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3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包括机壳、动力输入机构和驱动锥齿轮,机壳左端、右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动力输入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下方,驱动锥齿轮固定安装在动力输入机构上,还包括第一输出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输出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输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机壳左端,第一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出机构和驱动锥齿轮左侧传动连接,第二输出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输出机构和第一传动机构对称地安装在机壳右端。其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地转换动力输出端的数量,不但减少减速机转换时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还提高减速机的通用性,节约减速机的支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
技术介绍
减速机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诸多领域的机械传动装置,食品轻工、电力机械、建筑机械、化工机械、橡胶机械、石油机械等行业领域对减速机产品都有旺盛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减速机的种类和功能也日益完善,目前的减速机按照动力输出端的数量来分,有单向输出的和多向输出的,但是无论输出端的数量有多少,一般都无法随时更改输出端的数量,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需要的动力输出端数目有改变,则只能替换成满足输出端数目的减速机,这样的加速机通用性太差,而且更换整个减速机所花费的时间会很长,影响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减速机,能够快速地转换动力输出端的数量,不但能够减少减速机转换时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减速机的通用性,节约减速机的支出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包括机壳、动力输入机构和驱动锥齿轮,机壳左端、右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动力输入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下方且动力输出端向上,驱动锥齿轮固定安装在动力输入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还包括第一输出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输出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输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机壳左端,第一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出机构和驱动锥齿轮左侧传动连接,第二输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机壳右端,第二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二输出机构和驱动锥齿轮右侧传动连接。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一传动轴承,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一锥齿轮齿部朝向内侧并与驱动锥齿轮啮合,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和第二传动轴承,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一传动机构结构相同。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侧盖、第一转轴和第一输出轴承,第一侧盖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外侧,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输出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侧盖内,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设过第一侧盖,另一端通过平键和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二输出机构包括第二侧盖、第二转轴和第二输出轴承,第二输出机构和第一输出机构结构相同。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传动轴承和第二传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输出轴承和第二输出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输出机构的中心轴和第二输出机构的中心轴夹角为180°。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底壳、齿圈、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输入轴承、第一太阳齿轮和行星减速装置,齿圈和底壳依次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下方,第三转轴通过输入轴承固定安装在底壳内且动力输出端向上,第一太阳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的动力输出端上,行星减速装置外侧和齿圈啮合,第三转轴和行星减速装置下端传动连接,第四转轴两端分别与行星减速装置和驱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行星减速装置包括第一行星模块和第二行星模块,第一行星模块固定安装在第二行星模块下方,第一行星模块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二太阳齿轮,第二太阳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中部,第一行星齿轮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下方且分别与第一太阳齿轮和齿圈啮合,第二行星模块上包括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齿轮安装在第二行星架下方且分别与第二太阳齿轮和齿圈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动力输出端制作成独立的结构,可以从减速机上拆卸下来,同时不影响其他动力输出端的正常使用,从而能够快速地转换动力输出端的数量,不但能够减少减速机转换时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减速机的通用性,节约减速机的支出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输出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输出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动力输出机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包括机壳1、动力输入机构2和驱动锥齿轮3,机壳1左端、右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动力输入机构2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下方且动力输出端向上,驱动锥齿轮3固定安装在动力输入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上,还包括第一输出机构4、第一传动机构5、第二输出机构6和第二传动机构7,第一输出机构4固定安装在机壳1左端,第一传动机构5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出机构4和驱动锥齿轮3左侧传动连接,第二输出机构6固定安装在机壳1右端,第二传动机构7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二输出机构6和驱动锥齿轮3右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锥齿轮51和第一传动轴承52,第一锥齿轮51通过第一传动轴承52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一锥齿轮51齿部朝向内侧并与驱动锥齿轮3啮合,第二传动机构7包括第二锥齿轮71和第二传动轴承72,第二传动机构7和第一传动机构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4包括第一侧盖41、第一转轴42和第一输出轴承43,第一侧盖41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外侧,第一转轴42通过第一输出轴承43固定安装在第一侧盖41内,第一转轴42的一端穿设过第一侧盖41,另一端通过平键和第一锥齿轮51固定连接,第二输出机构6包括第二侧盖61、第二转轴62和第二输出轴承63,第二输出机构6和第一输出机构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轴承52、第二传动轴承72、第一输出轴承43和第二输出轴承63采用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输出机构4的中心轴和第二输出机构6的中心轴夹角为180°。所述动力输入机构2包括底壳21、齿圈22、第三转轴23、第四转轴24、输入轴承25、第一太阳齿轮26和行星减速装置27,齿圈22和底壳21依次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下方,第三转轴23通过输入轴承25固定安装在底壳21内且动力输出端向上,第一太阳齿轮26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23的动力输出端上,行星减速装置27外侧和齿圈22啮合,第三转轴23和行星减速装置27下端传动连接,第四转轴24两端分别与行星减速装置27和驱动锥齿轮3固定连接。所述行星减速装置27包括第一行星模块271和第二行星模块272,第一行星模块271固定安装在第二行星模块272下方,第一行星模块271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二太阳齿轮,第二太阳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中部,第一行星齿轮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下方且分别与第一太阳齿轮和齿圈啮合,第二行星模块272上包括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齿轮安装在第二行星架下方且分别与第二太阳齿轮和齿圈啮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可以作为双动力输出使用,也可以将其转换为单动力输出使用:当作为双动力输出使用时,第三转轴23在电机的驱动下正向旋转,第三转轴23通过其动力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包括机壳、动力输入机构和驱动锥齿轮,所述机壳左端、右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下方且动力输出端向上,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出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输出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左端,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和所述驱动锥齿轮左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右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和所述驱动锥齿轮右侧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包括机壳、动力输入机构和驱动锥齿轮,所述机壳左端、右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下方且动力输出端向上,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出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输出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左端,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和所述驱动锥齿轮左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右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和所述驱动锥齿轮右侧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一传动轴承,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锥齿轮齿部朝向内侧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和第二传动轴承,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输出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侧盖、第一转轴和第一输出轴承,所述第一侧盖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外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盖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设过所述第一侧盖,另一端通过平键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包括第二侧盖、第二转轴和第二输出轴承,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结构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新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