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同频异步干扰脉冲抑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4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由延迟单元及取小值电路构成,取小值电路可由比较器及选通器构成,雷达接收机的输出信号X↓[K]及延迟信号X↓[K-T]分两路输入比较器后,比较器输出信号可用以控制选通器,使选通器始终输出X↓[K]及X↓[K-T]信号中取值较小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气象雷达或机载雷达中有效抑制了同频异步干扰脉冲;同时信号损失极小,也不存在由于自适应处理方式固有收敛过程而带来的信号损失,不需改装雷达接收机或发射机,仅在雷达接收机及显示器中间简单插入即可。(*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抑制同频异步干扰脉冲信号的信号处理装置。无论在军用还是在民用领域,有时都需要多部雷达同时工作以达到全面精确地获取目标信息的目的,如气象雷达或进行空中编队飞行的机载雷达等等。但多部雷达工作在同一波段甚至同一频道时,彼此就会发生干扰。由于这是一种有源干扰,因而即使雷达之间的空间距离远大于雷达有效作用距离,即使干扰波是从雷达工作天线的旁瓣进入接收机,其干扰功率也是很大的。这种干扰由于各部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不同而被称为同频异步干扰。当雷达受到这种干扰时会在B型显示器上形成一种弯曲辐射状的干扰花纹,严重妨碍对有用信号的监测与跟踪。采用简单地对消或线性滤波等处理方式都很难达到既将这种干扰消除,而又保持有用信号不受到损伤的目的。彼.威卓等人分别在1975年的《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刊12月第63卷1692页“自适应噪声对消原理和应用”和1976年该会刊9月份“天线与电波传播”第224卷的论文《自应阵专辑》中曾分别提出用自适应噪声对消或自适应波束形成进行空间区分等方式将这类干扰削弱的方案,但由于其处理手段复杂,设备庞大,对一般气象雷达或机载雷达难以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频异步干扰脉冲抑制器,包括将输入信号X↓[K]延迟一个雷达脉冲重复周期的延迟单元(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时刻K同时加入输入信号X↓[K]及延迟信号X↓[K-T]并输出X↓[K]及X↓[K-T]中较小者的取小值电(6)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德龙宪惠吴光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