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73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4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包括设置在柱顶盖梁上的反力架,反力架上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的驱动端水平朝向桥梁梁体,还包括设置在柱顶盖梁和桥梁梁体之间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块和滑动块,固定块设置在柱顶盖梁上,滑动块设置在桥梁梁体上,固定块的侧壁上设置有抵接杆,滑动块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沿着滑动块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块上沿着调节块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抵接杆沿竖直方向穿设于调节槽内,且抵接杆位于调节槽的一端,调节块上位于远离抵接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本申请具有便于控制桥梁墩柱的移动距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工程的设计、施工、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桥梁墩柱位置出现偏移的问题时有发生,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桥梁上不承载的负荷由制作传递至桥梁墩部,进而对桥墩产生营销,使其发生弯矩,经过长期的影响,桥墩的偏位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倘若拉应力炒锅一定限度,则会导致明显裂缝的情况。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0494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包括反力架和千斤顶,所述反力架通过锚栓锚固于柱顶盖梁上,所述千斤顶设置于反力架与梁端横隔板之间,千斤顶一端顶住梁端横隔板,另一端顶住反力架。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该复位装置时,利用反力架和千斤顶可以带动桥梁墩柱移动从而复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桥梁墩柱的移动距离难以控制,容易出现移动距离过多或不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控制桥梁墩柱的移动距离,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柱顶盖梁(1)上的反力架(4),所述反力架(4)上设置有千斤顶(5),所述千斤顶(5)的驱动端水平朝向桥梁梁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柱顶盖梁(1)和桥梁梁体(2)之间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块(6)和滑动块(7),所述固定块(6)设置在柱顶盖梁(1)上,所述滑动块(7)设置在桥梁梁体(2)上,所述滑动块(7)沿千斤顶(5)的驱动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块(6)上,所述固定块(6)的侧壁上设置有抵接杆(61),所述滑动块(7)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块(71),所述调节块(71)沿着滑动块(7)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块(71)上沿着调节块(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柱顶盖梁(1)上的反力架(4),所述反力架(4)上设置有千斤顶(5),所述千斤顶(5)的驱动端水平朝向桥梁梁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柱顶盖梁(1)和桥梁梁体(2)之间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块(6)和滑动块(7),所述固定块(6)设置在柱顶盖梁(1)上,所述滑动块(7)设置在桥梁梁体(2)上,所述滑动块(7)沿千斤顶(5)的驱动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块(6)上,所述固定块(6)的侧壁上设置有抵接杆(61),所述滑动块(7)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块(71),所述调节块(71)沿着滑动块(7)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块(71)上沿着调节块(7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72),所述抵接杆(61)沿竖直方向穿设于调节槽(72)内,且所述抵接杆(61)位于调节槽(72)的一端,所述调节块(71)上位于远离抵接杆(6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3),所述螺纹杆(73)沿着调节槽(72)的长度方向穿设于调节槽(7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朝向滑动块(7)的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2),所述第一滑槽(62)沿着千斤顶(5)的驱动方向开设,所述滑动块(7)上设置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第一滑块(74),所述第一滑块(74)与第一滑槽(62)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柱纠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7)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杆(75),所述连接杆(75)远离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钟世榴宋程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利方致远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