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19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其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上模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远离下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模座,上模固定板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上模板内固定设置有上模仁,下模板内固定设置有下模仁,上模仁内部设置有上成型腔,下模仁正对上成型腔的位置处设置有下成型部,所述下成型部下方设置有与下模仁固定的内镶件,内镶件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成型倒刺体的倒刺槽,内镶件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筒,外套筒的顶部包覆内镶件,且外套筒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供倒刺体成型的倒刺容纳槽,外套筒的底部与下模固定板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注塑成型质量的效果。

A secondary demoulding structure for cover like products with barb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展,注塑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强度越来越高,因此很多工件都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一方面成本低,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批量成型,生产周期短。现有的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如图1所示,包括盖体8,盖体8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凸台81,安装凸台81在朝向盖体8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柱82,安装凸台81在背离安装柱82的一侧开设有嵌孔83,嵌孔83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嵌条84,嵌条84背离安装凸台8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倒钩结构841,且倒钩结构841向着背离嵌孔83中心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盖体8的四周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多个边孔85,盖体8的底部内侧壁沿着盖体8圆周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倒刺体86。上述盖状产品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倒刺体设置于盖体底部内侧壁,在注塑时需要在倒刺体与盖体内侧壁之间设置镶件,脱模时若采用一次性脱模,则由于镶件的挤压会损坏倒刺体,使得盖状产品的成型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其优点是:提高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注塑成型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上模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远离下模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注塑机固定的模座,上模固定板与上模板固定连接,上模板内固定设置有上模仁,下模板内固定设置有与上模仁相互正对的下模仁,上模仁内部设置有上成型腔,下模仁正对上成型腔的位置处设置有下成型部,所述下成型部下方设置有与下模仁固定的内镶件,内镶件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成型倒刺体的倒刺槽,内镶件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筒,外套筒的顶部包覆内镶件,且外套筒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供倒刺体成型的倒刺容纳槽,外套筒的底部与下模固定板固定且外套筒与内镶件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铸成型产品的时候,熔融的塑料进入到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上成型腔和下成型部之间,从而形成产品形状,并且熔融塑料进入倒刺槽和倒刺容纳槽内以成型倒刺体,成型之后,下模固定板与下模板分离,外套筒与下模固定板固定,因此带动外套筒从内镶件发生相对脱离,从而将外套筒对产品不再包覆,此时再进行脱模处理时,内模仁和外模仁相互分离,带动内镶件与产品脱离,由于外套筒首先脱模,因此内镶件在脱模时,倒刺体能够与内镶件之间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内镶件能够顺利脱模,并且产品的倒刺体不会损坏,确保产品的脱模顺利性以及成型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筒相对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内镶件固定设置有挂板,挂板的两端穿过限位槽后与下模仁固定连接,且限位槽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挂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固定板与下模板进行分离时,下模固定板带动外套筒相对内镶件向下滑动,从而使得外套筒从对倒刺体的包覆状态脱离,内镶件与挂板固定,因此外套筒在相对内镶件滑动的过程中,外套筒的滑动距离被限位槽限制,直至挂板与限位槽的顶端抵接后,外套筒便不再滑动,因此可以缩减外套筒的滑动距离,减少脱模时间,提高脱模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镶件从上至下呈漏斗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镶件从上至下呈漏斗状设置,因此内镶件的顶端能够更好地与上部成型腔以及下部成型部相配合以成型产品,同时内镶件的底部截面尺寸较小,使得内镶件占用空间小,在脱模时较为顺畅,间接提高了脱模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筒的顶部四周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朝向外套筒中心方向的以用于成型边孔的边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块的设置使得注塑时熔融坯料能够被边块挡住以形成边孔,从而使得外套筒的成型质量得到保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仁的下表面在外套筒的四周位置处设置有多个用于成型安装凸台的上部凸台成型区,下模仁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用于成型安装柱的下部凸台成型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仁和下模仁处于闭合时,上部凸台成型区和下部凸台成型区相互正对,注塑时能够相互配合形成安装凸台和安装柱,从而使得安装凸台和安装柱的成型较为简便,间接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仁在下部凸台成型区开设有用于成型嵌孔的嵌孔成型槽,嵌孔成型槽内部设置有用于成型嵌条的嵌条成型杆,嵌条成型杆的顶端沿着周向面开设三个与嵌条相适配的嵌条成型槽,嵌条成型槽对应的嵌孔成型槽内壁开设有用于成型倒钩结构的倒钩孔,嵌条成型杆的底部与下模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孔成型槽内设置有嵌条成型杆,且嵌条成成型杆的顶端开设三个嵌条成型槽,因此熔融的塑料坯料进入嵌孔成型槽后,会在嵌条成型槽内冷却凝固,形成嵌条的形状,同时,熔融坯料还会进入倒钩孔内以成型倒钩结构。