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片以及光扩散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18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尺寸稳定性、耐光性且光扩散性优良的多层片,该多层片为多层结构的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以及内层c以下述(A)成分为主成分,中间层b以下述(B)成分为主成分,(A)成分: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50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5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05以内、平均粒径为5~15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受阻胺系化合物0.1~2质量份,苯并三唑系化合物0.1~2质量份;(B)成分:树脂化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为0.05~0.14、平均粒径为2~10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扩散性、尺寸稳定性、耐光性优良的多层片。尤其涉及可以作为投影电视等的画面的透过型屏幕或液晶电视的光扩散板来使用的光扩散片。
技术介绍
透过型屏幕等的屏幕透镜投影电视的图像,显示目标图像,目前正被广泛使用。由于希望该屏幕透镜在观察者观察时明亮、且视角宽,因此一般由双凸透镜或菲涅耳透镜等透镜成形体组合形成。在这些屏幕透镜中使用的透镜成形体中广泛使用透明性、耐光性、耐刮伤性等优良、且成形加工性优良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屏幕透镜的加工方法可通过挤压成形、挤出成形、流延成形、注射模塑成形等来进行。 作为该屏幕透镜用成形体的基材而被使用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由于吸水率高,因此出现屏幕透镜用成形体的尺寸变化,造成屏幕的弯曲或浮起,损坏光学特性,具有屏幕透镜从框体脱落的问题。另外,一旦屏幕透镜的运输时的温度或使用环境温度升高,则也出现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苯乙烯-二烯系共聚物溶存在芳香族乙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以及多官能性不饱和单体的混合物中,进行聚合得到菲涅耳透镜的方法。但是在该技术中,对于得到光扩散性优良的屏幕透镜用成形体方面还不理想。 另外,对于作为液晶电视的光扩散板的基材而被使用的甲基丙烯酸树脂,也由于其吸收率高,因此出现光扩散板成形体的尺寸变化,造成光扩散板的弯曲,损坏光学特性。另外,如果长时间投射映像或灯的光,则由于屏幕透镜或光扩散板中所用树脂的劣化,出现变色,造成图像的变色。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341101号公报 专利技术的揭示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尺寸稳定性、耐光性以及光扩散性优良的多层片,特别是作为屏幕透镜用成形体或光扩散板成形体等的光扩散片使用的多层片。 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含有以苯乙烯系单体单元为主成分的特定的苯乙烯系共聚体以及特定的未熔融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多层片的中间层,将含有以苯乙烯系单体单元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为主成分的共聚物,以及特定的未熔融化合物和特定的耐光剂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作为表层、内层,可以得到尺寸稳定性优良、耐光性优良且光扩散性优良的多层片,于是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多层片,为多层结构的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以及内层c以下述(A)成分为主成分,中间层b以下述(B)成分为主成分 (A)成分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50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5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05以内、平均粒径为5~15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受阻胺系化合物0.1~2质量份,苯并三唑系化合物0.1~2质量份; (B)成分树脂化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为0.05~0.14、平均粒径为2~10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 (2)如上述(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50~90质量%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50~1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 (3)如上述(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50~90质量%、(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50~10质量%以及可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形成的苯乙烯系共聚物。 (4)如上述(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为苯乙烯系共聚物(II)30~70质量份与苯乙烯系共聚物(III)70~30质量份形成的树脂混合物,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80~99质量%与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20~1质量%以及可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单体单元0~10质量%形成,所述苯乙烯系共聚物(III)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60质量%与(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40质量%形成。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使其一部分突出在表层a以及内层c的表面,在表层a及内层c的表面形成凹凸。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未熔融化合物为在1个大气压的气氛下,具有200℃以上的熔点或软化点的化合物。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为含有作为单体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共聚物。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B)成分中含有的未熔融化合物为含有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交联聚合物。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受阻胺系化合物为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为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至少一方中含有苯并唑系化合物0.0005~0.5质量份。 (12)如上述(11)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苯并唑系化合物为2,5-噻吩二基(5-叔丁基-1,3-苯并唑)。 (13)如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还含有与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2以下的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7~20质量份、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或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2质量份。 (14)如上述(13)所述的多层片,其中,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为由作为单体的以下的(F-A)、(F-B)以及(F-C)形成的聚醚酯酰胺嵌段共聚物, (F-A)碳数在6以上的氨基羧酸或内酯,或者碳数在6以上的二胺与二羧酸的盐; (F-B)通式(化1)~(化3)的至少1种二羟基化合物, (化1)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烷基(碳数1~6)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2)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X表示卤素、烷基(碳数1~6)或者磺酸基或其金属盐,Y表示烷撑基(alkylene)(碳数1~6)、亚烷基(alkylidene)(碳数1~6),环亚烷基(碳数7~17)、芳基亚烷基(碳数7~17)、O、SO、SO2、CO、S、CF2、C(CF3)2或NH,L表示0~4的整数,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化3) (式中,R1表示环氧乙烷基,R2表示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丙烷基,m及n表示16以上的整数); (F-C)碳数4~20的二羧酸。 (15)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配比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5/99.5~15/85(质量比)。 (16)如上述(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中,(A)成分中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碳数10~14的有机磺酸金属盐,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层片,为多层结构的片,其特征在于,表层a以及内层c以下述(A)成分为主成分,中间层b以下述(B)成分为主成分,(A)成分: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由苯乙烯系单体单元20~50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单元80~50质量%形成的 苯乙烯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在0.005以内、平均粒径为5~15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受阻胺系化合物0.1~2质量份,苯并三唑系化合物0.1~2质量份,(B)成分:树脂化合物,含有苯乙烯 系共聚物100质量份,以及与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的折射率之差为0.05~0.14、平均粒径为2~10μm的未熔融化合物1~10质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真太郎山田毅高橋淳樽田泰明
申请(专利权)人: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