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88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及发动机,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包括机体,机体上开设有主油道和副油道;还包括用于连通或切断主油道与副油道的机油压力限压阀;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机油压力限压阀的安装腔,机油压力限压阀的进油口与主油道连通,出油口与副油道连通。发动机包括所述的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安装维修方便,且能够使发动机机油进行合理的润滑、冷却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及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润滑主轴瓦、连杆瓦、凸轮轴等核心部件的主油道。为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涡轮增压、缸内直喷、高压缩比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致使发动机的强化程度愈来愈高,活塞所承受的热负荷也愈来愈大;为了有效降低活塞的热负荷,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现代发动机大都设置活塞冷却装置,通过喷射机油的方式对活塞底部进行冷却。很多发动机的机体上设置与主油道连通的副油道(分支),通过在副油道上设置发动机活塞冷却装置(活塞冷却喷嘴)来实现喷油,对活塞进行冷却和润滑。通常,发动机在启动或低转速运行状态时,机油压力较低;活塞也处于较低的温度状态,此时不需要在活塞底部喷机油冷却。当活塞温度较高需要底部喷机油冷却时,发动机转速也处于较高状态,机油压力相应也高(比怠速状态)。因此需要在保证核心部件润滑的前提下对活塞进行有效冷却。目前,副油道和主油道直接连通,在某种工况下(发动机低转速或刚启动时),由于副油道的分流作用致使主油道压力无法保证,也就无法首先保证核心部件的有效润滑。鉴于此,亟需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研发设计一种可使发动机机油进行合理的润滑、冷却分配的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以确保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安装维修方便,且能够使发动机机油进行合理的润滑、冷却分配。作为同一个技术构思,本技术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开设有主油道和副油道;还包括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主油道与所述副油道的机油压力限压阀;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的安装腔,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油道连通,出油口与所述副油道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包括两端开口的阀体,所述阀体位于所述机体外的一端设置有开启压力调节单元,所述阀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钢球、调节弹簧和柱塞,所述柱塞与所述开启压力调节单元的底端抵靠;所述阀体位于所述机体内的一端开口为所述进油口;所述阀体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出油口;当作用于所述钢球的机油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所述钢球封堵所述出油口,所述主油道与所述副油道切断连通;当作用于所述钢球的机油压力大于开启压力时,所述钢球脱离所述出油口,所述主油道与所述副油道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启压力调节单元包括螺装在所述阀体一端的调节螺栓和垫圈;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下端面与所述阀体的上端面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设置有阶梯内孔,由上至下依次为大口径段和小口径段,所述小口径段与所述大口径段的结合处用于对所述钢球进行限位。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包括限位部和与所述限位部垂直的安装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机体外,且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安装部伸入所述机体内。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和第三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段连接的渐缩口;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侧壁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安装段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段上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出油口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机体上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通孔的方头锥螺纹塞。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柱塞的下端呈阶梯状结构,所述调节弹簧与所述阶梯端面顶靠。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包括所述的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机体上设置有主油道和副油道,机体的安装腔内安装有用于连通或切断主油道与副油道的机油压力限压阀;机油压力限压阀的进油口与主油道连通,出油口与副油道连通。机油压力限压阀开启压力可为0.15-0.2Mpa;发动机在刚启动或低速运行时,主油道机油压力低,达不到机油压力限压阀的开启压力,机油压力限压阀关闭,主油道与副油道被切断连通,机油只供主油道使用,有效保证了主油道压力,确保了主轴瓦、连杆瓦、凸轮轴等核心部件的及时有效润滑。当发动机转速提高时,主油道机油压力增大,达到了机油压力限压阀的开启压力,机油压力限压阀打开,主油道与副油道连通,机油进入副油道,开始对活塞底部喷机油冷却。该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组合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加工安装维修方便,能够使发动机机油能够进行合理的润滑和冷却分配。综上,该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简单,加工安装维修方便,且能够使发动机机油进行合理的润滑、冷却分配,提高了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的部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在另一状态下的参考图;图中:1-机体,2-主油道,3-副油道,4-机油压力限压阀,41-阀体,411-进油口,412-出油口,413-大口径段,414-小口径段,42-开启压力调节单元,421-调节螺栓,422-垫圈,43-钢球,44-调节弹簧,45-柱塞,46-方头锥螺纹塞,5-密封圈,6-O型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包括机体1和机油压力限压阀4;机体1上开设有主油道2和副油道3;机油压力限压阀4用于连通或切断主油道2与副油道3;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机油压力限压阀4的安装腔,机油压力限压阀4的进油口411与主油道2连通,出油口412与副油道3连通。本实施例中,机油压力限压阀4包括两端开口的阀体41,阀体41位于机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开启压力调节单元42,阀体41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钢球43、调节弹簧44和柱塞45;柱塞45的下端呈阶梯状结构,调节弹簧44与阶梯端面顶靠。柱塞45的上端与开启压力调节单元42的底端抵靠。阀体41位于机体1内的一端开口为进油口411;出油口412设置在阀体41的侧壁上;当作用于钢球43的机油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钢球43封堵出油口412,主油道2与副油道3切断连通;当作用于钢球43的机油压力大于开启压力时,钢球43脱离出油口412,主油道2与副油道3连通。其中,开启压力调节单元4包括螺装在阀体41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开设有主油道和副油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主油道与所述副油道的机油压力限压阀;/n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的安装腔,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油道连通,出油口与所述副油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开设有主油道和副油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主油道与所述副油道的机油压力限压阀;
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的安装腔,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油道连通,出油口与所述副油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压力限压阀包括两端开口的阀体,所述阀体位于所述机体外的一端设置有开启压力调节单元,所述阀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钢球、调节弹簧和柱塞,所述柱塞与所述开启压力调节单元的底端抵靠;
所述阀体位于所述机体内的一端开口为所述进油口;所述阀体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出油口;当作用于所述钢球的机油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所述钢球封堵所述出油口,所述主油道与所述副油道切断连通;当作用于所述钢球的机油压力大于开启压力时,所述钢球脱离所述出油口,所述主油道与所述副油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压力调节单元包括螺装在所述阀体一端的调节螺栓和垫圈;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下端面与所述阀体的上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副油道限压阀与机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置有阶梯内孔,由上至下依次为大口径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顺波王国辉邵明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