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21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4
滑阀(501)以能够在收容部件(301)的内周面(45)滑动的方式收容于收容部件(301)。滑阀(501)在台肩(54、56)的外周面形成有与收容部件(301)的内周面(45)的间隙从高压侧的供给端口(35)朝向低压侧的输出端口(33)连续地变小的第一连续位移部(543)、以及与收容部件(301)的内周面(45)的间隙从高压侧的供给端口(35)朝向低压侧的反馈端口(37)连续地变小的第二连续位移部(563)。在作为第一连续位移部(543)的供给端口(35)侧的端部的第一小径端(542)与作为第二连续位移部(563)的供给端口(35)侧的端部的第二小径端(562)之间形成有槽底径比第一、第二小径端(542、562)的外径小的环状槽(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磁阀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8年5月16日提出申请的专利申请第2018-94334号,在此援用其记载内容。
本公开涉及电磁阀。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与通过与供给至线圈的电流相应的柱塞的移动而使滑阀动作的电磁阀相关的技术,已知有将滑阀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锥状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磁阀的滑阀在至少一个台肩(land)部具有从高压端口侧朝向低压端口侧扩径的锥形部、与锥形部的高压端口侧端部的外径相等的小径部、以及与锥形部的低压端口侧端部的外径相等的大径部。在专利文献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有锥形部从作为高压端口的供给端口朝向作为低压端口的反馈端口扩径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95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的目的在于,容易地测量小径部以及大径部的外形尺寸,为了使测量器具碰触到小径部以及大径部,需要确保足够的直线长度。因此,若从供给端口朝向与反馈端口相反的一侧的输出端口也设置锥形部,则需要在与供给端口对应的谷部中将小径部设定得较长,电磁阀的尺寸会大型化。因而,使多个锥形部在轴向上邻接地设置的结构并不现实。于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如所公开的那样,无法从供给端口朝向输出端口设置锥形部。因此,从供给端口朝向输出端口的流路的间隙变大,通过流量增加。另外,由于流量的增加,产生阻碍在反馈端口侧的锥形部降低的滑动阻力的流体力,滑阀相对于套筒偏心。若偏心变大,则有在闭阀状态下通过间隙的泄漏流量增加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锥形部与小径部的边界部的角度小于180度,若在锥形部外径的切削或者磨削加工中使用通用的刀具、磨具,则会与边界部发生干涉,因此需要与边界部的角度匹配的专用的成型刀具、成型磨具。因此,在批量生产时因刀具、磨具的磨损等引起的形状偏差变大,难以进行尺寸管理。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滑阀的偏心、且容易进行尺寸管理的电磁阀。本公开的电磁阀通过滑阀伴随着对应于供给至线圈的电流而被磁吸引的柱塞的动作而在收容部件的内部往复移动,从而使滑阀的多个台肩对形成于收容部件的多个端口进行开闭来控制流体的流量。收容部件可以是电磁阀自身所具备的套筒,也可以是作为电磁阀的安装对象的阀体。该电磁阀具备滑阀和螺线管部。滑阀以能够在形成有以下的各端口的收容部件的内周面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收容部件。供给流体的供给端口。形成于供给端口的一侧、并供流体压比供给端口的流体压低的流体流出的输出端口。相对于供给端口形成于与输出端口相反的一侧、并供流体压与输出端口的流体压同等的流体流入的反馈端口。即,供给端口是相对高压侧的端口,输出端口以及反馈端口是相对低压侧的端口。螺线管部包括线圈以及柱塞,在线圈的通电时伴随着柱塞的动作而使滑阀移动。滑阀在台肩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连续位移部和第二连续位移部,该第一连续位移部与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的间隙从供给端口朝向输出端口连续地变小,该第二连续位移部与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的间隙从供给端口朝向反馈端口连续地变小。这里,“连续位移部”中的、在轴向截面上外径呈直线状变化的形态相当于所谓的锥形部。除此之外,在“连续位移部”中,包括在轴向截面上外径呈曲线状变化的形态。在作为第一连续位移部的供给端口侧的端部的第一小径端与作为第二连续位移部的供给端口侧的端部的第二小径端之间形成有槽底径比第一小径端以及第二小径端的外径小的一个以上的环状槽。由于本公开的电磁阀在供给端口的两侧形成朝向输出端口的第一连续位移部以及朝向反馈端口的第二连续位移部,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相比,还能够降低输出端口侧的通过流量。另外,利用两方的连续位移部,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抑制滑动阻力,降低偏心。由此,能够抑制由偏心引起的泄漏流量。而且,通过适当地设定位移量,能够适当地抑制与由间隙引起的泄漏流量的合计流量。另外,本公开的电磁阀在第一小径端与第二小径端之间形成有环状槽,因此在锥形部的外径加工时能够利用小径端避让刀具、磨具。由此,能够使用通用的刀具、磨具,容易进行批量生产时的尺寸管理。附图说明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或优点,通过参照添附的附图和下述的详细记述而更加明确。该附图为,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整体构成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示意剖面图,图3是表示锥形部的位移量与泄漏流量的关系的特性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示意剖面图,图5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示意剖面图,图5B是图5A的Vb部放大图,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示意剖面图,图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示意剖面图,图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示意剖面图,图9是比较例的电磁阀的示意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电磁阀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实质上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将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统称为“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例如应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是控制工作油的流量作为流体的滑阀式的电磁阀。