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32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包括管束筒体,汇流导流装置,至少两级旋流器;所述管束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管束筒体内从下往上依次同轴间隔设置所述一级旋流器、汇流导流装置和二级旋流器;所述一级旋流器和二级旋流器均包括中心轴,叶片和旋流套环;所述叶片围绕中心轴成环形排列、倾斜安装于中心轴上,所述旋流套环通过所述叶片与所述中心轴固定并同轴连接;所述叶片为螺旋桨式倾斜的叶片结构,所述叶片所在平面与所述中心轴线间形成倾角为锐角;所述一级旋流器叶片平面与中心轴线间倾角,小于所述二级旋流器叶片平面与中心轴线间倾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多级旋流器叶片倾角,可加速烟气中雾滴的分层脱除,实现超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过程中管束除尘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除雾器是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湿法洗涤烟气脱硫系统能否连续可靠运行。管束式除尘除雾器通常由多个管束除尘除雾筒连接而成,除雾筒包括多级旋流器和汇流导流装置,脱硫烟气经过旋流器时产生离心运动,高速气流中的细小雾滴、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沿着除雾筒内壁下流而实现气体除尘除雾。现有管束除尘除雾筒,旋流器的叶片数量和倾角是固定(见图1和图2),当设置多层旋流器除雾时,因下层气流中尘、雾含量高,分离的雾滴厚、大雾滴多,上层气流中雾滴薄、小雾滴多,导致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容易出现捕获液滴被气流二次夹带的问题,分离效果不好。而且,气流在上行的过程中,产生压降,导致上行气流减速,也会影响了气液离心分离的效果。另外,现有的汇流导流装置为对称设计的贯通的双漏斗状结构(见图1),上下漏斗等体积设计,中间连接部位直径缩小为增速器,使用时,下部为汇流环,上部为导流环,导流环与汇流环的端面直接接触而形成增速器。高速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包括管束筒体(1),汇流导流装置(2),至少两级旋流器;/n所述管束筒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管束筒体(1)内从下往上依次同轴间隔设置所述一级旋流器(301)、汇流导流装置(2)和二级旋流器(302);/n所述一级旋流器(301)和二级旋流器(302)均包括中心轴(31),叶片(32)和旋流套环(33);/n所述叶片(32)围绕中心轴(31)成环形排列、倾斜安装于中心轴(31)上,所述旋流套环(33)通过所述叶片(32)与所述中心轴(31)固定并同轴连接;/n所述叶片(32)为螺旋桨式倾斜的叶片结构,所述叶片(32)所在平面与所述中心轴(31)线间形成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包括管束筒体(1),汇流导流装置(2),至少两级旋流器;
所述管束筒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管束筒体(1)内从下往上依次同轴间隔设置所述一级旋流器(301)、汇流导流装置(2)和二级旋流器(302);
所述一级旋流器(301)和二级旋流器(302)均包括中心轴(31),叶片(32)和旋流套环(33);
所述叶片(32)围绕中心轴(31)成环形排列、倾斜安装于中心轴(31)上,所述旋流套环(33)通过所述叶片(32)与所述中心轴(31)固定并同轴连接;
所述叶片(32)为螺旋桨式倾斜的叶片结构,所述叶片(32)所在平面与所述中心轴(31)线间形成倾角为锐角;所述一级旋流器(301)叶片平面与中心轴(31)线间倾角,小于所述二级旋流器(302)叶片平面与中心轴(31)线间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筒体(1)内还设置有三级旋流器(303),所述三级旋流器(303)设置在所述二级旋流器(302)的上方,在所述三级旋流器(303)和所述二级旋流器(302)之间还设置有汇流导流装置(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倾角为20~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旋流管束除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二和三级旋流器的叶片倾角分别为2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永清贾伟华赵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高原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