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71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以使来自电照明装置的热能,除由散热体表面对外散热外,进一步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热升冷降效应,同时由近投光侧的进气口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形成流动气流以协助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对外散热,以增加散热体内部的对外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lectric energy luminous body with axial and radial v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adiating body with axial and radial hole power luminous body, the axial and radial air with radiating body electric energy to heat energy from the electric light lighting device, in addition to the radiating body surface of external cooling, further by axial and radial holes (101) inside the radiator heat flow of heat or cold down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by the side of the light inlet suction airflow close to the beam, and the tubular flow path (102) by axial and radial hole of radiator (101) near the connecting side (104) of the radial vent hole (107) discharged and formed to assist with axial and radial air radiator the flow of gas flow (101) external cooling internal heat flow,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external radiation effect of the radiat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
技术介绍
传统应用于电照明装置的电能发光体的散热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装置的散热体,通常将LED所产生的热能传输至散热体再由散热体的表面对外散热,目前尚无同时借助来自进气孔的气流,通过轴向孔形成的内部散热面,再经径向排气孔排出,以增加散热体内部的对外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以使来自电照明装置的热能,除由散热体表面对外散热外,进一步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热升冷降效应,同时由近投光侧的进气口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形成流动气流以协助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对外散热,其主要构成如下:—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以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以及于投光侧103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包括于以下三处的至少一处以上设置进气口,此三处为于外围设有径向进气孔108及/或于投光侧103的轴向端面中间设置中央轴向进气孔109及/或于投光侧103设置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置进气孔110 ;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近投光侧的进气口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包括将电能发光体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端面中间区,并于近投光侧的外围设置径向进气孔108,其主要构成如下:-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径向排气孔107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径向进气孔108:为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近投光侧103外围的一个以上径向进气孔108,径向进气孔108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投光侧103的一个以上的径向进气孔108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电能发光体:为由一个以上的输入电能产生光能的装置所构成,该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111或发光二极管的模块, 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的中间,而依设定方向对外投光;一二次光学装置112:为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将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聚光、扩散、折射及反射的功能以对外投光;—透光灯壳113:为由透光材料所制成,供罩覆于发光二极管111以对发光二极管111作保护,并能供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穿透对外投射;一轴向固定及导电界面114:其一端为结合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联结侧104,另一端为呈旋入式、插入式或锁固式灯头或灯座结构,或由导电端子结构所构成的导电接口结构,供作为电能发光体与轴向外部电能的连结接口,并以导电体连接至电能发光体以传输电能。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包括将电能发光体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投光侧端面中间区,并于投光侧设置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其主要构成如下:—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以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径向排气孔107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为供环设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轴向端面近周围的一个以上进气孔结构,供通往轴向管状流路102,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投光侧103设置一个以上的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电能发光体:为由一个以上的输入电能产生光能的装置所构成,该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111或发光二极管的模块,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的中间,而依设定方向对外投光;一 二次光学装置112:为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将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聚光、扩散、折射及反射的功能以对外投光;—透光灯壳113:为由透光材料所制成,供罩覆于发光二极管111以对发光二极管111作保护,并能供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穿透对外投射;—轴向固定及导电界面114:其一端为结合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联结侧104,另一端为呈旋入式、插入式或锁固式灯头或灯座结构,或由导电端子结构所构成的导电接口结构,供作为电能发光体与轴向外部电能的连结接口,并以导电体连接至电能发光体以传输电能。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包括将电能发光体呈向下投光环列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以使来自电照明装置的热能,除由散热体表面对外散热外,进一步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热升冷降效应,同时由近投光侧的进气口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形成流动气流以协助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对外散热,其主要构成如下:??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以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以及于投光侧(103)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包括于以下三处的至少一处以上设置进气口,此三处为于外围设有径向进气孔(108)及/或于投光侧(103)的轴向端面中间设置中央轴向进气孔(109)及/或于投光侧(103)设置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置进气孔(110);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近投光侧的进气口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09 US 13/345,848;2012.01.20 US 13/354,4011.