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30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技术涉及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混凝土现浇层;预制混凝土梁包括预制混凝土梁主体、预制混凝土挑耳、预制挑耳钢筋、预制梁箍筋;预制混凝土梁主体上设有预制混凝土挑耳;预制挑耳钢筋埋设于预制混凝土梁主体和预制混凝土挑耳中;预制梁箍筋的下部埋设于预制混凝土梁主体中,上部伸出预制混凝土梁主体;混凝土叠合板架设于预制混凝土梁上;混凝土现浇层设于预制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叠合板上;预制梁箍筋的上部埋设于混凝土现浇层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免撑叠合楼板可使施工时叠合板下不设置支撑,从而减少施工措施费并增加现场施工效率,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对楼板免支模、免支撑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免撑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1、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已经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桁架钢筋为混凝土叠合楼板在施工安装过程中需设置满堂支撑,待后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形成整体刚度,再拆除脚手架,导致现场施工缓慢,且施工措施费不经济。

2、cn217379453u公开了一种免桁架钢筋的混凝土槽型叠合楼板,包括底板和桁架梁,桁架梁内具有纵向延伸的钢筋桁架,且钢筋桁架下部横向穿插或布设有横向分布钢筋,横向分布钢筋和钢筋桁架下部包裹在底板内。通过提高叠合楼板的纵向刚度,以实现在现场安装时无需设置临时支撑。但该方法在混凝土槽型叠合楼板在底板上增设桁架梁,并使钢筋桁架的上部包裹在桁架梁内,增加预制混凝土用量,该混凝土槽型叠合楼板在制作及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叠合楼板的刚度和抗弯强度难以达到要求、整在预制叠合楼板模台上放置时不方便、调整姿态和位置时较为困难等问题,制作流程复杂,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免撑叠合楼板,通过预制混凝土梁顶部增设预制混凝土挑耳作为混凝土叠合板安装时临时支撑点,为混凝土叠合板吊装施工过程中提供临时固定及支撑作用,可使施工时叠合板下不设置支撑,从而减少施工措施费并增加现场施工效率,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对楼板免支模、免支撑的要求,此外预制混凝土梁顶预制混凝土挑耳构造简洁,在不设置建筑吊顶的情况下可以呈现美观的室内效果,实现结构建筑一体化。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撑叠合楼板,所述免撑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混凝土现浇层;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包括预制混凝土梁主体、预制混凝土挑耳、预制挑耳钢筋、预制梁箍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主体上设有预制混凝土挑耳;所述预制挑耳钢筋埋设于预制混凝土梁主体和预制混凝土挑耳中;所述预制梁箍筋的下部埋设于预制混凝土梁主体中,上部伸出预制混凝土梁主体;所述混凝土叠合板架设于预制混凝土梁上;所述混凝土现浇层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叠合板上;所述预制梁箍筋的上部埋设于混凝土现浇层中。

4、进一步地,所述免撑叠合楼板还包括叠合板桁架筋;所述叠合板桁架筋的下部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板中,上部埋设于混凝土现浇层中。

5、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桁架筋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6、进一步地,相邻混凝土叠合板之间设有密拼接缝,用于现场调节误差。

7、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现浇层的厚度不小于60mm,以实现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与混凝土现浇层的协同受力。

8、进一步地,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的顶部均设置粗糙面,以为预制与现浇层交界面提供水平抗剪承载力,保证预制与现浇的协同受力。

9、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设置第一粗糙面,以为预制混凝土梁与混凝土现浇层交界面提供水平抗剪承载力。

10、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叠合板的顶部设置第二粗糙面,以为混凝土叠合板与混凝土现浇层交界面提供水平抗剪承载力。

11、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两侧均架设有混凝土叠合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主体顶部的两侧均设有预制混凝土挑耳;所述预制挑耳钢筋的两端埋设于预制混凝土挑耳中,中间穿过预制混凝土梁主体。

12、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一侧架设有混凝土叠合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主体顶部的一侧设有预制混凝土挑耳;所述预制挑耳钢筋的一端埋设于预制混凝土挑耳中,另一端埋设于预制混凝土梁主体中。

