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63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3
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输入轴(1)、空心轴(2)、齿轮I(3)、弹性挡圈(4)、弹性挡圈(5)、套筒(6)、齿轮IV(7)、动力输出轴(8)、套筒(9)、轴承(10)、轴承端盖(11)、螺栓(12)、转动工作台(13)、轴承(14)、轴承(15)、端盖螺栓(16)、齿轮III(17)、轴套(18)、中间轴(19)、行星架(20)、齿轮II(21)、套筒(22)、支架(23)、轴承(24)、轴承端盖(25)、螺栓(26)、轴承(27)、轴承端盖(28)、蜗轮(29)、蜗杆(30)、密封圈(31)、螺栓(32)、挡圈(33)、弹性垫圈(34)、螺母(35),箱体(36),可以实现精密的角位移传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机械零件加工后形成的表面形貌对零件的摩擦特性、接触刚度、疲劳强度、配合、振动及运转精度等有很大的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微观形貌直接是判断工件质量的重要指标]。如在机械工业中。因此,对工件的表面的面微观形貌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白光干涉轮廓仪是一种高精度获得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的一种精密仪器。利用白光干涉轮廓仪测量工件粗糙度时,需要精密微转动工作台,目前还没法做到。随着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电子器件的制备中也需要精密的角位移微动机构,但目前的微动角位移机构难以达到所需要的精度要求,且价格比较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既能实现精密微传动的角位移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精密的角位移微传动,解决目前缺乏精密角位移驱动机构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精密微转动的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空心轴、齿轮I、弹性挡圈一、弹性挡圈二、套筒一、齿轮IV、动力输出轴、套筒二、轴承一、轴承端盖一、螺栓一、转动工作台、轴承二、轴承端盖二、螺栓二、齿轮III、轴套、中间轴、行星架、齿轮II、套筒三、支架、轴承三、轴承端盖三、螺栓三、轴承四、轴承端盖四、蜗轮、蜗杆、密封圈、螺栓四、挡圈、弹性垫圈、螺母,箱体,其特征在于:空心轴穿过箱体的轴孔通过空心轴上的固定轴段和固定凸台由螺栓四固定在箱体上,螺栓四同时固定轴承端盖四,齿轮I通过花键安装到空心轴上的花键二上,并通过弹性挡圈一压紧在空心轴上的空心轴凸台上,齿轮II与齿轮I为无侧隙啮合,无侧隙啮合可以保证有精密的传动精度,空心轴为中空形状,输入轴经空心轴通过轴承四安装在箱体上,蜗轮通过弹性挡圈二固定在输入轴的端部,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上,蜗杆可以相对于箱体自由转动,行星架利用内花键安装在输入轴上的花键一上,由弹性挡圈二将行星架压紧在输入轴的输入轴凸台上,动力输出轴的轴段安装在输入轴的光孔中,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轴段与输入轴的光孔为过渡配合,过渡配合可以保证有精密的传动精度,齿轮IV通过花键安装在动力输出轴的花键三上,并由套筒一压紧在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轴凸台上,动力输出轴通过套筒二和轴承一安装在箱体上,轴承端盖一通过螺栓一固定在箱体压紧在轴承一的外圈上,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有外螺纹,转动工作台安装在动力输出轴的外螺纹上,并由螺母、弹簧垫圈、挡圈紧固在动力输出轴上,所述转动工作台由固定座、薄弹簧片、工作台组成,薄弹簧片连接固定座和工作台,进行角位移驱动时,动力输出轴带动固定座转动,固定座通过薄弹簧片带动工作台转动,薄弹簧片能够消除运动中的振动,提高传动精密性,中间轴的左端安装在轴承二的内圈中,所述轴承二的外圈安装在支架上,轴承端盖二通过螺栓二固定在支架上并压紧轴承二的外圈,所述中间轴的右端安装在轴承三的内圈中,所述轴承三的外圈安装在支架上,轴承端盖三通过螺栓三固定在支架上并压紧轴承三的外圈,所述中间轴上设计有长花键和短花键,齿轮III通过花键与中间轴上的长花键配合,优选的花键形式为渐开线花键,渐开线花键具有很好的对中性,提高了安装精度,齿轮II安装在中间轴上的短花键处,在套筒三和轴承三的内圈的作用下将齿轮II压紧在中间轴上的中间轴凸台上,所述中间轴的光轴段上安装行星架,行星架的光孔与中间轴的光轴段为过渡配合,以保证光孔与中光轴段紧密接触且能够自由相对转动。工作时的驱动力由蜗杆传入蜗轮,并通过蜗轮传递到由输入轴带动行星机构运转。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蜗轮蜗杆与行星齿轮传动结合,产生极大的传动比,实现纳米级微角位移的转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是一种纯粹机械式的角位移微驱动机构,不需要电容,不会产生电磁效应,也不会产生电热效应,因此这种机构不会对其他部件的运行产生影响,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不采用压电陶瓷,成本低;动工作台设计有薄弹簧片,薄弹簧片能够消除运动中的振动,提供高精密的传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示意图。