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87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新型冒口套结构包括用于排气的冒口套顶盖和用于保温或发热的冒口套本体,冒口套顶盖固设于冒口套本体顶端并通过连接体与其相连,所述连接体镶嵌于冒口套本体的侧壁和冒口套顶盖的内部,冒口套本体的内腔与铸型型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排气性能,且冒口套顶盖和冒口套本体的连接可靠性好,整体强度高,避免了浇注时冒口套被金属液穿透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
本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
技术介绍
冒口是在铸件制造过程中设置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提供存储铸件补缩用熔融金属液,并具有排气、集渣作用的空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提高铸件的工艺出品率,减小冒口内的金属液重量,通常采用由保温材料制作的保温冒口套或设置由发热材料制作的发热冒口套在金属液凝固时进行补缩,但是其排气性能较差。在浇注过程中,铸型型腔中的气体短时间内通过冒口排出,即在金属液进入铸型型腔后,产生的气体较大部分通过冒口排出,尤其是使用发热冒口套时,会伴随产生大量的气体,对冒口套的排气性要求更高。目前铸造生产中常用的冒口套为杯状结构,冒口套的顶部与冒口套的侧壁使用同样材料制作,排气性能差;对排气性要求高的铸造生产工艺,现阶段在冒口套顶部打孔,产生排气通道,然后在孔上部增设用粒度大的砂子加工而成的排气塞,在保证排气的情况下,防止金属液外溢,但是在型腔内部的压力下,排气塞与冒口套的连接整体强度较差,两者容易脱落分离,使用时发生金属液冲破冒口顶部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在保证良好的排气性能的同时,其冒口套顶盖和冒口套本体具有较高的整体连接强度,两者不易脱落,避免了使用时发生金属液冲破冒口顶部的现象,保证了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包括用于排气的冒口套顶盖和用于保温或发热的冒口套本体,冒口套顶盖固设于冒口套本体顶端并通过连接体与其相连,所述连接体镶嵌于冒口套本体的侧壁和冒口套顶盖的内部,冒口套本体的内腔与铸型型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为筛网结构的刚性骨架,所述刚性骨架的网孔直径不小于0.2mm。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钢、铝或者铜。进一步的,所述冒口套顶盖和冒口套本体与连接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冒口套顶盖采用粒度范围为20-100目的耐火材料。进一步的,所述耐火材料为覆膜砂、铸造砂或漂珠。进一步的,所述冒口套顶盖的下端面设有压力锥。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锥为三棱锥或者圆锥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冒口套本体为由保温材料、发热材料或高发热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冒口套顶盖和冒口套本体采用不同材料加工而成,冒口套顶盖采用排气性能好的耐火材料,便于排气;冒口套顶盖和冒口套本体通过连接体连接并一体成型,具有较高的整体连接强度,冒口套本体与冒口套连接稳固不易脱落;综上,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排气性能,其冒口套顶盖和冒口套本体具有较高的整体连接强度,两者不易脱落,避免了使用时发生金属液冲破冒口顶部的现象,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用冒口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设有排气塞的冒口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接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标注部件:11-排气塞,12-冒口套,13-排气孔,21-冒口套顶盖,22-连接体,23-冒口套本体,24-压力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用于排气的冒口套顶盖21和用于保温或发热的冒口套本体23,冒口套顶盖21与冒口套本体23采用不同材料,冒口套顶盖21的材料为排气性能好的耐火材料,优选的,本技术冒口套顶盖21采用覆膜砂、铸造砂或漂珠等耐火材料,冒口套本体23的材料优选采用保温材料、发热材料或高发热材料等耐火材料,冒口套顶盖21固定设置在冒口套本体23顶端并通过连接体22与其相连,连接体22镶嵌在冒口套本体23的侧壁与冒口套顶盖21内部,冒口套顶盖21和冒口套本体23与连接体22一体成型,由此保证冒口套顶盖21和冒口套本体23在浇注使用时不会分离,增强冒口套顶盖21和冒口套本体23的连接强度,避免了金属液进入冒口套本体23内腔后,对冒口套顶盖21产生的压力使冒口套顶盖21与冒口套本体23脱离。冒口套本体23的内腔与铸型型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冒口套顶盖21和冒口套本体23采用不同材料制作而成,冒口套顶盖21采用排气性能好的耐火材料,便于排气;冒口套顶盖21和冒口套本体23通过连接体22连接并一体成型,具有较高的整体连接强度,冒口套本体与冒口套连接稳固不易脱落,避免了使用时发生金属液冲破冒口顶部的现象。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冒口套本体23内腔中的金属液在补缩过程中与冒口套顶盖21接触过早凝固,在冒口套顶盖21的下端面设有压力锥24,压力锥24为三棱锥或者圆锥形结构。优选的,压力锥24为截面三角形的三棱锥,压力锥24采用与冒口套顶盖21相同的耐火材料。压力锥24也可以在内部填充设置加热或者保温材料,以进一步保证冒口套本体23内腔的温度。耐火材料的粒度的大小会影响冒口套顶盖21的排气性能,为保证排气性能良好,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其冒口套顶盖21采用的耐火材料的粒度范围为20-100目,具体的,其粒度分布如表1;目数2030-4050-7070-100100以上比例1~5%40~70%20~50%1~10%0表1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连接体22材料为筛网结构的刚性骨架,优选的,本技术中连接体的材质为钢、铝或者铜等耐火材料,如图4所示,本技术中的连接体为具有网孔的中空立体杯状结构,其材质选用钢,连接体22的顶部为封口,底部为开口,连接体的网孔尺寸会影响冒口套顶盖21的排气性能,为保证冒口套顶盖21的排气性能,刚性骨架的网孔直径不小于0.2mm。连接体的外形可以是多样的,如图5所示,还可以是由多个倒置U形钢条十字交叉编织而成。常用的冒口套为杯状结构,如图1所示,冒口套的顶盖与冒口本体的侧壁使用同样材料制作,排气性差,对发热冒口材料和保温冒口材料排气所制作成的排气试样(排气试样采用相关材料做成外形直径50cm高50cm的杯状结构)进行排气性能检验,具体数据见表2;对本技术冒口套顶盖21涉及的排气性能好的耐火材料所制作的排气试样进行排气性能检验,具体数据见表3。表2表3通过表2和表3的对比,本技术的冒口套结构排气性能约为常用保温冒口套或发热冒口套排气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排气的冒口套顶盖和用于保温或发热的冒口套本体,冒口套顶盖固设于冒口套本体顶端并通过连接体与其相连,所述连接体镶嵌于冒口套本体的侧壁和冒口套顶盖的内部,冒口套本体的内腔与铸型型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排气的冒口套顶盖和用于保温或发热的冒口套本体,冒口套顶盖固设于冒口套本体顶端并通过连接体与其相连,所述连接体镶嵌于冒口套本体的侧壁和冒口套顶盖的内部,冒口套本体的内腔与铸型型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为筛网结构的刚性骨架,所述刚性骨架的网孔直径不小于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钢、铝或者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冒口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套顶盖和冒口套本体与连接体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海任小风郭祥文张进学王洪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