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属于渣浆泵技术领域,包括与轴承箱形成转动配合的泵轴、固定在泵轴前端的叶轮、设置在叶轮进口端的泵盖、以及设置在泵盖与叶轮之间的前护板,还包括设置在叶轮后方的泵体、设置在泵体与叶轮之间的后护板、以及固定在前护板外围的吸入盖,泵体与泵盖固定连接,泵体与泵盖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后护板与轴承箱之间的接合板,接合板与泵体之间、接合板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体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泵体与泵盖可以互换,可以降低产品生产商的制造成本。用户只需要买一种泵就可以兼具顺时针出口和逆时针出口两种功能,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渣浆泵
,涉及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渣浆泵多用于输送含有渣滓的固体颗粒与水混合组成的浆体,渣浆泵包括泵体、泵盖、前护板、后护板、叶轮、泵轴和轴承箱,泵盖位于泵体前方,现有的轴承箱和泵轴只能设置在叶轮后方、吸入盖只能与泵盖连接,泵的出口一般位于泵体和泵盖的左侧或者是右侧,所以现有泵的出口只能是顺时针出口或者是逆时针出口中的一种,泵体与泵盖不能互换,使得产品生产商的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用户想要同时具有顺时针出口的泵和逆时针出口的泵,就需要购买这两种出口不同的泵,导致用户的使用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包括与轴承箱形成转动配合的泵轴、固定在泵轴前端的叶轮、设置在叶轮进口端的泵盖、以及设置在泵盖与叶轮之间的前护板,还包括设置在叶轮后方的泵体、设置在泵体与叶轮之间的后护板、以及固定在前护板外围的吸入盖,泵体与泵盖固定连接,关键在于:所述的泵体与泵盖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后护板与轴承箱之间的接合板,接合板与泵体之间、接合板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体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轴承箱前端与接合板之间的连接体,连接体与轴承箱之间、连接体与接合板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接合板与泵体之间、接合板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体之间都是借助锁紧螺栓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连接体与轴承箱之间、连接体与接合板之间都是借助紧固螺栓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在泵盖的内壁上固定有泵前内衬,泵前内衬位于前护板外围,在泵体的内壁上固定有泵后内衬,泵后内衬位于后护板外围,泵后内衬的外边缘和泵前内衬的外边缘夹紧在泵体和泵盖之间,泵体和泵盖借助固定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固定连接,在固定螺栓上套装有定位垫圈,定位垫圈位于泵体与泵盖之间且位于泵前内衬和泵后内衬外侧。所述的定位垫圈的外径为80-90mm,定位垫圈的厚度为35-45mm。所述的泵后内衬外边缘的后侧向后方凸出形成为圆弧状的后密封凸起,泵前内衬外边缘的前侧向前方凸出形成为圆弧状的前密封凸起,泵体前端面上开设有用来容纳后密封凸起的圆弧状的后定位凹槽,泵盖后端面上开设有用来容纳前密封凸起的圆弧状的前定位凹槽,定位垫圈位于后定位凹槽和前定位凹槽外侧。所述的后定位凹槽和前定位凹槽前后对称设置,后定位凹槽和前定位凹槽的深度都是10-20mm、开口宽度d都是45-55mm。位于后定位凹槽与泵体内壁之间的泵体的长度、以及位于前定位凹槽与泵盖内壁之间的泵盖的长度都是L,L为30-40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泵体与泵盖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在后护板与轴承箱之间增设接合板,接合板与泵体之间、接合板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盖之间、吸入盖与泵体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所以可以将接合板与泵体固定在一起、吸入盖与泵盖固定在一起,也可以将接合板与泵盖固定在一起、吸入盖与泵体固定在一起,泵体可以当做泵盖使用,泵盖也可以当做泵体使用。泵的出口一般位于泵体和泵盖的左侧或者是右侧,假设泵的出口位于泵体和泵盖的右侧,则当接合板与泵体固定在一起、吸入盖与泵盖固定在一起时,泵是逆时针出口;当接合板与泵盖固定在一起、吸入盖与泵体固定在一起时,泵是顺时针出口,也就是说泵可以是顺时针出口也可以是逆时针出口。本技术的泵体与泵盖结构完全相同,可以互换使用,只需要一套生产设备即可,这样可以降低产品生产商的制造成本。