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67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石油地震勘探装备可控震源振动系统的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由振动垂体1、压盖4、储能器充气嘴5、储能器皮囊6等组成,振动垂体1与压盖4之间有储能器皮囊6,储能器皮囊6的端部有储能器充气嘴5,改善了震源激发性能,降低输出信号的畸变,提高了可控震源在激发过程中信噪比。(*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石油地震勘探装备可控震源振动系统的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常规的液压系统设计,在高、低压端都设有相应的储能器来吸收液压管线内的波动,但由于设置位置上的缘故,压力波动现象依然存在,激发信号的源致干扰强度与激发强度成比例,因此这种影响在大激发级别(吨位)可控震源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可控震源工作采用了液压侍服系统,由于扫描输出信号方向的变化,带来了负载交替的变化过程,导致液压系统中产生了压力波动现象,最大脉动值超过设定值的数倍,这种波动现象将影响地震信号的输出品质,同时也会损坏一些低压承载设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震源激发性能,降低输出信号的畸变,提高可控震源在激发过程中信噪比的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振动垂体1、压盖螺钉2、密封圈3、压盖4、储能器充气嘴5、储能器皮囊6组成,振动垂体1与压盖4通过压盖螺钉2连接,振动垂体1与压盖4之间有储能器皮囊6,储能器皮囊6的端部有储能器充气嘴5。振动垂体1与压盖4连接处有密封圈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改善了震源激发性能,降低输出信号的畸变,提高了可控震源在激发过程中信噪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由振动垂体1、压盖螺钉2、密封圈3、压盖4、储能器充气嘴5、储能器皮囊6组成,振动垂体1与压盖4通过压盖螺钉2连接,振动垂体1与压盖4之间有储能器皮囊6,储能器皮囊6的端部有储能器充气嘴5,振动垂体1与压盖4连接处有密封圈3。在振动器液压油路的入口处,从管汇块内部设置了内藏式(或在线式)储能器来吸收压力波动,改善输出信号的品质,考虑到液压侍服系统对地震激发信号的影响的特殊性和高、低压脉动值得大小,只在振动器内部油道的低压端设置了气囊式储能器。权利要求1.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由振动垂体(1)、压盖螺钉(2)、密封圈(3)、压盖(4)、储能器充气嘴(5)、储能器皮囊(6)组成,其特征在于振动垂体(1)与压盖(4)通过压盖螺钉(2)连接,振动垂体(1)与压盖(4)之间有储能器皮囊(6),储能器皮囊(6)的端部有储能器充气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振动垂体(1)与压盖(4)连接处有密封圈(3)。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石油地震勘探装备可控震源振动系统的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由振动垂体1、压盖4、储能器充气嘴5、储能器皮囊6等组成,振动垂体1与压盖4之间有储能器皮囊6,储能器皮囊6的端部有储能器充气嘴5,改善了震源激发性能,降低输出信号的畸变,提高了可控震源在激发过程中信噪比。文档编号G01V1/02GK2470842SQ0120046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洪斌, 傅德莲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控震源振动器内藏式储能器,由振动垂体(1)、压盖螺钉(2)、密封圈(3)、压盖(4)、储能器充气嘴(5)、储能器皮囊(6)组成,其特征在于:振动垂体(1)与压盖(4)通过压盖螺钉(2)连接,振动垂体(1)与压盖(4)之间有储能器皮囊(6),储能器皮囊(6)的端部有储能器充气嘴(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斌傅德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