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探针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42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及探针,并将其制备成试剂盒。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包括1对引物和1个探针,并提供了检测试剂盒和非诊断治疗的检测方法和引物组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具备温控功能的荧光检测仪器,39℃条件下对mcr‑5进行快速、准确、便捷的检测,20min即可得检测结果,灵敏度可达1copies/μ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探针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探针及应用。
技术介绍
多粘菌素是聚阳离子多肽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等超级耐药菌的治疗上,常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类药物。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由质粒介导,可在不同菌株间进行水平转移,通过介导磷酸乙醇胺转移作用的酶,来参与多粘菌素的耐药过程,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多粘菌素在医学临床、畜牧业及农业上使用的逐年增加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给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PolymeraseAmplification,RPA),被称为是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RPA技术主要依赖于三种酶:能结合单链核酸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和链置换DNA聚合酶,这三种酶的混合物在常温下也有活性,最佳反应温度在37℃左右;此方法与常规PCR、Sanger测序、荧光定量PCR和LAMP等方法相比,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耗时短、灵敏度高。mcr-5属于mcr基因家族,首先在嗜水气单胞菌中被发现,mcr-5与以往所报道的任何一类mcr亚型皆亲缘关系较远,但结构与功能分析显示mcr-5与mcr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具有一系列保守的功能残基,包括5个锌离子结合位点与7个PE底物接纳的氨基酸,同时亦发现mcr-5的表达可缓解细菌体内ROS的产生,并引起了代谢适应性损伤,虽然mcr-5具有不同的进化起源,但其依旧保留了相同的生化机制,具有介导多粘菌素耐药的能力。目前,国内外应用该技术建立了一些致病微生物的新型检测方法,还没有针对mcr-5的RPA检测方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针对mcr-5的RPA检测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探针及应用,在体温条件下,即可对mcr-5进行快速、实时、灵敏、准确、便捷的检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及探针,引物及探针序列如下:mcr-5-F3:5’-GTCCGTGCTGCACGTTTTAAACCGTAGTGACGTC-3’,SEQ.ID.NO.1;mcr-5-R1:5’-AGGCAGCGCTCGCCATGGCACAGTGTGGGATG-3’,SEQ.ID.NO.2;mcr-5-probe:5’-GCGATAACCAGTCGGGCTGTAAAGGCGTCGTGATGGACTGCCCTT-3’,SEQ.ID.NO.3;探针距离5’端第28位T为FAM荧光基团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第29位和第30位之间插入四氢呋喃分子,第31位T为荧光淬灭基团BHQ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一种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试剂盒,试剂包括:mcr-5-F3、mcr-5-R1、mcr-5-probe、冻干酶粉、聚乙二醇、醋酸镁溶液和去离子水;各引物浓度为10μmol/L;探针浓度为10μmol/L;醋酸镁溶液为280mmol/L;所述冻干酶粉由以下成分:220ng/μL重组酶RecA11μg、200ng/μL单链DNA结合蛋白gp3210μg、100ng/μLDNA聚合酶IKlenow5μg、70ng/μL辅助蛋白uvsY3.5μg、80ng/μL核酸外切酶exoIII4μg、3%聚乙二醇1mg、30mMTris0.12mg、120mM乙酸钾0.49mg、3mMATP0.05mg、50mM磷酸肌酸二钠盐0.51mg、275μMdNTP250μM、6%蔗糖2.5mg和30%甘油1mg,冷冻干燥制得;冻干条件为-80℃条件下预冻3~4h,预冻结束后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先于-20~-45℃干燥2~10h,最后10~18℃干燥1~2h;优选的,反应体系为50μL,包括:所述冻干酶粉、去离子水28.4μL、聚乙二醇12.5μL、10μmol/L的引物各2μL、探针0.6μL、DNA模板2μL,醋酸镁溶液2.5μL;一种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含有冻干酶粉的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28.4μL、聚乙二醇12.5μL、引物各2μL、探针0.6μL、DNA模板2μL,醋酸镁溶液2.5μL,充分混匀后将反应试管置于39℃恒温反应20min;对于低拷贝数的模板DNA,39℃恒温反应4min后拿出反应管再次混匀,离心3~5s。