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4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传动法兰设于输入轴两侧,调整环设于输入轴与传动法兰的连接处,输入轴的后端设有分配器,分配器的后端设有反馈机构,分流齿轮轴与分流齿圈相适配,分流齿轮轴另一端通过鼓形齿联轴器与合流轴连接,合流轴齿轮下方设有合流输出齿轮轴,合流输出齿轮轴一端设有机械隔离限位板,合流输出齿轮轴另一端通过外花键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后端设有发电机,输出轴通过高弹联轴器与发电机连接,输出轴两侧设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平行轴式转矩三分流三合流的类行星齿轮传动机构,齿轮箱具有较大的增速比,转矩分流结构可以实现转矩的动态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增速齿轮箱
,具体为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
技术介绍
潮流能(tidalcurrentenergy)潮水在水平运动时所含有的动能(速度水头),又称海流能。潮流能可用于发电,它不同于潮汐电站,一般无须建坝,可以节约大量的水工建筑投资。全球潮流能储藏量约50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潮流能总量达3亿千瓦。主要集中于北半球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西侧,如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海流、太平洋的黑潮暖流和赤道潜流。由于发电不受洪、枯水等水文因素影响,不用筑坝、机动性强,颇受各国关注,已提出各种发电方案。目前潮流能发电机组的叶轮大多工作在低速大转矩状态下,而作为机-电转换单元的常规发电机其额定转速往往较高,同时潮流能发电装备工作在恶劣的海洋和工况环境下,对传动增速系统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要求,因此潮流能发电传动系统需要一个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可靠性高的变速传动系统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包括输入轴、传动法兰、调整环、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分流齿圈、分流齿轮轴、鼓形齿联轴器、第二轴承、分配器、反馈机构、合流轴、第三轴承、合流轴齿轮、第二轴承座、第四轴承、合流输出齿轮轴、第五轴承、卡环、输出轴、第三轴承座、法兰、密封垫、机械隔离限位板、第一齿轮箱、第二齿轮箱、外花键、高弹联轴器、第六轴承以及发电机,所述传动法兰设于所述输入轴两侧,所述输入轴与所述传动法兰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所述调整环设于输入轴与传动法兰的连接处,所述输入轴的后端设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的后端设有反馈机构,所述第一轴承座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箱内壁两侧,所述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第一齿轮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齿圈通过螺栓与传动法兰连接,所述分流齿轮轴与分流齿圈相适配,所述分流齿轮轴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支撑在第一齿轮箱内,所述分流齿轮轴另一端通过鼓形齿联轴器与合流轴连接,所述合流轴通过第三轴承与合流轴齿轮连接,所述合流轴齿轮下方设有合流输出齿轮轴,所述第二轴承座设于第二齿轮箱内,所述第四轴承通过第二轴承座设于第二齿轮箱内,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通过第四轴承支撑在第二齿轮箱内,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一端设有机械隔离限位板,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另一端通过外花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两侧分别与第五轴承连接,所述输出轴与第五轴承之间设有卡环,所述输出轴后端设有发电机,所述输出轴通过高弹联轴器与发电机连接,所述输出轴两侧设有法兰,所述输出轴通过第六轴承与法兰连接,所述第六轴承与法兰之间设有第三轴承座,所述输出轴两侧设有密封垫。