一种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以使来自电照明装置的热能,除由散热体表面对外散热外,进一步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热升冷降效应,同时由近投光侧的进气口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形成流动气流以协助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热气流的对外散热,其主要构成如下: 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以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 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以及于投光侧(103)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包括于以下三处的至少一处以上设置进气口,此三处为于外围设有径向进气孔(108)及/或于投光侧(103)的轴向端面中间设置中央轴向进气孔(109)及/或于投光侧(103)设置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置进气孔(110);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近投光侧的进气口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包括将电能发光体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端面中间区,并于近投光侧的外围设置径向进气孔(108),其主要构成如下: 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 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径向排气孔(107)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 —径向进气孔(108):为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近投光侧(103)外围的一个以上径向进气孔(108),径向进气孔(108)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 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投光侧(103)的一个以上的径向进气孔(108)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 -电能发光体:为由一个以上的输入电能产生光能的装置所构成,该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111)或发光二极管的模块,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的中间,而依设定方向对外投光; 一二次光学装置(112):为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将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聚光、扩散、折射及反射的功能以对外投光; 一透光灯壳(113):为由透光材料所制成,供罩覆于发光二极管(111)以对发光二极管(111)作保护,并能供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穿透对外投射; --轴向固定及导电界面(114):其一端为结合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联结侧(104),另一端为呈旋入式、插入式或锁固式灯头或灯座结构,或由导电端子结构所构成的导电接口结构,供作为电能发光体与轴向外部电能的连结接口,并以导电体连接至电能发光体以传输电能。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包括将电能发光体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投光侧端面中间区,并于投光侧设置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其主要构成如下: --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以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 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径向排气孔(107)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 一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为供环设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轴向端面近周围的一个以上进气孔结构,供通往轴向管状流路(102),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 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投光侧(103)设置一个以上的轴向端面近周围环设进气孔(110)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 -电能发光体:为由一个以上的输入电能产生光能的装置所构成,该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111)或发光二极管的模块,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的中间,而依设定方向对外投光; 一二次光学装置(112):为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将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聚光、扩散、折射及反射的功能以对外投光; 一透光灯壳(113):为由透光材料所制成,供罩覆于发光二极管(111)以对发光二极管(111)作保护,并能供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穿透对外投射;一轴向固定及导电界面(114):其一端为结合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联结侧(104),另一端为呈旋入式、插入式或锁固式灯头或灯座结构,或由导电端子结构所构成的导电接口结构,供作为电能发光体与轴向外部电能的连结接口,并以导电体连接至电能发光体以传输电能。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的电能发光体包括将电能发光体呈向下投光环列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投光侧,并设置中央轴向进气孔(109),其主要构成如下: 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为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制成的一体式或组合式中空体,其径向外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外散热面(105),其径向内部为呈平滑面、或肋面、或网格面、或多孔状、或网状或翼状结构,供构成内散热面(106),而中间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轴向孔,而以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轴向的一端作为投光侧(103),供设置电能发光体,轴向另一端呈封闭或半封闭或开放式结构供作为联结侧(104),用以作为对外联结的结构; 一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一侧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排气孔(107),径向排气孔(107)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 一中央轴向进气孔(109):为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的轴向端面设置的中间轴向进气孔状结构,供通往轴向管状流路(102),中央轴向进气孔(109)包括呈孔状或由网状结构构成的网格孔; 借助上述结构于电能发光体通电发光产生热损时,通过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内部的热气流产生热升冷降效应,由投光侧(103)的中央轴向进气孔(109)吸入气流,而经轴向管状流路(102)构成的轴向孔,再由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近联结侧(104)的径向排气孔(107)排出而构成流动气流,以将轴向管状流路(102)内部的热能排出; -电能发光体:为由一个以上的输入电能产生光能的装置所构成,该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111)或发光二极管 的模块,供设置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投光侧(103)的内围,而呈向下设置,并依设定方向对外投光; 一二次光学装置(112):为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将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聚光、扩散、折射及反射的功能以对外投光; 一透光灯壳(113):为由透光材料所制成,供罩覆于发光二极管(111)以对发光二极管(111)作保护,并能供发光二极管(111)的光能穿透对外投射; --轴向固定及导电界面(114):其一端为结合于具轴向及径向气孔散热体(101)的联结侧(104),另一端为呈旋入式、插入式或锁固式灯头或灯座结构,或由导电端子结构所构成的导电接口结构,供作为电能发光体与轴向外部电能的连结接口,并以导电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