿长度方向一侧的两个角去除,主护板料片1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上开设有四个用于调整零件尺寸的缺口14,每个侧边上有两个三角形的缺口14;步骤二:附板预加工:通过CAE分析确定附板料片15尺寸大小,如图5所示,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加工方法的附板的预加工后的示意图,附板料片15的整体长度为837㎜,整体宽度为196㎜;并在附板料片15上加工两个异型孔16,同时在附板料片15上加工适配主护板上孔位的若干个避让孔17;步骤三:附板粘接:通过前期CAE模拟分析,找准附板成型前相对于主护板成型前零件的位置,在附板料片15上涂上粘接剂,将附板料片15粘接于主护板料片13上对应的位置,并在常温下放置3小时,粘接剂把两种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和压边圈,所述压边圈能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凸模,所述成型凸模上具有用于成型附板的下附板成型区域,所述上模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凹模上具有成型附板的上附板成型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和压边圈,所述压边圈能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凸模,所述成型凸模上具有用于成型附板的下附板成型区域,所述上模包括用于成型主护板的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凹模上具有成型附板的上附板成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的内孔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凸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在主护板成型前调整零件尺寸的限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四周向下延伸有若干个定位柱,配合定位柱于所述压边圈上开设有对应个数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层区域的汽车静音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模和压边圈的主体均采用镂空结构设计,由若干块加强板组成主体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针王计省佘龙飞周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宝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