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除湿装置、热管理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除湿装置、热管理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车辆是当前社会全力发展的新型交通工具,节能在新能源车辆上的表现尤为重要。目前,新能源车辆在冬季采暖时玻璃容易起雾,为了防止车辆起雾,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外循环进风,外循环的新风由于湿度较小,从而不易在车辆内起雾。但是,由于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如果采用外循环进风,将需要更多的能量才可以将空气加热至预设温度,从而增加了冬季采暖时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除湿装置及其除湿方法,以在避免车辆起雾的同时降低冬季采暖时的能耗。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包括新风进风通道、回风进风通道和混风通道,所述新风进风通道的入口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回风进风通道的入口与乘员舱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进风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回风进风通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混风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混风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乘员舱的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n壳体(1),包括新风进风通道(11)、回风进风通道(12)和混风通道(13),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1)的入口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回风进风通道(12)的入口与乘员舱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1)的出口和所述回风进风通道(12)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混风通道(13)的入口连接,所述混风通道(13)的出口与所述乘员舱的入风口连通;/n除湿丝网(2),安装于所述混风通道(13)中,用于对进入所述混风通道(13)的空气进行除湿;/n风机(3),安装于所述混风通道(13)中,用于将进入所述混风通道(13)的空气输送至所述乘员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
壳体(1),包括新风进风通道(11)、回风进风通道(12)和混风通道(13),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1)的入口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回风进风通道(12)的入口与乘员舱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1)的出口和所述回风进风通道(12)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混风通道(13)的入口连接,所述混风通道(13)的出口与所述乘员舱的入风口连通;
除湿丝网(2),安装于所述混风通道(13)中,用于对进入所述混风通道(13)的空气进行除湿;
风机(3),安装于所述混风通道(13)中,用于将进入所述混风通道(13)的空气输送至所述乘员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丝网(2)卡接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混风通道(13)处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或,
所述除湿丝网(2)卡接或焊接在所述蒸发器(407)靠近所述混风通道(13)的入口的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丝网(2)包括框体和丝网,所述丝网固定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所述丝网包括至少两根丝线,所述至少两根丝线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环境温度监测单元,所述环境温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外界环境的温度;
阀门组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乘员舱的出风口;
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环境温度监测器和所述阀门组件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外界环境的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阀门组件打开所述乘员舱的出风口,并在所述外界环境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阀门组件关闭所述乘员舱的出风口。
5.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乘员舱热管理回路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除湿装置,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包括蒸发器(407),所述蒸发器(407)位于所述除湿丝网(2)之后的所述混风通道(13)中,在制热工况下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中的制冷剂不流经所述蒸发器(4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中还包括压缩机(401)、冷凝器(402)、膨胀阀(404)和蒸发单元,所述压缩机(401)、冷凝器(402)、膨胀阀(404)和蒸发单元依次连接,所述蒸发器(407)位于所述蒸发单元中;
所述蒸发单元还包括第一电磁阀(408)和第二电磁阀(409),所述第一电磁阀(408)与所述蒸发器(407)串联,所述第一电磁阀(408)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回路中制冷剂流向所述蒸发器(407)的通道,所述第二电磁阀(409)与串联的所述第一电磁阀(408)和所述蒸发器(407)并联;
所述热管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刚,徐秀娟,高超,胡时通,陈琳,李玲,周琳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