优选的,分流齿轮轴设有3组。优选的,分流齿轮轴通过第七轴承与鼓形齿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七轴承通过螺母与鼓形齿联轴器连接。优选的,合流轴齿轮设有3组。优选的,第一轴承与第五轴承采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和双列调心滚子轴承。优选的,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六轴承以及第七轴承均采用深沟球轴承。优选的,分流齿圈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销孔和连接螺孔。优选的,定位销孔为贯穿孔,所述定位销孔内设有定位销和弹性销,所述定位销内含有拆卸内螺纹。优选的,第一齿轮箱和第二齿轮箱内部设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的液位高于第一齿轮箱和第二齿轮箱的轴心水平面。优选的,润滑油内含有极压剂和增黏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了平行轴式转矩三分流三合流的类行星齿轮传动机构,齿轮箱具有较大的增速比,转矩分流结构可以实现转矩的动态均衡,且传递扭矩大,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比大,运动平稳、抗冲击和振动的能力强等优点。(2)本技术中的分流合流机构便于液压统一变桨系统分配器机构和桨叶角度传感器的安装,总体具有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和功率密度大等优点。(3)本技术根据潮流能发电的的工况与特点,分流结构通过分流齿圈带动内部的三个分流齿轮轴,实现功率分流;然后分流齿轮轴与合流轴及合流轴齿轮组件驱动合流输出齿轮轴,实现功率合流。附图说明图1为齿轮箱整体结构图。图中:1-输入轴;2-传动法兰;3-调整环;4-第一轴承座;5-第一轴承;6-分流齿圈;7-分流齿轮轴;8-第七轴承;9-螺母;10-鼓形齿联轴器;11-第二轴承;12-分配器;13-反馈机构;14-合流轴;15-第三轴承;16-合流轴齿轮;17-第二轴承座;18-第四轴承;19-合流输出齿轮轴;20-第五轴承;21-卡环;22-输出轴;23-第三轴承座;24-法兰;25-密封垫;26-机械隔离限位板;27-第一齿轮箱;28-第二齿轮箱;29-外花键;30-高弹联轴器;31-第六轴承;32-发电机;33-润滑油;61-定位销孔;62-连接螺孔;63-定位销;64-弹性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包括输入轴1、传动法兰2、调整环3、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5、分流齿圈6、分流齿轮轴7、鼓形齿联轴器10、第二轴承11、分配器12、反馈机构13、合流轴14、第三轴承15、合流轴齿轮16、第二轴承座17、第四轴承18、合流输出齿轮轴19、第五轴承20、卡环21、输出轴22、第三轴承座23、法兰24、密封垫25、机械隔离限位板26、第一齿轮箱27、第二齿轮箱28、外花键29、高弹联轴器30、第六轴承31以及发电机32,传动法兰2设于输入轴1两侧,输入轴1与传动法兰2通过第二轴承11连接,调整环3设于输入轴1与传动法兰2的连接处,输入轴1的后端设有分配器12,分配器12的后端设有反馈机构13,通过分流合流结构,实现内部一个分配器12和反馈机构13的安装空间,第一轴承座4设于第一齿轮箱27内壁两侧,第一轴承5通过第一轴承座4与第一齿轮箱27内壁固定连接,分流齿圈6通过螺栓与传动法兰2连接,分流齿轮轴7与分流齿圈6相适配,分流齿圈6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销孔61和连接螺孔62,定位销孔61为贯穿孔,定位销孔61内设有定位销63和弹性销64,定位销63内含有拆卸内螺纹,分流齿轮轴7一端通过第一轴承5支撑在第一齿轮箱27内,分流齿轮轴7另一端通过鼓形齿联轴器10与合流轴14连接,分流齿轮轴7设有3组,分流齿轮轴7通过第七轴承8与鼓形齿联轴器10连接,第七轴承8通过螺母9与鼓形齿联轴器10连接,合流轴14通过第三轴承15与合流轴齿轮16连接,合流轴齿轮16设有3组,合流轴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传动法兰(2)、调整环(3)、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5)、分流齿圈(6)、分流齿轮轴(7)、鼓形齿联轴器(10)、第二轴承(11)、分配器(12)、反馈机构(13)、合流轴(14)、第三轴承(15)、合流轴齿轮(16)、第二轴承座(17)、第四轴承(18)、合流输出齿轮轴(19)、第五轴承(20)、卡环(21)、输出轴(22)、第三轴承座(23)、法兰(24)、密封垫(25)、机械隔离限位板(26)、第一齿轮箱(27)、第二齿轮箱(28)、外花键(29)、高弹联轴器(30)、第六轴承(31)以及发电机(