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48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具体涉及泵组领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泵体出口导管,所述泵体出口导管与泵体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轴,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叶轮与螺杆轴,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速电机可以带动叶轮的旋转,且六个叶轮为等距设置,厚度增加12毫米,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叶轮端支持套位于叶轮的底部,可以对叶轮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叶轮固定的同时,也为叶轮提供侧方向的抖动支撑,降低叶轮在旋转时的抖动和偏移,便于长时间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
本技术涉及泵组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
技术介绍
镀锌板在通过炉鼻子进入锌锅镀锌区域后,通过热镀锌工艺使板材表面附着上锌液,经过高压气刀来控制锌层的厚度。当炉鼻子内部的锌液表面带有大量浮渣等漂浮物时,容易导致带钢表面附着带有颗粒物的锌渣等杂质,从而对带钢表面产生质量影响。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在排渣型炉鼻子内部,通常安装有排锌渣泵组,常规泵组一般采用水泵叶轮片形式,但存在叶片消耗过快,耐腐蚀能力低等弱点,全寿命期仅为15-20天,不便于长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通过设置叶轮与螺杆轴,可以对叶轮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叶轮固定的同时,也为叶轮提供侧方向的抖动支撑,降低叶轮在旋转时的抖动和偏移,便于长时间的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泵体出口导管,所述泵体出口导管与泵体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轴,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泵体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渡支架的底端均设置有泵体安装板,所述过渡支架的一端与泵体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位于泵体安装板与泵体之间,所述螺杆轴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接轮,所述电机接轮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与电机接轮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底端设置有叶轮端支持套,所述叶轮端支持套位于螺杆轴的外侧。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叶轮与螺杆轴,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速电机可以带动螺杆轴的转动,通过螺杆轴的转动带动了叶轮的旋转,能对材料进行处理,且六个叶轮为等距设置,厚度增加12毫米,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也作为螺杆轴的辅助提升点,既提升锌液也用于锌渣的侧面泵出排放,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叶轮端支持套位于叶轮的底部,可以对叶轮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叶轮固定的同时,也为叶轮提供侧方向的抖动支撑,降低叶轮在旋转时的抖动和偏移,便于长时间的使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端支持套与叶轮固定连接,所述叶轮端支持套位于叶轮的底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通过螺钉与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便于后续的使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调速电机,所述螺杆轴位于调速电机的顶部,可以带动螺杆轴发生旋转。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螺杆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的一端与调速电机固定连接,提高调速电机的稳定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叶轮之间为等距设置,所述泵体的底端设置有吸入端入口,以及泵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锌液泵出口,对材料进行排放。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支架由不锈钢材质构件,增加腐蚀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叶轮与螺杆轴,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速电机可以带动螺杆轴的转动,通过螺杆轴的转动带动了叶轮的旋转,能对材料进行处理,且六个叶轮为等距设置,厚度增加12毫米,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也作为螺杆轴的辅助提升点,既提升锌液也用于锌渣的侧面泵出排放,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叶轮端支持套位于叶轮的底部,可以对叶轮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叶轮固定的同时,也为叶轮提供侧方向的抖动支撑,降低叶轮在旋转时的抖动和偏移,便于长时间的使用;2、通过设置调速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调速电机可以带动螺杆轴的旋转,可以自动对材料进行处理,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过渡支架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速电机与螺杆轴主视图。附图标记为:1泵体、2泵体出口导管、3螺杆轴、4叶轮、5过渡支架、6叶轮端支持套、7泵体安装板、8轴承座、9电机接轮、10电机安装板、11电机固定板、12调速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泵体出口导管2,所述泵体出口导管2与泵体1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轴3,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4,所述泵体1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支架5,所述过渡支架5与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渡支架5的底端均设置有泵体安装板7,所述过渡支架5的一端与泵体安装板7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5位于泵体安装板7与泵体1之间,所述螺杆轴3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接轮9,所述电机接轮9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板10,所述电机安装板10与电机接轮9固定连接,所述泵体1的底端设置有叶轮端支持套6,所述叶轮端支持套6位于螺杆轴3的外侧。所述叶轮端支持套6与叶轮4固定连接,所述叶轮端支持套6位于叶轮4的底部;所述电机安装板10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固定板11,所述电机固定板11通过螺钉与电机安装板1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11的底部设置有调速电机12,所述螺杆轴3位于调速电机12的顶部;所述调速电机12的输出轴端部与螺杆轴3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11的一端与调速电机12固定连接;所述叶轮4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叶轮4之间为等距设置,所述泵体1的底端设置有吸入端入口,以及泵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锌液泵出口;所述过渡支架5由不锈钢材质构件。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使用时,让材料进到泵体1内部,使用调速电机12,通过调速电机12的变频功能调节泵组的转速与锌液排放量,由于调速电机12的输出轴端部与螺杆轴3传动连接,通过调速电机12可以带动螺杆轴3的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螺杆轴3的螺距与厚度增加了,便于螺杆轴3长时间的使用,由于螺杆轴3与叶轮4固定连接,通过螺杆轴3的转动带动了叶轮4的旋转,能对材料进行处理,且六个叶轮4为等距设置,厚度增加12毫米,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也作为螺杆轴3的辅助提升点,既提升锌液也用于锌渣的侧面泵出排放,在叶轮4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叶轮端支持套6位于叶轮4的底部,可以对叶轮4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叶轮4固定的同时,也为叶轮4提供侧方向的抖动支撑,降低叶轮4在旋转时的抖动和偏移,便于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让材料在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泵体出口导管(2),所述泵体出口导管(2)与泵体(1)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轴(3),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4),所述泵体(1)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支架(5),所述过渡支架(5)与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渡支架(5)的底端均设置有泵体安装板(7),所述过渡支架(5)的一端与泵体安装板(7)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5)位于泵体安装板(7)与泵体(1)之间,所述螺杆轴(3)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接轮(9),所述电机接轮(9)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板(10),所述电机安装板(10)与电机接轮(9)固定连接,所述泵体(1)的底端设置有叶轮端支持套(6),所述叶轮端支持套(6)位于螺杆轴(3)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泵体出口导管(2),所述泵体出口导管(2)与泵体(1)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轴(3),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4),所述泵体(1)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支架(5),所述过渡支架(5)与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渡支架(5)的底端均设置有泵体安装板(7),所述过渡支架(5)的一端与泵体安装板(7)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支架(5)位于泵体安装板(7)与泵体(1)之间,所述螺杆轴(3)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接轮(9),所述电机接轮(9)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板(10),所述电机安装板(10)与电机接轮(9)固定连接,所述泵体(1)的底端设置有叶轮端支持套(6),所述叶轮端支持套(6)位于螺杆轴(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镀锌产线锌锅内锌渣排放的新型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端支持套(6)与叶轮(4)固定连接,所述叶轮端支持套(6)位于叶轮(4)的底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胜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