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公英蚕豆酱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酱
,尤其涉及一种蒲公英蚕豆酱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酱的历史起源:酱类主要是以麦子和豆类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半固体粘稠状态调味品在古书记载中,酱是醯和醢的总称。史料记载,远在3000年的周朝有酱的生产,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必不可少论语乡党篇中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话语。最初记录豆酱的做法在西汉。唐颜氏注“酱,以豆合面而为之……食之有酱”,是我国古代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而酿造豆酱的最早记载。现有的酱一般使用蚕豆、黄豆发酵制成,口味单一,用作炒菜或蘸料时仍需搭配其他调料品,尤其是在户外使用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蒲公英蚕豆酱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蒲公英蚕豆酱,所述蒲公英蚕豆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蒲公英10%-15%、蚕豆40%-50%、蛋清3%-5%、面粉5%-10%、鲜、干辣椒5%-20%、老姜3%-5%、蒜5%-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蒲公英蚕豆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蒲公英蚕豆酱,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蚕豆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蒲公英10%-15%、蚕豆40%-50%、蛋清3%-5%、面粉5%-10%、鲜、干辣椒5%-20%、老姜3%-5%、蒜5%-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蚕豆酱,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蚕豆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蒲公英10%-15%、蚕豆40%-50%、蛋清3%-5%、面粉5%-10%、鲜、干辣椒5%-20%、老姜3%-5%、蒜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蒲公英蚕豆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蒲公英精华提取,取新鲜蒲公英全株,洗净后,沸水焯水3-5分钟,焯水过程中尽量不要翻动蒲公英,焯水后捞出沥水,研磨破碎至超微粉末状,将破碎的蒲公英残渣及浆液加入水,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r/min-4000r/min的速度离心分离,对残渣进行压滤,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经纱布、活性炭脱色过滤,然后对过滤液浓缩;
S2:蚕豆处理,筛选颗粒饱满、无霉烂的蚕豆加入35℃-45℃温水浸泡,在温水内放置加热器,维持温水温度在35℃-40℃,更换洁净温水3-5次,待蚕豆产生发芽状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在高温下对蚕豆浸泡5min-10min,去除蚕豆外皮,将蚕豆外皮如蒲公英一样进行破碎、离心、过滤和浓缩,留做备用;
S3:蚕豆制曲,将蚕豆、蚕豆外皮浓缩液加热煮熟,将蚕豆、蚕豆外皮浓缩液、蛋清和面粉按照10:1:1:5的质量比混合,将面粉均匀的裹在蚕豆外表面,向混合物表面喷洒种曲,喷洒过程中需要对混合物进行缓速的翻转搅拌,搅拌完成后,将蚕豆种曲放入阴凉通风的室内2-3天;
S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