13、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挑耳钢筋和预制梁箍筋沿预制混凝土梁交错布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桁架筋为钢筋。

15、预制混凝土挑耳尺寸及配筋需根据楼板跨度及荷载计算。

16、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及上部预制混凝土挑耳为工厂加工,预制混凝土梁首先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再安装混凝土叠合板,通过预制混凝土梁上部预制混凝土挑耳为混凝土叠合板提供临时固定,实现施工现场楼板免支撑的要求,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的组合形式,可以使得施工现场水平结构构件免模板的要求,节省材料且提升施工效率。

17、混凝土叠合板吊装就位后,现场浇筑不小于60mm厚的混凝土现浇层,实现预制混凝土梁、混凝土叠合板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的协同受力。

18、所述预制混凝土挑耳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混凝土叠合板吊装过程中为混凝土叠合板提供临时固定,保证吊装施工安全,并节省施工措施费;二是在安装就位后参与楼板结构的实际受力,预制混凝土挑耳可根据楼板跨度计算出所需的尺寸及配筋,并增加叠合板混凝土现浇层凝固后,板端部的实际抗剪能力。预制混凝土梁及混凝土叠合板顶部需设置粗糙面,粗糙面可以为预制与现浇层交界面提供水平抗剪承载力,保证预制与现浇的协同受力。

19、混凝土叠合板底钢筋网及桁架钢筋,即叠合板桁架筋,保证混凝土叠合板的混凝土在全生命周期中不出现裂缝,根据楼板跨度及实际荷载计算出所需配筋即可。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技术的免撑叠合楼板,通过预制混凝土梁顶部增设预制混凝土挑耳作为混凝土叠合板安装时临时支撑点,为混凝土叠合板吊装施工过程中提供临时固定及支撑作用,可使施工时叠合板下不设置支撑,从而减少施工措施费并增加现场施工效率,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对楼板免支模、免支撑的要求,预制混凝土梁顶部增设预制混凝土挑耳为工厂整体预制,待预制混凝土梁吊装就位后,可直接吊装混凝土叠合板,无需设置支撑,待后浇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形成整体刚度即满足设计要求,无需再拆除脚手架,简单快捷。

22、2)本技术的免撑叠合楼板,预制混凝土梁顶预制混凝土挑耳构造简洁,在不设置建筑吊顶的情况下可以呈现美观的室内效果,实现结构建筑一体化。

23、3)本技术的免撑叠合楼板,混凝土叠合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为单向受力板,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形成整体刚度,可满足双向受力的假定,预制混凝土挑耳的尺寸及配筋需根据楼板跨度计算得出,可以实现楼板大跨度(7米及以上)的要求。

24、4)本技术的免撑叠合楼板,构造简明,生产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可以显著减少现场支模、支撑工作量,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精度,应用范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撑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梁(1)、混凝土叠合板(5)、混凝土现浇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撑叠合楼板还包括叠合板桁架筋(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桁架筋(6)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混凝土叠合板(5)之间设有密拼接缝(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现浇层(7)的厚度不小于60mm,以实现预制混凝土梁(1)、混凝土叠合板(5)与混凝土现浇层(7)的协同受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顶部设置第一粗糙面,以为预制混凝土梁(1)与混凝土现浇层(7)交界面提供水平抗剪承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板(5)的顶部设置第二粗糙面,以为混凝土叠合板(5)与混凝土现浇层(7)交界面提供水平抗剪承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两侧均架设有混凝土叠合板(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一侧架设有混凝土叠合板(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挑耳钢筋(3)和预制梁箍筋(4)沿预制混凝土梁(1)交错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撑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梁(1)、混凝土叠合板(5)、混凝土现浇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撑叠合楼板还包括叠合板桁架筋(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桁架筋(6)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梁(1)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混凝土叠合板(5)之间设有密拼接缝(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现浇层(7)的厚度不小于60mm,以实现预制混凝土梁(1)、混凝土叠合板(5)与混凝土现浇层(7)的协同受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权吴宏磊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