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PolymeraseAmplification,RPA),被称为是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重组酶与引物结合形成的蛋白-DNA复合物,能在双链DNA中寻找同源序列,一旦引物定位了同源序列,就会发生链交换反应形成并启动DNA合成,对模板上的目标区域进行指数式扩增,被替换的DNA链与SSB结合,防止进一步替换;在这个体系中,由两个相对的引物起始一个合成事件,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快,一般可在10-15min之内获得可检出水平的扩增产物。该技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低,特别适合用于体外诊断、兽医、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农业等领域。RPA分析的关键在于扩增引物和探针的设计。PCR引物多半是不适用的,因为RPA引物比一般PCR引物长,RPA引物的长度一般为30至35个碱基,引物过短会严重影响重组酶的活性;长引物实际上也是可以使用的,如45个碱基的引物就曾成功用于RPA扩增;不过,长引物并不一定能提高扩增性能,反而还会增加形成二级结构的可能性,增大来自引物的噪音。在设计RPA引物时,变性温度不再是影响扩增引物的关键因素。就因如此,引物的的高级结构作用显得更为明显,高级结构虽然可以被预测,但在实际反应体系中,高级结构互作过程以及具体参数还不明确;但总体来说,RPA的引物和探针设计不像传统PCR那样成熟,用户需要自己摸条件进行优化。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方法是通过参考GenBank中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序列,选择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大量RPA引物及探针,从中筛选出一套可快速有效检测出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基因成分的引物及探针组合。利用该引物和探针进行快速扩增及实时荧光检测,可在pUC-mcr-1、pUC-mcr-2、pUC-mcr-3以及pUC-mcr-5中特异性检测出pUC-mcr-5,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限值可达1拷贝/μL,其检测时间为LAMP检测方法的一半,是荧光PCR方法的三分之一。附图说明图1为引物筛选示意图,其中a:F3、R1引物对扩增曲线;b:F1、R2引物对扩增曲线;c:F2、R2引物对扩增曲线;d:F2、R3引物对扩增曲线;e:F1、R3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及探针,其特征在于,引物及探针序列如下:/nmcr-5-F3:5’-GTCCGTGCTGCACGTTTTAAACCGTAGTGACGTC-3’,SEQ.ID.NO.1;/nmcr-5-R1:5’-AGGCAGCGCTCGCCATGGCACAGTGTGGGATG-3’,SEQ.ID.NO.2;/nmcr-5-probe:5’-GCGATAACCAGTCGGGCTGTAAAGGCGTCGTGATGGACTGCCCTT-3’,SEQ.ID.NO.3;/nmcr-5-probe距离5’端第28位T为FAM荧光基团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第29位和第30位之间插入四氢呋喃分子,第31位T为荧光淬灭基团BHQ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引物及探针,其特征在于,引物及探针序列如下:
mcr-5-F3:5’-GTCCGTGCTGCACGTTTTAAACCGTAGTGACGTC-3’,SEQ.ID.NO.1;
mcr-5-R1:5’-AGGCAGCGCTCGCCATGGCACAGTGTGGGATG-3’,SEQ.ID.NO.2;
mcr-5-probe:5’-GCGATAACCAGTCGGGCTGTAAAGGCGTCGTGATGGACTGCCCTT-3’,SEQ.ID.NO.3;
mcr-5-probe距离5’端第28位T为FAM荧光基团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第29位和第30位之间插入四氢呋喃分子,第31位T为荧光淬灭基团BHQ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一种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试剂包括:mcr-5-F3、mcr-5-R1、mcr-5-probe、冻干酶粉、聚乙二醇、醋酸镁溶液和去离子水。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各引物浓度为10μmol/L。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探针浓度为10μmol/L。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检测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5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醋酸镁溶液为280mmol/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宁李有志陈智杨瑞牛华星张呈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兽药质量检验所山东省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