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肥代餐食品,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五谷粉20‑30份、蔬菜粉18‑26份、水果粉15‑20份、蛋白肽粉12‑16份、膳食纤维粉10‑15份、菌藻粉8‑12份、坚果粉6‑10份、芝麻粉5‑8份和红茶粉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减肥代餐食品含有满足人体每日生理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且所有营养素全部来自于天然食物中,安全可靠,无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和中草药提取物,无毒副作用,可代替日常食物作为一日三餐,长期食用,具有减肥效果明显、不易反弹、安全可靠以及服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肥代餐食品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减肥代餐食品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熬夜和缺乏运动),使得机体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体内脂肪的分解代谢异常,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重,从而引发肥胖病。肥胖不仅导致人体出现多余赘肉,影响身体美观,还会导致部分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睡眠呼吸暂停和抑郁症。因此,肥胖不仅给爱美人士带来了困惑和烦恼,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流行的减肥方式主要有运动减肥、机械减肥、外科手术减肥、药物减肥、节食减肥以及代餐食品减肥等。其中,运动减肥强度大、时间久,一般难以坚持。机械减肥是一种被动的运动方式,有一定疗效,但效果欠佳,且不能持久,有反弹现象。药物和外科手术减肥有许多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节食减肥短期有效,但易反弹,且长期节食,会导致营养缺失,新陈代谢紊乱,身体机能和抵抗力下降。代餐食品减肥是当下人们接受度较高的健康减肥方式,但是市场上代餐产品种类多,质量良莠不齐,其中有些产品减肥效果不明显,停止使用后容易反弹,还有些产品添加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或者中草药提取物,例如专利申请CN111165816A公开的一种润肠通便的减肥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CN108450930A公开的一种含药食同源中草药超微粉末的减肥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长期食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对身体的健康带来二次伤害。因此,现有减肥代餐食品无论是在产品疗效方面,还是在食用的安全性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肥效果明显、不易反弹、安全可靠以及服用方便的减肥代餐食品,解决现有减肥代餐食品无论是在产品疗效方面,还是在食用的安全性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肥代餐食品,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五谷粉20-30份、蔬菜粉18-26份、水果粉15-20份、蛋白肽粉12-16份、膳食纤维粉10-15份、菌藻粉8-12份、坚果粉6-10份、芝麻粉5-8份和红茶粉3-5份;其中,所述五谷粉由糙米、小米、荞麦、芸豆和黑豆以质量比3:2:2: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蔬菜粉由芹菜、菠菜、花椰菜和红萝卜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水果粉由苹果、樱桃、猕猴桃、柚子和橙子以质量比1: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蛋白肽粉由猪血红蛋白肽、牛骨胶原蛋白肽、海洋鱼低聚肽和大豆蛋白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膳食纤维粉由燕麦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紫薯膳食纤维和金针菜膳食纤维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菌藻粉由香菇、黑木耳和海带以质量比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坚果粉由杏仁、核桃、腰果和南瓜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芝麻粉由黑芝麻和白芝麻以质量比1:1混合打粉而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猪血红蛋白肽以猪血球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将大分子血红蛋白降解为小分子的肽类和氨基酸,再经提纯、干燥加工而成。进一步,所述牛骨胶原蛋白肽以牛骨为原料,采用复合仿生酶解技术制成。进一步,所述牛骨胶原蛋白肽中,平均分子量在600-800Da的小分子肽含量超过70%。进一步,所述海洋鱼低聚肽以深海鱼的肉、皮和骨为原料,经酶解加工而成。进一步,所述大豆蛋白肽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将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小分子的肽类,再经进一步加工而成。进一步,所述大豆蛋白肽中,由2-5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含量超过60%。进一步,所述红茶粉由发酵红茶研磨粉碎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肥代餐食品的食用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肥代餐食品的食用方法,将所述减肥代餐食品加入至4-8倍体积的开水或温开水中,充分搅匀后,即可食用。进一步,所述减肥代餐食品在餐前30min食用,且每次食用量为60-120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基于现代膳食营养研究成果和最新减肥机理,通过科学配料组方,从“减”、“排”、“养”三方面入手,即减少热量摄入吸收,排出脂肪与毒素,合理搭配营养,全面调养体质,从而达到科学减肥、健康美体的目的。一方面,通过五谷粉、蔬菜粉、水果粉、菌藻粉、膳食纤维粉等提供足量的复合型膳食纤维,来增强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同时膳食纤维又能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降低膳食中脂肪的热比值,促进脂肪和毒素排出体外,最终达到控制体重减肥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五谷粉、蛋白肽粉等来补充动、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小分子肽、氨基酸等营养素,通过坚果粉、芝麻粉等补充人体必需的优质脂肪、不饱和脂肪酸,通过五谷粉、蔬菜粉、水果粉、坚果粉、菌藻粉等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保证人体每天所需营养以及营养搭配均衡。