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为常闭型,第五实施方式为常开型的电磁阀。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滑阀直接插入阀体的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1、图2表示线圈24的非通电状态。首先,参照图1对电磁阀10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在电磁阀101中,滑阀501伴随着对应于供给至线圈24的电流而被磁吸引的柱塞27的动作而在作为“收容部件”的套筒301的内部往复移动。由此,滑阀501的多个台肩对形成于套筒301的多个端口进行开闭来控制工作油的流量。电磁阀101构成为,套筒301以及滑阀501与螺线管部20同轴地配置于中心轴Z上。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套筒301与滑阀501之间可能产生几μm级的微小的偏心,因此解释为在“同轴”中包含微小的偏心。关于该偏心,之后进行叙述。螺线管部20包括壳体21、线圈24、芯25、柱塞27、轴28等。线圈24在树脂制的绕线管23的周围卷绕有实施了绝缘被膜的导线。壳体21、芯25以及柱塞27由磁性材料形成,当对线圈24通电时,磁通在通过壳体21、芯25以及柱塞27的磁回路中流动。对应于供给至线圈24的电流,柱塞27被芯25磁吸引。当柱塞27通过芯25的磁吸引力而进行动作时,柱塞27的驱动力经由轴28传递至滑阀501。滑阀501的与轴28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被施加支承于插塞(plug)70的弹簧75的载荷。当芯25的磁吸引力超过弹簧75的施力载荷时,滑阀501朝向插塞70侧移动。这样,螺线管部20在线圈24的通电时伴随着柱塞27的动作而使滑阀501移动。以下,将滑阀501的移动方向称作“轴向”。接着,参照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常闭型的电磁阀101中的套筒301以及滑阀501的结构进行说明。套筒301形成为筒状,贯通筒的外壁与内壁的排出端口31、输出端口33、供给端口35、反馈端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通过滑阀(501、503、504、505)伴随着对应于供给至线圈(24)的电流而被磁吸引的柱塞(27)的动作而在收容部件(301、302、305、306)的内部往复移动,从而使所述滑阀的多个台肩对形成于所述收容部件的多个端口进行开闭来控制流体的流量,其中,所述电磁阀具备:/n滑阀,以能够在形成有供给端口(35)、输出端口(33)以及反馈端口(37)的所述收容部件的内周面(45)上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收容部件,所述供给端口(35)被供给流体,所述输出端口(33)形成于所述供给端口的一侧,并供流体压比所述供给端口的流体压低的流体流出,所述反馈端口(37)相对于所述供给端口形成于与所述输出端口相反的一侧,并供流体压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流体压同等的流体流入;以及/n螺线管部(20),包括所述线圈和所述柱塞,在所述线圈的通电时,伴随着所述柱塞的动作而使所述滑阀移动,/n所述滑阀在所述台肩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连续位移部(543)和第二连续位移部(563),该第一连续位移部(543)与所述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的间隙从所述供给端口朝向所述输出端口连续地变小,该第二连续位移部(563)与所述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的间隙从所述供给端口朝向所述反馈端口连续地变小,/n在作为所述第一连续位移部的所述供给端口侧的端部的第一小径端(542)与作为所述第二连续位移部的所述供给端口侧的端部的第二小径端(562)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环状槽(65、66),该环状槽(65、66)的槽底径比所述第一小径端以及所述第二小径端的外径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6 JP 2018-0943341.一种电磁阀,通过滑阀(501、503、504、505)伴随着对应于供给至线圈(24)的电流而被磁吸引的柱塞(27)的动作而在收容部件(301、302、305、306)的内部往复移动,从而使所述滑阀的多个台肩对形成于所述收容部件的多个端口进行开闭来控制流体的流量,其中,所述电磁阀具备:
滑阀,以能够在形成有供给端口(35)、输出端口(33)以及反馈端口(37)的所述收容部件的内周面(45)上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收容部件,所述供给端口(35)被供给流体,所述输出端口(33)形成于所述供给端口的一侧,并供流体压比所述供给端口的流体压低的流体流出,所述反馈端口(37)相对于所述供给端口形成于与所述输出端口相反的一侧,并供流体压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流体压同等的流体流入;以及
螺线管部(20),包括所述线圈和所述柱塞,在所述线圈的通电时,伴随着所述柱塞的动作而使所述滑阀移动,
所述滑阀在所述台肩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连续位移部(543)和第二连续位移部(563),该第一连续位移部(543)与所述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的间隙从所述供给端口朝向所述输出端口连续地变小,该第二连续位移部(563)与所述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的间隙从所述供给端口朝向所述反馈端口连续地变小,
在作为所述第一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雅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