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包括机身;还包括驱动机身移动的驱动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驱动风扇,从而改变驱动风扇的输出角度,可实现机器人在轨道行走也能垂直起飞躲避列车,并通过监测云台实时巡防监测,实现方便高效快捷并且节约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护路巡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铁路巡护的过程中,基本都是等待没有列车通过在进行巡防,日夜巡逻、哨位定位、巡逻考勤报表等,不能实时监控效率低下,而有些是采用卫星监控,虽能实时监控但是成本颇高。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时巡防监控,且能够躲避来往列车的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包括机身;还包括驱动机身移动的驱动风扇。所述驱动风扇包括驱动机身沿轨道移动的推进风扇。所述驱动风扇包括驱动机身升降的升降风扇。所述驱动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驱动风扇主体翻转的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翻转驱动装置包括翻转转轴,所述风扇主体和机身通过翻转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翻转转轴与风扇主体的转动轴相垂直。所述翻转转轴与轨道相垂直。所述风扇主体包括扇叶,承载扇叶的转动轴,和处于扇叶外侧的固定圆筒;所述圆筒和转动轴同轴设置。所述翻转转轴包括两个分设于固定圆筒两侧的转轴单体,两转轴单体同轴设置。所述翻转转轴的轴线与固定圆筒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翻转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翻转转轴转动的驱动器。包括两个所述驱动风扇。两所述驱动风扇前后设置。两所述驱动风扇独立运转。两所述驱动风扇为处于机身前方的前风扇和处于机身后方的后风扇。所述前风扇的翻转转轴配设有前支撑架,所述后风扇的翻转转轴配设有后支撑架。所述前支撑架包括两个置于前风扇两侧的前支撑板,和连接两个前支撑板并固定在机身上的前连接板。所述前支撑板朝机身前侧设置。所述前支撑架包括两个置于后风扇的后支撑板,和连接两个后支撑板并固定在机身上的后连接板。所述后支撑板朝机身后侧设置。所述机身上方安装有用于巡防监控的监测云台,所述监测云台包括安装至机身上方的控制处理器,和转送设置控制处理器上方的双监测头。所述双监测头包括与控制处理器转动设置驱动装置,和两个对称设置在驱动装置两侧的检测摄像头。所述机身下方安装有沿着轨道滑动的滚动轮组。所述滚动轮组包括两个分处设置在轨道单轨两侧的第一转动夹紧件和第二转动夹紧件。所述第一转动夹紧件包括与轨道接触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转动夹紧件包括与轨道接触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对应轨道细径设置。所述第一转动夹紧件还包括与第一滚轮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夹紧件还包括与第二滚轮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杆。还包括抵制在轨道上方的顶轮。所述顶轮的长度大于轨道单轨的宽度。包括至少两个沿轨道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夹紧组和第二夹紧组;所述第一夹紧组和第二夹紧组均包括所述第一转动夹紧件和第二转动夹紧件。所述第一转动夹紧件包括两个沿轨道长度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转动夹紧件包括两个沿轨道长度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夹紧组与第二夹紧组之间具有间隙。还包括驱动第一转动夹紧件和第二转动夹紧件张开闭合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配置有与第一转动夹紧件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板,和与第二转动夹紧件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的驱动方向与轨道单轨垂直。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至于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之间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圈边形成有齿牙,所述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对应转盘的侧壁形成有与齿牙相匹配的契合槽。所述转盘与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动夹紧件包括与第一驱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转动夹紧件包括与第二驱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均与轨道单轨平行设置。所述机身的底部向上形成容纳第一转动夹紧件和第二转动夹紧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到轨道单轨之间具有供第一转动夹紧件和第二转动夹紧件移动的空隙。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滑块的位置形成有滑道,所述滑块滑动嵌设在滑道内。所述滑道与第一驱动板平行设置。所述凹槽底部形成有移动槽道,所述顶轮转动安装在移动槽道内。所述顶轮位于第一滚动轮与第一驱动板之间。所述顶轮与轨道单轨垂直。所述驱动器穿过移动槽道置于机身内。包括支撑于机身主体和另一侧轨道单轨之间的平衡支撑臂。所述平衡支撑臂通过滚动部与另一侧轨道单体接触。所述支撑臂包括朝向另一侧轨道单轨的支撑端,所述滚动部与支撑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滚动部与支撑端转动连接。所述滚动部包括转动安装在支撑端上的滚轮,所述滚轮的侧面贴合于轨道单轨一侧边上。所述支撑端贯穿滚轮延伸抵制在轨道单轨上。所述支撑端与轨道单轨垂直相交。所述平衡支撑臂还包括第一支杆,和与第一支杆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杆。所述平衡支撑臂安装至机身下方。所述第一支杆与机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与机身的连接处安装控制第一支杆摆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连接处安装控制第二支杆摆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机身的设有第一支撑臂的侧壁形成有放置第一支撑臂的放置槽,所述机身顶部形成有对第二支撑臂定位的定位凸块。所述第一支杆与机身伸缩连接,所述第二支杆和与第一支杆伸缩连接。所述机身侧壁对应第一支杆的位置形成有伸缩槽道,所述第一支杆滑动嵌设在伸缩槽道内,所述第一支杆内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二支杆活动嵌设在第一支杆内。所述机身采用铝制薄钣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驱动风扇,从而改变驱动风扇的输出角度,可实现机器人在轨道行走也能垂直起飞躲避列车,并通过监测云台实时巡防监测,实现方便高效快捷并且节约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平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起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监测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身2-滚动轮组3-监测云台31-控制处理器32-双监测头4-驱动风扇41-风扇主体5-后支撑架6-前支撑架7-翻转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机身1;还包括驱动机身1移动的驱动风扇4。通过设置可转动的驱动风扇4,从而改变驱动风扇4的输出角度,可实现机器人在轨道行走也能垂直起飞躲避列车。优选地,驱动风扇4包括驱动机身1沿轨道移动的推进风扇。推进风扇的转轴垂直于所对应的机身1侧面,从而形成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身移动的驱动风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身移动的驱动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风扇包括驱动机身沿轨道移动的推进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风扇包括驱动机身升降的升降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驱动风扇主体翻转的翻转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铁路智能巡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和机身通过翻转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翻转转轴与风扇主体的转动轴相垂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宏,曾维栋,郑友胜,詹伟刚,郭安仕,钟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福建新诺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