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左右移动车的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447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51
一种退火炉左右移动车的驱动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铝板运输左右移动车驱动时,驱动稳定性不好,驱动的均匀性也较差,不利于铝板退火时的移动使用的问题,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顶端的四角设置有车板安装架,车架靠近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轮,第一转动杆靠近车架内侧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链轮,车架靠近另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转轮,车架中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与车架连接,车架内侧同一水平面内焊接有轴承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在移动车移动时,传动均匀,稳定性好,行驶稳定性好。

Driving system of left and right mobile car for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左右移动车的驱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退火炉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炉左右移动车的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铝板在生产后需要通过运输车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现有的铝板运输左右移动车驱动时,驱动稳定性不好,驱动的均匀性也较差,不利于铝板退火时的移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退火炉左右移动车的驱动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铝板运输左右移动车驱动时,驱动稳定性不好,驱动的均匀性也较差,不利于铝板退火时的移动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车架、车板安装架、第一转动杆、第一转轮、第一链轮、第二转动杆、第二转轮、第三转动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链轮、传动链条、固定螺栓、轴承支架、伺服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车架顶端的四角设置有车板安装架,车架靠近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轮,第一转动杆靠近车架内侧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链轮,车架靠近另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转轮,车架中部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左右移动车的驱动系统,包括车架(1)、车板安装架(2)、第一转动杆(3)、第一转轮(4)、第一链轮(5)、第二转动杆(6)、第二转轮(7)、第三转动杆(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第一齿轮(11)、第二链轮(12)、传动链条(13)、固定螺栓(14)、轴承支架(15)、伺服电机(16)和第二齿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顶端的四角设置有车板安装架(2),车架(1)靠近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3),第一转动杆(3)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轮(4),第一转动杆(3)靠近车架(1)内侧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链轮(5),车架(1)靠近另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左右移动车的驱动系统,包括车架(1)、车板安装架(2)、第一转动杆(3)、第一转轮(4)、第一链轮(5)、第二转动杆(6)、第二转轮(7)、第三转动杆(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第一齿轮(11)、第二链轮(12)、传动链条(13)、固定螺栓(14)、轴承支架(15)、伺服电机(16)和第二齿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顶端的四角设置有车板安装架(2),车架(1)靠近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3),第一转动杆(3)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轮(4),第一转动杆(3)靠近车架(1)内侧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链轮(5),车架(1)靠近另一端的底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6)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转轮(7),车架(1)中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转动杆(8),第三转动杆(8)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9)与车架(1)连接,车架(1)内侧同一水平面内焊接有轴承支架(15),第三转动杆(8)中部的两侧通过第二轴承(10)与轴承支架(15)连接,第三转动杆(8)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齿轮(11),第三转动杆(8)靠近两端位置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垒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鑫隆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