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19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板底部向上开设有冠部模腔;下模板顶部向下开设有颈部模腔;上、下模板盖合形成与胶塞向适配的胶塞型腔;冠部模腔为六棱柱结构;颈部模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的外侧弧形面开设有螺纹槽;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的内侧竖直面开设有多个支撑筋槽;胶塞独立与塑瓶配合,胶塞外面不用再加盖铝盖或铝塑组合盖,节省了成本;颈部设计成螺纹结构,加强了胶塞颈部的密封效果;颈部内侧壁上设计多条支撑筋,加大了胶塞颈部的张力,提高了塞体与瓶的密合能力。

A mould for medical rubber stopper for plastic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
技术介绍
塑瓶尺寸公差较玻璃瓶要大,传统结构的胶塞与其在过盈配合中,即使同一批产品往往会出现不配套的情况。外套的塑料盖常常与胶塞的配合不牢靠,往往出现密封松动情况,给被包装产品带来质量隐患;综上,如何注塑处密封性能好的胶塞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注塑处密封性能好的胶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板底部向上开设有冠部模腔;下模板顶部向下开设有颈部模腔;上、下模板盖合形成与胶塞向适配的胶塞型腔;冠部模腔为六棱柱结构;颈部模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的外侧弧形面开设有螺纹槽;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的内侧竖直面开设有多个支撑筋槽;也就是说,成型后的胶塞冠部为六棱柱,颈部也注塑形成对称设置的两弧形块体,由于螺纹槽的存在,在弧形块体外壁形成螺纹槽,螺纹槽便于胶塞旋入瓶体内;胶塞置于瓶体内,两弧形块体会发生向内的形变,为了提高胶塞形变后的密封性,采用弧形腔的内侧竖直面开设有多个支撑筋槽,成型之后的胶塞内侧面凸出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能使得形变之后的弧形块体贴合瓶口,提高了密封性。为了具体说明支撑筋槽的结构,本技术采用多个支撑筋槽的总高为第二弧形模腔的内侧竖直面高度的一半;也就是说,弧形腔的内侧竖直面间隔布置有多个支撑筋槽,多个支撑筋槽的总高为弧形腔高度的一半,这样设置最大程度的起到支撑作用。为了便于胶塞脱模,本技术采用冠部模腔与支撑筋槽端部设置为圆角;圆角能够使得冠部、支撑筋脱模时受力均衡,防止有余料粘合在模具上,便于胶塞脱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打破传统胶塞的结构设计理念,胶塞独立与塑瓶配合,胶塞外面不用再加盖铝盖或铝塑组合盖,节省了成本;颈部设计成螺纹结构,加强了胶塞颈部的密封效果;颈部内侧壁上设计多条支撑筋,加大了胶塞颈部的张力,提高了塞体与瓶的密合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第二弧形模腔或第一弧形模腔的高度,b为一个支撑筋槽的高度;图2为本技术注塑出的胶塞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冠部模腔、4-颈部模腔、5-第一弧形模腔、6-第二弧形模腔、7-螺纹槽、8-支撑筋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上模板1底部向上开设有冠部模腔3;下模板2顶部向下开设有颈部模腔4;上、下模板1、2盖合形成与胶塞向适配的胶塞型腔;冠部模腔3为六棱柱结构;颈部模腔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模腔5、第二弧形模腔6;第一弧形模腔5、第二弧形模腔6的外侧弧形面开设有螺纹槽7;第一弧形模腔5、第二弧形模腔6的内侧竖直面开设有多个支撑筋槽8;也就是说,成型后的胶塞冠部为六棱柱,颈部也注塑形成对称设置的两弧形块体,由于螺纹槽的存在,在弧形块体外壁形成螺纹槽,螺纹槽便于胶塞旋入瓶体内;胶塞置于瓶体内,两弧形块体会发生向内的形变,为了提高胶塞形变后的密封性,采用弧形腔的内侧竖直面开设有多个支撑筋槽,成型之后的胶塞内侧面凸出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能使得形变之后的弧形块体贴合瓶口,提高了密封性。如图1-2所示,为了具体说明支撑筋槽的结构,本技术采用多个支撑筋槽8的总高为第二弧形模腔6的内侧竖直面高度的一半;也就是说,弧形腔的内侧竖直面间隔布置有多个支撑筋槽,多个支撑筋槽的总高为弧形腔高度的一半,这样设置最大程度的起到支撑作用。其中N*b*2=a,N为支撑筋槽的数量,本技术N为3.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胶塞脱模,本技术采用冠部模腔3与支撑筋槽8端部设置为圆角;圆角能够使得冠部、支撑筋脱模时受力均衡,防止有余料粘合在模具上,便于胶塞脱模。本技术是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打破传统胶塞的结构设计理念,胶塞独立与塑瓶配合,胶塞外面不用再加盖铝盖或铝塑组合盖,节省了成本;颈部设计成螺纹结构,加强了胶塞颈部的密封效果;颈部内侧壁上设计多条支撑筋,加大了胶塞颈部的张力,提高了塞体与瓶的密合能力。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n所述上模板底部向上开设有冠部模腔;/n所述下模板顶部向下开设有颈部模腔;/n所述上、下模板盖合形成与胶塞相适配的胶塞型腔;/n所述冠部模腔为六棱柱结构;/n所述颈部模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n所述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的外侧弧形面开设有螺纹槽;/n所述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的内侧竖直面开设有多个支撑筋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瓶用药用胶塞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
所述上模板底部向上开设有冠部模腔;
所述下模板顶部向下开设有颈部模腔;
所述上、下模板盖合形成与胶塞相适配的胶塞型腔;
所述冠部模腔为六棱柱结构;
所述颈部模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
所述第一弧形模腔、第二弧形模腔的外侧弧形面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善本王飞柯占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