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457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PCB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针对现有的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呈现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品质良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大料板材开成所设计的PNL尺寸;S2:对板材钻孔,钻孔的流程是:加工1号红色0.35的预钻孔→加工2号淡绿色孔→加工3号绿色孔→加工4号蓝色孔→加工5号和6号红色虚线去毛刺孔;S3:对钻孔后的板材进行沉铜、板电处理,然后进行图形转移、图形电镀;S4:然后对S3中处理后的板材进行碱性蚀刻,中检,阻焊,本发明专利技术彻底完成了差集处毛刺的去除,从而大大的提高产品的品质良率,同时也避免人工修理毛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PCB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在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中,孔类型一般分为圆孔、槽孔及异形孔,“8”字型属于异形孔种类的一种;此种“8”字孔在钻孔加工过程中按照普通加工方法极易出现毛刺问题;普通的加工方法是先钻红色虚线5号孔和6号孔去毛刺孔,再钻2号淡绿色和3号绿色孔,最后钻4号蓝色孔,此种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因数控钻机的主轴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两孔相交处有毛刺残留,导致镀铜后有铜瘤从而导致在钻2号黄色和钻孔4号蓝色相交处,以及钻3号绿色和4号蓝色相交处,形成毛刺铜瘤;钻针从左向右正方向旋转钻叠孔时,存在钻针所转向的方向(右边)为悬空区域,此种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因右边悬空区域在钻孔过程不受力,根据力学原理此种加工方法易导致孔与孔边缘差集处形成毛刺,从而需要人员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大料板材开成所设计的PNL尺寸;/nS2:对板材钻孔,钻孔的流程是:加工1号红色0.35的预钻孔→加工2号淡绿色孔→加工3号绿色孔→加工4号蓝色孔→加工5号和6号红色虚线去毛刺孔;/nS3:对钻孔后的板材进行沉铜、板电处理,然后进行图形转移、图形电镀;/nS4:然后对S3中处理后的板材进行碱性蚀刻,中检,阻焊;/nS5:阻焊后的板材在表面印制文字,然后进行高温烘烤,使油墨固化成型;/nS6:固化成型的板材进行电测、OSP、终检,合格即可包装,完成对“8”字孔PCB的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料板材开成所设计的PNL尺寸;
S2:对板材钻孔,钻孔的流程是:加工1号红色0.35的预钻孔→加工2号淡绿色孔→加工3号绿色孔→加工4号蓝色孔→加工5号和6号红色虚线去毛刺孔;
S3:对钻孔后的板材进行沉铜、板电处理,然后进行图形转移、图形电镀;
S4:然后对S3中处理后的板材进行碱性蚀刻,中检,阻焊;
S5:阻焊后的板材在表面印制文字,然后进行高温烘烤,使油墨固化成型;
S6:固化成型的板材进行电测、OSP、终检,合格即可包装,完成对“8”字孔PCB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进行碱性蚀刻时,先使用退膜液将板材表面的干膜剥除,然后将非导体部分的铜蚀掉,最后使用退锡液将导体部分起保护作用的锡剥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8”字孔PCB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阻焊时:先去除板材表面氧化物,然后利用丝网将油墨印刷在板面上,然后进行烘烤,使油墨固化,然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董奇奇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星河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