(2)本专利技术所述减肥代餐食品含有满足人体每日生理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且所有营养素全部来自于天然食物中,安全可靠,无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和中草药提取物,无毒副作用,可代替日常食物作为一日三餐,长期食用。(3)本专利技术所述减肥代餐食品用开水或温开水冲泡后直接服用,方便快捷,色香味俱佳,易被消费者接受。(4)食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减肥代餐食品,减肥效果显著,速度快,停止食用后体重不易反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为常规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一种减肥代餐食品,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五谷粉20-30份、蔬菜粉18-26份、水果粉15-20份、蛋白肽粉12-16份、膳食纤维粉10-15份、菌藻粉8-12份、坚果粉6-10份、芝麻粉5-8份和红茶粉3-5份;其中,所述五谷粉由糙米、小米、荞麦、芸豆和黑豆以质量比3:2:2: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蔬菜粉由芹菜、菠菜、花椰菜和红萝卜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水果粉由苹果、樱桃、猕猴桃、柚子和橙子以质量比1: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蛋白肽粉由猪血红蛋白肽、牛骨胶原蛋白肽、海洋鱼低聚肽和大豆蛋白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膳食纤维粉由燕麦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紫薯膳食纤维和金针菜膳食纤维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菌藻粉由香菇、黑木耳和海带以质量比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坚果粉由杏仁、核桃、腰果和南瓜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芝麻粉由黑芝麻和白芝麻以质量比1:1混合打粉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糙米是指除了外壳之外都保留的全谷粒,即含有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其营养价值比精白米高。糙米有所谓生命之源的胚芽,胚芽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粗蛋白、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以及维生素E,还含有各种矿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肥代餐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五谷粉20-30份、蔬菜粉18-26份、水果粉15-20份、蛋白肽粉12-16份、膳食纤维粉10-15份、菌藻粉8-12份、坚果粉6-10份、芝麻粉5-8份和红茶粉3-5份;其中,所述五谷粉由糙米、小米、荞麦、芸豆和黑豆以质量比3:2:2: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蔬菜粉由芹菜、菠菜、花椰菜和红萝卜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水果粉由苹果、樱桃、猕猴桃、柚子和橙子以质量比1: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蛋白肽粉由猪血红蛋白肽、牛骨胶原蛋白肽、海洋鱼低聚肽和大豆蛋白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膳食纤维粉由燕麦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紫薯膳食纤维和金针菜膳食纤维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菌藻粉由香菇、黑木耳和海带以质量比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坚果粉由杏仁、核桃、腰果和南瓜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芝麻粉由黑芝麻和白芝麻以质量比1:1混合打粉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肥代餐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五谷粉20-30份、蔬菜粉18-26份、水果粉15-20份、蛋白肽粉12-16份、膳食纤维粉10-15份、菌藻粉8-12份、坚果粉6-10份、芝麻粉5-8份和红茶粉3-5份;其中,所述五谷粉由糙米、小米、荞麦、芸豆和黑豆以质量比3:2:2: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蔬菜粉由芹菜、菠菜、花椰菜和红萝卜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水果粉由苹果、樱桃、猕猴桃、柚子和橙子以质量比1: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蛋白肽粉由猪血红蛋白肽、牛骨胶原蛋白肽、海洋鱼低聚肽和大豆蛋白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膳食纤维粉由燕麦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紫薯膳食纤维和金针菜膳食纤维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菌藻粉由香菇、黑木耳和海带以质量比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坚果粉由杏仁、核桃、腰果和南瓜籽以质量比1:1:1:1混合打粉制成;所述芝麻粉由黑芝麻和白芝麻以质量比1:1混合打粉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代餐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猪血红蛋白肽以猪血球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将大分子血红蛋白降解为小分子的肽类和氨基酸,再经提纯、干燥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石良,程榆茗,
申请(专利权)人:陈石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