嵌条成型杆的底端与下模固定板固定,因此在嵌条以及倒钩结构成型后,下模固定板带动嵌条成型杆从嵌孔成型槽内脱离,然后再将产品顶出时,倒钩结构能够朝内变形,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从而确保倒钩结构的脱模顺畅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座内设置有顶升板,顶升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顶升板上下滑动的驱动件,顶升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竖直朝上的顶针,且顶针依次穿过下模固定板以及下模板,顶针的顶端位于下部凸台成型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最后的脱模工序时,驱动件带动顶升板上升,顶升板带动顶针向上移动,顶针的顶端位于下部凸台成型区,进而使得顶针顶动产品的安装凸台进行脱模,使得产品的脱模较为顺畅可靠,提高脱模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下部凸台成型区设置有两组顶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下部凸台成型区设置两组顶针,因此在进行脱模时,能够使得产品受到的顶出力较为均匀,进而提高产品的脱模顺畅性以及脱模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内镶件与外套筒相配合的形式进行产品的成型,并且在脱模时外套筒和内镶件分为两次脱模,从而使得产品在脱模时不会损坏倒刺体,提高产品脱模时的质量;2.通过设置与内镶件固定的挂板,并且在外套筒上开设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挂板宽度,因此外套筒在一次脱模时不会出现过度脱离,减少外套筒的脱模移动距离,间接提高脱模效率;3.通过在下部凸台成型区设置两组顶针,使得产品在成型后顶出时较为顺畅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盖体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隐去上模板、上模固定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将上模仁和下模仁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模仁的仰视图;图6是旨在强调内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旨在强调倒钩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内镶件和外套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将内镶件和外套筒爆炸后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上模固定板(1)、上模板(2)、下模板(3)以及下模固定板(4),下模固定板(4)远离下模板(3)的一侧设置有与注塑机固定的模座(5),上模固定板(1)与上模板(2)固定连接,上模板(2)内固定设置有上模仁(6),下模板(3)内固定设置有与上模仁(6)相互正对的下模仁(7),上模仁(6)内部设置有上成型腔(61),下模仁(7)正对上成型腔(61)的位置处设置有下成型部(7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部(71)下方设置有与下模仁(7)固定的内镶件(711),内镶件(71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成型倒刺体(86)的倒刺槽(7111),内镶件(711)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筒(712),外套筒(712)的顶部包覆内镶件(711),且外套筒(712)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供倒刺体(86)成型的倒刺容纳槽(7121),外套筒(712)的底部与下模固定板(4)固定且外套筒(712)与内镶件(711)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上模固定板(1)、上模板(2)、下模板(3)以及下模固定板(4),下模固定板(4)远离下模板(3)的一侧设置有与注塑机固定的模座(5),上模固定板(1)与上模板(2)固定连接,上模板(2)内固定设置有上模仁(6),下模板(3)内固定设置有与上模仁(6)相互正对的下模仁(7),上模仁(6)内部设置有上成型腔(61),下模仁(7)正对上成型腔(61)的位置处设置有下成型部(7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成型部(71)下方设置有与下模仁(7)固定的内镶件(711),内镶件(71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用于成型倒刺体(86)的倒刺槽(7111),内镶件(711)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筒(712),外套筒(712)的顶部包覆内镶件(711),且外套筒(712)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供倒刺体(86)成型的倒刺容纳槽(7121),外套筒(712)的底部与下模固定板(4)固定且外套筒(712)与内镶件(711)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712)相对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7122),内镶件(711)固定设置有挂板(7112),挂板(7112)的两端穿过限位槽(7122)后与下模仁(7)固定连接,且限位槽(7122)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挂板(7112)在竖直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镶件(711)从上至下呈漏斗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倒刺结构的盖状产品的二次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水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栋磊精密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