图2输入轴图3动力输出轴图4空心轴图5中间轴图6行星架图7转动工作台剖面图图8图7的A向视图图中,1、输入轴,2、空心轴,3、齿轮I,4、弹性挡圈一,5、弹性挡圈二,6、套筒一,7、齿轮IV,8、动力输出轴,9、套筒二,10、轴承一,11、轴承端盖一,12、螺栓一,13、转动工作台,14、轴承二,15、轴承端盖二,16、螺栓二,17、齿轮III,18、轴套,19、中间轴,20、行星架,21、齿轮II,22、套筒三,23、支架,24、轴承三,25、轴承端盖三,26、螺栓三,27、轴承四,28、轴承端盖四,29、蜗轮,30、蜗杆,31、密封圈,32、螺栓四,33、挡圈,34、弹性垫圈,35、螺母,36、箱体,101、花键一,102、弹性挡圈槽二,103、光孔,104、输入轴凸台,201、弹性挡圈槽一、202、花键二,203、空心轴凸台,204、固定轴段,205、固定凸台,801、花键三,802、外螺纹,803、光轴段,804、动力输出轴凸台,1301、固定座1301,1302、薄弹簧片,1303、工作台,1901、长花键,1902、光轴段,1903、短花键,1904、中间轴凸台,2001、光孔,2002、倒角,2003、内花键,2004、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所述角位移微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1、空心轴2、齿轮I3、弹性挡圈一4、弹性挡圈二5、套筒一6、齿轮IV7、动力输出轴8、套筒二9、轴承一10、轴承端盖一11、螺栓一12、转动工作台13、轴承二14、轴承端盖二15、螺栓二16、齿轮III17、轴套18、中间轴19、行星架20、齿轮II21、套筒三22、支架23、轴承三24、轴承端盖三25、螺栓三26、轴承四27、轴承端盖四28、蜗轮29、蜗杆30、密封圈31、螺栓四32、挡圈33、弹性垫圈34、螺母35,箱体36,其特征在于:空心轴2穿过箱体36的轴孔通过空心轴2上的固定轴段204和固定凸台205由螺栓四32固定在箱体36上,螺栓四32同时固定轴承端盖四28,齿轮I3通过花键安装到空心轴2上的花键二202上,并通过弹性挡圈一4压紧在空心轴2上的空心轴凸台203上,所述齿轮II21与齿轮I3为无侧隙啮合,无侧隙啮合可以保证有精密的传动精度,空心轴2为中空形状,输入轴1经空心轴2通过轴承四27安装在箱体36上,蜗轮29通过弹性挡圈二5固定在输入轴1的端部,所述蜗轮29与蜗杆30啮合,蜗杆30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36上,蜗杆30可以相对于箱体36自由转动,行星架20利用内花键2003安装在输入轴1上的花键一101上,由弹性挡圈二5将行星架20压紧在输入轴1的输入轴凸台10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所述角位移微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1)、空心轴(2)、齿轮I(3)、弹性挡圈一(4)、弹性挡圈二(5)、套筒一(6)、齿轮IV(7)、动力输出轴(8)、套筒二(9)、轴承一(10)、轴承端盖一(11)、螺栓一(12)、转动工作台(13)、轴承二(14)、轴承端盖二(15)、螺栓二(16)、齿轮III(17)、轴套(18)、中间轴(19)、行星架(20)、齿轮II(21)、套筒三(22)、支架(23)、轴承三(24)、轴承端盖三(25)、螺栓三(26)、轴承四(27)、轴承端盖四(28)、蜗轮(29)、蜗杆(30)、密封圈(31)、螺栓四(32)、挡圈(33)、弹性垫圈(34)、螺母(35),箱体(36),其特征在于:空心轴(2)穿过箱体(36)的轴孔通过空心轴(2)上的固定轴段(204)和固定凸台(205)由螺栓四(32)固定在箱体(36)上,螺栓四(32)同时固定轴承端盖四(28),齿轮(I3)通过花键安装到空心轴(2)上的花键二(202)上,并通过弹性挡圈一(4) 压紧在空心轴(2)上的空心轴凸台(20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所述角位移微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1)、空心轴(2)、齿轮I(3)、弹性挡圈一(4)、弹性挡圈二(5)、套筒一(6)、齿轮IV(7)、动力输出轴(8)、套筒二(9)、轴承一(10)、轴承端盖一(11)、螺栓一(12)、转动工作台(13)、轴承二(14)、轴承端盖二(15)、螺栓二(16)、齿轮III(17)、轴套(18)、中间轴(19)、行星架(20)、齿轮II(21)、套筒三(22)、支架(23)、轴承三(24)、轴承端盖三(25)、螺栓三(26)、轴承四(27)、轴承端盖四(28)、蜗轮(29)、蜗杆(30)、密封圈(31)、螺栓四(32)、挡圈(33)、弹性垫圈(34)、螺母(35),箱体(36),其特征在于:空心轴(2)穿过箱体(36)的轴孔通过空心轴(2)上的固定轴段(204)和固定凸台(205)由螺栓四(32)固定在箱体(36)上,螺栓四(32)同时固定轴承端盖四(28),齿轮(I3)通过花键安装到空心轴(2)上的花键二(202)上,并通过弹性挡圈一(4)压紧在空心轴(2)上的空心轴凸台(20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II(21)与齿轮I(3)为无侧隙啮合,空心轴(2)为中空形状,输入轴(1)经空心轴(2)通过轴承四(27)安装在箱体(3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位移微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