32),所述传动法兰(2)设于所述输入轴(1)两侧,所述输入轴(1)与所述传动法兰(2)通过第二轴承(11)连接,所述调整环(3)设于输入轴(1)与传动法兰(2)的连接处,所述输入轴(1)的后端设有分配器(12),所述分配器(12)的后端设有反馈机构(13),所述第一轴承座(4)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箱(27)内壁两侧,所述第一轴承(5)通过第一轴承座(4)与第一齿轮箱(2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齿圈(6)通过螺栓与传动法兰(2)连接,所述分流齿轮轴(7)与分流齿圈(6)相适配,所述分流齿轮轴(7)一端通过第一轴承(5)支撑在第一齿轮箱(27)内,所述分流齿轮轴(7)另一端通过鼓形齿联轴器(10)与合流轴(14)连接,所述合流轴(14)通过第三轴承(15)与合流轴齿轮(16)连接,所述合流轴齿轮(16)下方设有合流输出齿轮轴(19),所述第二轴承座(17)设于第二齿轮箱(28)内,所述第四轴承(18)通过第二轴承座(17)设于第二齿轮箱(28)内,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19)通过第四轴承(18)支撑在第二齿轮箱(28)内,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19)一端设有机械隔离限位板(26),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19)另一端通过外花键(29)与所述输出轴(22)连接,所述输出轴(22)两侧分别与第五轴承(20)连接,所述输出轴(22)与第五轴承(20)之间设有卡环(21),所述输出轴(22)后端设有发电机(32),所述输出轴(22)通过高弹联轴器(30)与发电机(32)连接,所述输出轴(22)两侧设有法兰(24),所述输出轴(22)通过第六轴承(31)与法兰(24)连接,所述第六轴承(31)与法兰(24)之间设有第三轴承座(23),所述输出轴(22)两侧设有密封垫(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潮流能发电的分流合流结构增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传动法兰(2)、调整环(3)、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5)、分流齿圈(6)、分流齿轮轴(7)、鼓形齿联轴器(10)、第二轴承(11)、分配器(12)、反馈机构(13)、合流轴(14)、第三轴承(15)、合流轴齿轮(16)、第二轴承座(17)、第四轴承(18)、合流输出齿轮轴(19)、第五轴承(20)、卡环(21)、输出轴(22)、第三轴承座(23)、法兰(24)、密封垫(25)、机械隔离限位板(26)、第一齿轮箱(27)、第二齿轮箱(28)、外花键(29)、高弹联轴器(30)、第六轴承(31)以及发电机(32),所述传动法兰(2)设于所述输入轴(1)两侧,所述输入轴(1)与所述传动法兰(2)通过第二轴承(11)连接,所述调整环(3)设于输入轴(1)与传动法兰(2)的连接处,所述输入轴(1)的后端设有分配器(12),所述分配器(12)的后端设有反馈机构(13),所述第一轴承座(4)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箱(27)内壁两侧,所述第一轴承(5)通过第一轴承座(4)与第一齿轮箱(2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齿圈(6)通过螺栓与传动法兰(2)连接,所述分流齿轮轴(7)与分流齿圈(6)相适配,所述分流齿轮轴(7)一端通过第一轴承(5)支撑在第一齿轮箱(27)内,所述分流齿轮轴(7)另一端通过鼓形齿联轴器(10)与合流轴(14)连接,所述合流轴(14)通过第三轴承(15)与合流轴齿轮(16)连接,所述合流轴齿轮(16)下方设有合流输出齿轮轴(19),所述第二轴承座(17)设于第二齿轮箱(28)内,所述第四轴承(18)通过第二轴承座(17)设于第二齿轮箱(28)内,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19)通过第四轴承(18)支撑在第二齿轮箱(28)内,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19)一端设有机械隔离限位板(26),所述合流输出齿轮轴(19)另一端通过外花键(29)与所述输出轴(22)连接,所述输出轴(22)两侧分别与第五轴承(20)连接,所述输出轴(22)与第五轴承(20)之间设有卡环(21),所述输出轴(22)后端设有发电机(32),所述输出轴(22)通过高弹联轴器(30)与发电机(32)连接,所述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永东陈生华吉青山钱朋春晁先武童林赵嘉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