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限位、抗风、抗震功能的桥梁侧向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81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具限位、抗风、抗震功能的桥梁侧向支座,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桥塔和桥主梁之间,桥梁侧向支座包括座体和弹性体。座体能够固定设置于桥塔(或桥主梁)。弹性体的一端沿水平横向设置于座体远离桥塔(或桥主梁)的一侧,弹性体远离座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桥主梁(或桥塔)抵接,弹性体远离座体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桥主梁(或桥塔)在竖直面内滑动,弹性体的材质包括柔弹性材质。上述桥梁侧向支座,在约束桥主梁相对于桥塔的水平横向移动的同时,弹性体以自身的柔弹性消耗桥主梁横向的动能,大大减小了传递至桥塔的地震力,进而允许减小桥塔的尺寸及基础规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限位、抗风、抗震功能的桥梁侧向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限位、抗风、抗震功能的桥梁侧向支座。
技术介绍
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斜拉桥或悬索桥)中塔、梁、索和基础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是保证桥梁总体安全、性能合理的关键,大跨径缆索承重桥的抗震性能与其支撑体系(纵向支撑体系和横向支撑体系)直接相关。传统的斜拉桥或悬索桥设计中,一般在主梁与主塔间设置横向的刚性支座来约束塔、梁间的相对运动。将主梁受到的风荷载、温度载荷、地震力等横向荷载直接传递给主塔,使得墩、塔底成为抗震薄弱部位,从而增大了塔墩的尺寸和基础规模,导致桥梁的总体造价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桥梁因抗震需求造成的塔墩尺寸较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兼顾桥梁横向限位和抗震性能的桥梁侧向支座。一种桥梁侧向支座,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桥塔和桥主梁之间,所述桥梁侧向支座包括:座体,能够固定设置于桥塔(或桥主梁);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所述座体远离桥塔(或桥主梁)的一侧,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桥主梁(或桥塔)抵接,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桥主梁(或桥塔)在竖直面内滑动,所述弹性体的材质包括柔弹性材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的剪切弹性模量介于0.5MPa-0.8MPa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沿水平横向的刚度小于等于10e6kN/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多层所述橡胶和多层所述钢板沿水平横向层叠交替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封层钢板,所述封层钢板包括固定侧和安装侧,所述固定侧和所述安装侧沿水平横向间隔相对,所述封层钢板的所述固定侧能够固定于桥塔(或桥主梁),所述弹性体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侧,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封层钢板的另一端能够与桥主梁(或桥塔)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包括钢盆,所述钢盆固定设置于所述封层钢板的安装侧,所述钢盆的周缘与所述弹性体的外缘适配,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钢盆内,所述弹性体沿水平横向凸出所述钢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包括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钢盆的回转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盆外壁与所述封层钢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包括钢垫板和加劲肋,所述钢垫板的一侧能够固定设置于桥塔(或桥主梁),所述封层钢板的所述固定侧固定设置于所述钢垫板,所述加劲肋固定设置于所述钢垫板与桥塔(或桥主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包括多个锚固螺栓,所述封层钢板和所述钢垫板通过多个所述锚固螺栓固定设置于桥塔(或桥主梁),多个所述锚固螺栓沿所述封层钢板的回转方向间隔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梁侧向支座还包括滑动钢板,所述滑动钢板的一侧固定设置于桥主梁(或桥塔),所述滑动钢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座体的另一端抵接。一种桥梁,包括桥塔、桥主梁和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桥梁侧向支座,所述桥梁侧向支座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桥塔和桥主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梁包括多个所述桥塔和多个所述桥梁侧向支座,多个所述桥梁侧向支座分别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所述桥主梁和多个所述桥塔之间。一种桥梁侧向支撑方法,使用多个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桥梁侧向支座,多个所述桥梁侧向支座中的所述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刚度相同或相异;将多个所述桥梁侧向支座分别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桥主梁和多个桥塔之间,根据桥塔的水平刚度适配对应刚度的所述桥梁侧向支座。上述桥梁侧向支座、桥梁及桥梁侧向支撑方法,弹性体与桥主梁或者桥塔抵接且能够相对于桥主梁或者桥塔滑动,进而允许桥主梁在地震时相对于桥塔沿顺桥向或者竖向自由平动。在约束桥主梁相对于桥塔的水平横向移动的同时,弹性体以自身的柔弹性消耗桥主梁横向的动能,大大减小了传递至桥塔的地震力,进而允许减小桥塔的尺寸及基础规模,最终降低桥梁的整体造价。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桥梁侧向支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桥梁侧向支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桥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半漂浮体系桥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全漂浮体系桥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全漂浮体系桥梁结构示意图。其中:10-桥塔、20-桥主梁、30-桥梁侧向支座、31-弹性体、32-封层钢板、33-钢盆、34-加强筋、35-钢垫板、36-加劲肋、37-锚固螺栓、38-滑动钢板、40-下横梁、50-竖向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而绝不是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一般情况下桥梁支座位于桥主梁和墩、台的竖向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能有效地释放温度应力和不利弯矩,具有抗震、减振甚至隔震的功能,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不仅在竖直方向上,在水平方向上桥主梁与桥塔之间也会因风载荷、温度载荷以及地震等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力传递。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风载荷传递、温度载荷传递以及地震载荷传递的桥梁侧向支座,桥梁以及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侧向支座,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桥塔和桥主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侧向支座包括:/n座体,能够固定设置于桥塔或桥主梁;/n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所述座体远离桥塔或桥主梁的一侧,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桥主梁或桥塔抵接,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桥主梁或桥塔在竖直面内滑动,所述弹性体的材质包括柔弹性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侧向支座,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桥塔和桥主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侧向支座包括:
座体,能够固定设置于桥塔或桥主梁;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沿水平横向设置于所述座体远离桥塔或桥主梁的一侧,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桥主梁或桥塔抵接,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桥主梁或桥塔在竖直面内滑动,所述弹性体的材质包括柔弹性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侧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剪切弹性模量介于0.5MPa-0.8MPa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侧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沿水平横向的刚度小于等于10e6k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侧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多层所述橡胶和多层所述钢板沿水平横向层叠交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桥梁侧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封层钢板,所述封层钢板包括固定侧和安装侧,所述固定侧和所述安装侧沿水平横向间隔相对,所述封层钢板的所述固定侧能够固定于桥塔或桥主梁,所述弹性体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侧,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封层钢板的另一端能够与桥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青儿唐嘉琳资道铭王志强戴伟王小平谷冬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