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体和发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718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从光源发出的光来发射光的发光体,该发光体具有:包含第一光散射剂的涂覆层;和包含第二光散射剂的衬底层,涂覆层的厚度和衬底层的厚度之比为1/300~1/7,涂覆层中的光散射剂浓度与衬底层中的光散射剂浓度之比为100/1~20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从光源发出的光来发射光的发光体,以及具有该发光体和光源的发光系统。
技术介绍
在利用从光源发出的光来发射光的发光体中,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引到发光体内部,在发光体内部重复反射多次,然后从发光体出口发射出。因此,在发光体内部的光程变得很长,光在从发光体中放出之前被削弱了。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良好透明性的发光体和具有高度定向性的光源。而且,希望发光体发射的光的方向垂直于发光体的表面,或者接近于该垂直方向。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引入发光体内部的光在释放到发光体外部之前被重复反射,因此很难将光在该垂直方向上发射出,几乎所有部分的发射光都沿发光体表面方向发出。因此存在常规发光体对于人眼不是那么明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平面发光体,其能够通过在由透明丙烯板制成的平板状透光元件表面上形成线性凹槽,将LED灯插入到平板状透光元件的一个侧面上形成的锯齿部分中使LED灯发射光,利用LED灯发出的光不仅从平板状透光元件的侧面,而且从其上下表面以更均匀的状态发射光。专利文件2公开了一种平面发光体,其中在透射光导板的背面形成多个彼此平行的线性凹槽,在光导板的侧面部分设置点发光体,各点发光体从垂直与凹槽的方向朝向光导板内部发射光。专利文件3公开了一种发光体,其中通过将不含任何光散射剂的透明合成树脂层形成的透明元件与包含光散射剂的半透明合成树脂层形成的半透明元件相结合形成一种平面发光体,在该平面发光体的一个端面上设置LED阵列。专利文件4公开了一种发光体,其中将LED灯插入位于具有透光性的平板状丙烯元件的一个端面上的固定孔中,将一反射带与部件而不是丙烯元件的光发射面相粘结。专利文件5公开了一种平面发光体装置,其通过将在其前端具有点光源的棒状第一光导体的侧面发光部分与片状第二光导向体的一个侧面端相连接,能够从第二光导体的主表面得到照射光。专利文件6公开了一种叠层平板发光体,其由包含光散射剂的涂覆层和不含任何光散射剂的衬底层形成。专利文件1JP-A-2000-348518专利文件2JP-A-2002-100226专利文件3JP-A-11-329044专利文件4JP-A-8-076703专利文件5JP-A-11-191307专利文件6JP-A-2004-32720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常规实施例中利用专利文件1和2的技术不用线性凹槽就不可能得到该平面发光体;利用专利文件3的技术不将该透明元件和半透明元件相连接也不可能形成该平面发光体;专利文件4的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发光体仅有一个发光表面,需要将反射带连接到部件而不是发光表面上;利用专利文件5的技术,无法得到不用将点光源转变成线光源的第一发光体的平面发光体;专利文件6的技术的发光性能较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顶面(主表面)和端面得到满意的发光的发光体和具有发光体和光源的发光系统。技术方案为了解决常规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中添加光散射剂,和通过使用该包含光散射剂的树脂形成发光体的衬底层和涂覆层,可以不用形成凹槽、图像、文字等而得到一种发光体,该发光体能够从除光源入射光的光入射面之外的其它各表面得到令人满意的发光,包括顶面和底面(侧面)。即通过以下所述的发光体和发光系统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从光源发出的光来发射光的发光体,该发光体包括包含第一光散射剂的涂覆层;和包含第二光散射剂的衬底层,涂覆层的厚度和衬底层的厚度之比为1/300~1/7,以及涂覆层中的光散射剂浓度与衬底层中的光散射剂浓度之比为100/1~2,000/1。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该涂覆层包括第一透光树脂;和第一光散射剂,衬底层包括第二透光树脂;和第二光散射剂。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透光树脂为甲基丙烯酸树脂。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第二透光树脂为甲基丙烯酸树脂。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系统包括上述发光体;和光源,该光源为LED光源。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一种能够改善亮度比率L10/L210并具有优异亮度的发光体。亮度比率L10/L210表示发光体1在距光源10mm的位置处的亮度L10和发光体1在距光源210mm的位置的亮度L210的比值。亮度比率接近1的发光体是均一性优良的发光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由于制造发光体较为容易,因此可以实现批量制造和节约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和第三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最好的发光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系统,可以实现在远离光源的位置处具有较高亮度的发光系统。可以实现一种能够通过适当改变LED光源的颜色或发光时间而产生各种发光的发光系统。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a)]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体结构的透视图。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光体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来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顶面和底面的发光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来自实际发光体的发光状态的图片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亮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发光体的顶面和光源之间距离和亮度分布的图表。附图标记说明1发光体2LED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和包含该发光体和光源的发光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a)和(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结构的透视图和平面图。图2是表示来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顶面和底面的发光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实际发光体的发光状态的图片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亮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发光体的顶面和光源之间距离和亮度分布的图表。在图1~3中,给出了一种利用LED(发光二极管)光源2发出的光进行发射光的发光体作为光源的一个例子。图4中所示的是一种亮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在图4中使用冷阴极管作为光源。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具有包含第一光散射剂的涂覆层和包含第二光散射剂的衬底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涂覆层优选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第一树脂(下文称为透光树脂)和第一光散射剂形成,衬底层优选可以由第二透光树脂和第二光散射剂构成。第一光散射剂和第二光散射剂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而且,第一透光树脂和第二透光树脂也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例如,如图1~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发光体1的衬底层和涂覆层各自通过将分散有光散射剂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片状而得到的。作为这种热塑性树脂片材,可以使用通过挤出制成的挤塑片材和通过浇铸制成的流延片材中的任一种。作为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衬底层和涂覆层的透光树脂,可以使用各种热塑性树脂,其优选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苯乙烯基树脂、环烯烃基树脂、非晶态聚酯树脂和类似的光学材料,其中甲基丙烯酸树脂是更优选的。下面将更为详细地描述可用作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衬底层和涂覆层的树脂。可以通过将70wt%或更多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和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合的单体进行共聚合反应而得到甲基丙烯酸树脂。适合作为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合单体的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从光源发出的光来发射光的发光体,该发光体包括:包含第一光散射剂的涂覆层;和包含第二光散射剂的衬底层,所述涂覆层的厚度与所述衬底层的厚度之比为1/300~1/7,以及所述涂覆层中的光散射剂浓度与所述衬底 层中的光散射剂浓度之比为100/1~2000/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庭信义坂田嘉奈子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