用户只需要买一种泵就可以兼具顺时针出口和逆时针出口两种功能,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轴承箱,2、泵轴,3、叶轮,4、泵盖,4-1、前定位凹槽,5、前护板,6、泵体,6-1、后定位凹槽,7、后护板,8、吸入盖,9、接合板,10、连接体,11、泵前内衬,11-1、前密封凸起,12、泵后内衬,12-1、后密封凸起,13、固定螺栓,14、定位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包括与轴承箱1形成转动配合的泵轴2、固定在泵轴2前端的叶轮3、设置在叶轮3进口端的泵盖4、以及设置在泵盖4与叶轮3之间的前护板5,还包括设置在叶轮3后方的泵体6、设置在泵体6与叶轮3之间的后护板7、以及固定在前护板5外围的吸入盖8,泵体6与泵盖4固定连接,所述的泵体6与泵盖4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后护板7与轴承箱1之间的接合板9,接合板9与泵体6之间、接合板9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体6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轴承箱1前端与接合板9之间的连接体10,连接体10与轴承箱1之间、连接体10与接合板9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连接体10与轴承箱1之间、连接体10与接合板9之间都是借助紧固螺栓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接合板9与泵体6之间、接合板9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体6之间都是借助锁紧螺栓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泵盖4的内壁上固定有泵前内衬11,泵前内衬11位于前护板5外围,在泵体6的内壁上固定有泵后内衬12,泵后内衬12位于后护板7外围,泵后内衬12的外边缘和泵前内衬11的外边缘夹紧在泵体6和泵盖4之间,泵体6和泵盖4借助固定螺栓13和螺母的配合固定连接,在固定螺栓13上套装有定位垫圈14,定位垫圈14位于泵体6与泵盖4之间且位于泵前内衬11和泵后内衬12外侧。如图2所示,定位垫圈14套装在固定螺栓13上且位于泵体6和泵盖4之间,这样可以准确控制泵体6和泵盖4之间的间距,确保被夹紧在泵体6和泵盖4之间的泵后内衬12的外边缘和泵前内衬11的外边缘都具有合适的压缩量,既能密封泵腔内的高压浆体,也可以防止泵后内衬12和泵前内衬11被过渡压缩而损坏,确保密封效果。在确保定位垫圈14与泵体6之间、定位垫圈14与泵盖4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有效起到支撑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定位垫圈14的外径,可以节约成本,所以本技术将定位垫圈14的外径设置为80-90mm。在确保定位垫圈14具有足够高的强度,支撑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定位垫圈14的厚度,可以节约成本,所以本技术将定位垫圈14的厚度设置为35-45mm。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泵后内衬12外边缘的后侧向后方凸出形成为圆弧状的后密封凸起12-1,泵前内衬11外边缘的前侧向前方凸出形成为圆弧状的前密封凸起11-1,泵体6前端面上开设有用来容纳后密封凸起12-1的圆弧状的后定位凹槽6-1,泵盖4后端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包括与轴承箱(1)形成转动配合的泵轴(2)、固定在泵轴(2)前端的叶轮(3)、设置在叶轮(3)进口端的泵盖(4)、以及设置在泵盖(4)与叶轮(3)之间的前护板(5),还包括设置在叶轮(3)后方的泵体(6)、设置在泵体(6)与叶轮(3)之间的后护板(7)、以及固定在前护板(5)外围的吸入盖(8),泵体(6)与泵盖(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6)与泵盖(4)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后护板(7)与轴承箱(1)之间的接合板(9),接合板(9)与泵体(6)之间、接合板(9)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体(6)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包括与轴承箱(1)形成转动配合的泵轴(2)、固定在泵轴(2)前端的叶轮(3)、设置在叶轮(3)进口端的泵盖(4)、以及设置在泵盖(4)与叶轮(3)之间的前护板(5),还包括设置在叶轮(3)后方的泵体(6)、设置在泵体(6)与叶轮(3)之间的后护板(7)、以及固定在前护板(5)外围的吸入盖(8),泵体(6)与泵盖(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6)与泵盖(4)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后护板(7)与轴承箱(1)之间的接合板(9),接合板(9)与泵体(6)之间、接合板(9)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体(6)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在轴承箱(1)前端与接合板(9)之间的连接体(10),连接体(10)与轴承箱(1)之间、连接体(10)与接合板(9)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合板(9)与泵体(6)之间、接合板(9)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盖(4)之间、吸入盖(8)与泵体(6)之间都是借助锁紧螺栓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10)与轴承箱(1)之间、连接体(10)与接合板(9)之间都是借助紧固螺栓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泵盖可互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泵盖(4)的内壁上固定有泵前内衬(11),泵前内衬(11)位于前护板(5)外围,在泵体(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卫卫赵会宾麻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开发区石泵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