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饮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9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饮料机,包括:壳体、若干个粉盒,所述粉盒在水平上具有第一横向和第二横向,所述粉盒在所述第一横向上的宽度小于在所述第二横向上的宽度,各所述粉盒沿所述第一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上述粉盒和自动饮料机中,粉盒在第一横向上的宽度较小,并沿第一横向在排列设置在壳体内。现有技术中的粉盒为圆形,在饮料机上设置多个粉盒时,相邻的圆形粉盒之间的空隙较大,空间利用率低。本方案中粉盒沿第一横向设置使得相邻的粉盒之间可以更加贴近,提升空间的利用率,能够减小壳体在粉盒层叠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减小饮料机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饮料机
本技术涉及饮料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饮料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自动饮料机中,通过粉盒装置来存储粉末并向搅拌装置送粉,搅拌装置将粉末和溶剂搅拌后输出。在贩售饮料时,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自动饮料机一般都提供多种口味的饮料供用户选择,在饮料机内设置多个粉盒,各粉盒内存储不同种类的饮料粉,分别搅拌形成不同的饮料,拥有多个粉盒的同时会使自动饮料机体积较大,占用的空间较大,不易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饮料机,占用的空间较小。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饮料机,包括:壳体、若干个粉盒,所述粉盒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一横向和第二横向,所述粉盒在所述第一横向上的宽度小于在所述第二横向上的宽度,各所述粉盒沿所述第一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上述自动饮料机中,粉盒在第一横向上的宽度较小,并沿第一横向排列设置在壳体内。现有技术中的粉盒为圆形,在饮料机上设置多个粉盒时,相邻的圆形粉盒之间的空隙较大,空间利用率低。本方案中粉盒沿第一横向设置使得相邻的粉盒之间可以更加贴近,提升空间的利用率,能够减小壳体在粉盒层叠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减小饮料机占用的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粉盒在第一横向上具有两个窄向侧壁,所述自动饮料机还包括:设在所述粉盒内的搅拌轴、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窄向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搅拌组件在转动时可发生形变通过所述窄向侧壁。为了尽可能减小粉盒在第一横向上的尺寸,搅拌组件整体为柔性或边缘为柔性,搅拌组件能够通过发生形变在尺寸小于其转动直径的空间内转动,因此可以减小窄向侧壁之间的距离,达到减小粉盒第一横向的尺寸的目的,进而减小壳体的尺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柔性部、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硬质搅拌件,所述柔性部为设在所述硬质搅拌件上的柔性搅拌件,所述柔性搅拌件沿所述搅拌轴的径向延伸设置。硬质搅拌件可以保证搅拌组件的整体形状和搅拌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搅拌件与所述柔性搅拌件其中之一开设有安装槽,其中另一上设有嵌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卡接部。卡接连接拆装方便且连接的稳定性可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搅拌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粉盒的在所述第一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硬质搅拌件与所述柔性搅拌件的整体长度小于所述粉盒在所述第二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上形成有多个倒齿。倒齿可以增加卡接部与安装槽的卡合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饮料机包括: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轴之间传动,所述电机的轴线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相互错开。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搅拌轴轴线错开,使得电机无需设在粉盒底部,可以与粉盒相对分离,使得粉盒在设计时无需受电机的限制,在厚度上可以更窄,进一步的减小饮料机的体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减速箱、设在所述粉盒内并与所述减速箱连接的连接轴、设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搅拌轴之间的传动齿轮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三个齿轮传动可以增加搅拌轴与连接轴之间的距离,增大电机与搅拌轴轴线错开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粉盒的底部具有落粉口,所述粉盒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进入的连轴孔,所述连轴孔与所述落粉口沿所述第二横向排列。使得连轴孔与落粉口在第一横向上不会相互错开,出现限制粉盒在第一横向上的尺寸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粉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饮料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饮料机的粉盒、电机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饮料机的粉盒、电机和传送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组件的爆炸图;图6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饮料机的一粉盒从饮料机上拆下的结构图;图7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粉盒底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粉盒;21、窄向侧壁;22、第一斜面;23、第二斜面;14、储粉区;15、底层区;3、饮料搅拌装置;4、搅拌轴;5、搅拌组件;51、硬质搅拌件;52、柔性搅拌件;521、卡接部;6、电机;7、传动组件;71、减速箱;711、输出轴;72、连接轴;73、传动齿轮组;731、第一齿轮;732、第二齿轮;733、第三齿轮;8、落粉口;9、连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自动饮料机,如图2所示,具有:壳体1、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粉盒2和饮料搅拌装置3,粉盒2和饮料搅拌装置3均设在壳体1内,粉盒2内用以存储饮料粉并将饮料粉传输至饮料搅拌装置3内,饮料搅拌装置3将饮料粉与水混合搅拌成饮料输出,供用户饮用。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自动饮料机内设有多个粉盒2,相对应的也设有多个饮料搅拌装置3,各粉盒2内可以放置不同种类的饮料粉,经过对应的饮料搅拌装置3与水搅拌后形成不同的饮料供用户饮用。现有技术中的饮料机或奶粉机、咖啡机等,装粉末的粉盒2一般均呈柱状设置,方便提升搅拌的效率。而本实施方式中的饮料机中设有多个粉盒2,多个粉盒2排列在壳体1内,当粉盒2呈柱状设计时,两相邻的粉盒2靠近时,粉盒2之间会存在较大的间隙空间,即使两粉盒2贴紧也存在较大间隙,空间利用率较低,导致饮料机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不易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饮料机,各粉盒2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一横向X和第二横向Y,粉盒2在第一横向X上的宽度小于在第二横向Y上的宽度,粉盒2呈扁长型设置,多个粉盒2设在饮料机上时,沿第一横向X排列设置可以减小粉盒2层叠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减小自动饮料机的尺寸和占用的空间。沿第一横向X排列设置在壳体1内,粉盒2在第一横向X上的宽度小于在第二横向Y上的宽度。也就是说,各粉盒2是沿尺寸最小的第一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饮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若干个粉盒(2),所述粉盒(2)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一横向和第二横向,所述粉盒(2)在所述第一横向上的宽度小于在所述第二横向上的宽度,各所述粉盒沿所述第一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饮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若干个粉盒(2),所述粉盒(2)在水平面上具有第一横向和第二横向,所述粉盒(2)在所述第一横向上的宽度小于在所述第二横向上的宽度,各所述粉盒沿所述第一横向排列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盒(2)在所述第一横向上具有两个窄向侧壁(21),所述自动饮料机还包括:设在所述粉盒(2)内的搅拌轴(4)、连接在所述搅拌轴(4)上的搅拌组件(5),所述搅拌组件(5)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窄向侧壁(21)之间的距离,所述搅拌组件(5)在转动时可发生形变通过所述窄向侧壁(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柔性部和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的硬质搅拌件(51),所述柔性部为设在所述硬质搅拌件(51)的边缘的柔性搅拌件(52),所述柔性搅拌件(52)沿所述搅拌轴(4)的径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搅拌件(51)与所述柔性搅拌件(52)其中之一开设有安装槽,其中另一上设有嵌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卡接部(5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521)上形成有多个倒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饮料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