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3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整体式转向器,包括转向器主体、油管与消音管,所述转向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安装孔位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安装孔位于转向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呈矩形分布,所述转向器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油管固定安装于通孔内,所述转向器主体还开设有两组第二通孔,所述消音管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消音管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二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整体式转向器,设有消音管、辅管、安全阀、补油阀、缓冲阀、单向阀、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能够有效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噪音问题,还能防止转向器与联结阀结合面因承压过大而导致漏油,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式转向器
本技术涉及转向器
,特别涉及整体式转向器。
技术介绍
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动力转向器等。现有技术中,工农业自行走机械的主机的转向系统中,同样需要使用转向器,目前,液压转向器存在一定的弊端,于工农业自行走机械的主机等较小设备上安装时,容易出现安装空间不足等现象,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转向器与联结阀结合面存在漏油及假渗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整体式转向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整体式转向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整体式转向器,包括转向器主体、油管与消音管,所述转向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安装孔位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安装孔位于转向器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呈矩形分布,所述转向器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油管固定安装于通孔内,所述转向器主体还开设有两组第二通孔,所述消音管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消音管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二通孔内,所述转向器主体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延伸体,所述延伸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管。优选的,所述消音管的前端螺纹安装有旋钮盖,所述消音管的内部填装有吸音填料。优选的,所述转向器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一垫体,所述转向器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二垫体。优选的,所述油管的中部安装有缓冲阀与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油管上安装有安全阀与补油阀,所述安全阀位于缓冲阀远离单向阀的一侧,所述补油阀位于单向阀远离缓冲阀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安全阀与辅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单向阀与辅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优选的,所述油管的一端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油管的另一端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二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整体式转向器,通过设置的消音管、辅管、安全阀、补油阀、缓冲阀、单向阀、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消音管内部填装吸音填料,可对噪音声波进行削弱,能够有效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噪音问题,安全阀与缓冲阀相配合,能够对流体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流体压力,可防止转向器与联结阀结合面因承压过大而导致漏油,单向阀能够防止流体逆流,同时,压力过大时,安全阀自动泄压,使流体压力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此外,安全阀与第一连接管相配合,泄出的流体经过第一连接管进入辅管内,进行储存,补油阀与第二连接管相配合,在需要时,可将辅管内流体重新补充至油管内,利于人们使用,该整体式转向器结构紧凑,且体积较小,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工农业自行走机械的主机等较小设备上,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式转向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式转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式转向器的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式转向器中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向器主体;2、第一垫体;3、第二垫体;4、安装孔位;5、消音管;6、油管;7、延伸体;8、辅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安全阀;12、补油阀;13、缓冲阀;14、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整体式转向器,包括转向器主体1、油管6与消音管5,转向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位4,安装孔位4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安装孔位4于转向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呈矩形分布,转向器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油管6固定安装于通孔内,转向器主体1还开设有两组第二通孔,消音管5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消音管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二通孔内,转向器主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延伸体7,延伸体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管8,转向器主体1内部安装的消音管5,可对传导至消音管5内的噪音声波进行削弱,能够有效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噪音问题。进一步的,消音管5的前端螺纹安装有旋钮盖,消音管5的内部填装有吸音填料,旋钮盖的设计,可通过正反旋转进行拆装,便于吸音填料的填装,消音管5与吸音填料相配合,可对传导至消音管5内的噪音声波进行阻抗式以及吸收式的削弱,能够有效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噪音问题。进一步的,转向器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一垫体2,转向器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二垫体3,第一垫体2的设计,能够为转向器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提供保护,第二垫体3的设计,能够为转向器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提供保护,防止转向器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与其他物体接触,受到刮划等方面的损伤,此外,第一垫体2与第二垫体3均具备一定的弹性,转向器主体1安装后,第一垫体2与第二垫体3能够起到减震作用,更为实用。进一步的,油管6的中部安装有缓冲阀13与单向阀14,缓冲阀13能够对流体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流体压力,可防止转向器主体1与联结阀结合面因承压过大而导致漏油,单向阀14能够防止流体逆流。进一步的,油管6上安装有安全阀11与补油阀12,安全阀11位于缓冲阀13远离单向阀14的一侧,补油阀12位于单向阀14远离缓冲阀13的一侧,安全阀11与辅管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9,单向阀14与辅管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流体压力过大时,安全阀11自动泄压,使流体压力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此外,安全阀11与第一连接管9相配合,泄出的流体经过第一连接管9进入辅管8内,进行储存,补油阀12与第二连接管10相配合,在需要时,可将辅管8内流体重新补充至油管6内。进一步的,油管6的一端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一密封圈,油管6的另一端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二密封圈,能够提高油管6与其他结构对接时的密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整体式转向器,由转向器主体1、第一垫体2、第二垫体3、安装孔位4、消音管5、油管6、延伸体7、辅管8、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安全阀11、补油阀12、缓冲阀13与单向阀14组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转向器主体1内部安装的消音管5,可对传导至消音管5内的噪音声波进行削弱,能够有效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噪音问题,输油过程中,缓冲阀13能够对流体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流体压力,可防止转向器主体1与联结阀结合面因承压过大而导致漏油,单向阀14能够防止流体逆流,同时,压力过大时,安全阀11自动泄压,使流体压力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此外,安全阀11与第一连接管9相配合,泄出的流体经过第一连接管9进入辅管8内,进行储存,补油阀12与第二连接管10相配合,在需要时,可将辅管8内流体重新补充至油管6内,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整体式转向器,包括转向器主体(1)、油管(6)与消音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位(4),所述安装孔位(4)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安装孔位(4)于转向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呈矩形分布,所述转向器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油管(6)固定安装于通孔内,所述转向器主体(1)还开设有两组第二通孔,所述消音管(5)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消音管(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二通孔内,所述转向器主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延伸体(7),所述延伸体(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整体式转向器,包括转向器主体(1)、油管(6)与消音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位(4),所述安装孔位(4)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安装孔位(4)于转向器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呈矩形分布,所述转向器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油管(6)固定安装于通孔内,所述转向器主体(1)还开设有两组第二通孔,所述消音管(5)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消音管(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二通孔内,所述转向器主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延伸体(7),所述延伸体(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5)的前端螺纹安装有旋钮盖,所述消音管(5)的内部填装有吸音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第一垫体(2),所述转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市三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