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3602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信号发射电路,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脉冲调节电路,单向晶闸管D5,场效应管MOS,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7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脉冲信号电压进行放大处理,从而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响应速度,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灵敏度更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调光线性度,调光的过程中亮度非常均匀、细腻,减少灯光闪烁和抖动,提升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照明设备的控制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善,目前通常采用光电控制系统对照明设备进行控制,相较于采用手动开关来控制,光电控制的方式对于体弱多病的老人和残疾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有的光电控制系统的灵敏度不高,无法达到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光电控制系统的灵敏度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主要由信号发射电路,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脉冲调节电路,单向晶闸管D5,场效应管MOS,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7,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8,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9,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8,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N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的抗干扰电路,与单向晶闸管D5的P极和N极相连接的信号接收电路,以及分别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电容C8的负极和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的调光电路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漏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还与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由三极管VT8,三极管VT9,负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21,一端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5,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22,一端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后与电容C2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8,串接在三极管VT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9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27,P极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以及与二极管D16的N极相连接的射极跟随电路组成;所述射极跟随电路还与电阻R28和电感L的连接点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射极跟随电路由三极管VT10,三极管VT11,负极与电阻R28和电感L的连接点要连接、正极接地的电容C23,P极与电容C23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0后与三极管VT1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7,P极与三极管VT1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则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18,正极与二极管D18的N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25,正极与三极管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2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4,串接在三极管VT10的集电极和电容C24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31,串接在三极管VT10的基极和电容C24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9,以及串接在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和三极管VT11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2组成;所述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6的N极相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17,正极与电容C17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6,串接在电容C16的负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6,N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7后与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串接在二极管D14的P极和三极管VT6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18,P极与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14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N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与二极管D12相并联的电阻R19,正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8,串接在三极管VT6的发射极和电容C18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1,正极与二极管D14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9,串接在二极管D14的P极和三极管VT7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3,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电容C18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0,以及N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18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5组成;所述二极管D15的N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由振荡芯片U1,三极管VT1,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振荡芯片U1的RE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振荡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3,正极与振荡芯片U1的THRE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串接在振荡芯片U1的GND管脚和电容C1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振荡芯片U1的CONT管脚和电容C1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4,P极与振荡芯片U1的THRE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后与振荡芯片U1的RE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P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后与振荡芯片U1的DI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二极管D18的N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红外发射管VL,以及一端与振荡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电源的开关S组成;所述振荡芯片U1的TRI管脚与其THRE管脚相连接、其VCC管脚则与RE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容C2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由放大器P,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7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6,N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串接在放大器P的负极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6,负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红外接收管VDL后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4,负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7和电阻R5后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P极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电阻R5和电阻R7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组成;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N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P极相连接。所述调光电路由控制芯片U2,三极管VT4,双向晶闸D11,P极与控制芯片U2的CK管脚相连接、N极则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FI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9,负极经电阻R10后与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照明灯EL后与双向晶闸管D11的第一阳极相连接的电容C10,N极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11,N极与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4后与电容C10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负极经电阻R11后与控制芯片U2的AI管脚相连接、正极与双向晶闸管D11的控制极相连接的电容C13,正极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CI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14,与电容C14相并联的电阻R13,正极与三极管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信号发射电路,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脉冲调节电路,单向晶闸管D5,场效应管MOS,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7,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8,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9,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8,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N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的抗干扰电路,与单向晶闸管D5的P极和N极相连接的信号接收电路,以及分别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电容C8的负极和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的调光电路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漏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还与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由三极管VT8,三极管VT9,负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21,一端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5,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22,一端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后与电容C2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8,串接在三极管VT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9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27,P极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以及与二极管D16的N极相连接的射极跟随电路组成;所述射极跟随电路还与电阻R28和电感L的连接点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信号发射电路,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脉冲调节电路,单向晶闸管D5,场效应管MOS,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7,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8,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9,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8,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N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的抗干扰电路,与单向晶闸管D5的P极和N极相连接的信号接收电路,以及分别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电容C8的负极和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的调光电路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漏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单向晶闸管D5的N极相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还与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由三极管VT8,三极管VT9,负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21,一端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5,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22,一端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后与电容C2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8,串接在三极管VT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9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27,P极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以及与二极管D16的N极相连接的射极跟随电路组成;所述射极跟随电路还与电阻R28和电感L的连接点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极跟随电路由三极管VT10,三极管VT11,负极与电阻R28和电感L的连接点要连接、正极接地的电容C23,P极与电容C23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0后与三极管VT1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7,P极与三极管VT1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则与信号发射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18,正极与二极管D18的N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25,正极与三极管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2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4,串接在三极管VT10的集电极和电容C24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31,串接在三极管VT10的基极和电容C24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9,以及串接在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和三极管VT11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2组成;所述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6的N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干扰脉冲调节型光电控制照明调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信号接收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17,正极与电容C17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6,串接在电容C16的负极和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6,N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7后与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串接在二极管D14的P极和三极管VT6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18,P极与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14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N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与二极管D12相并联的电阻R19,正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8,串接在三极管VT6的发射极和电容C18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1,正极与二极管D14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9,串接在二极管D14的P极和三极管VT7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3,正极与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闫宗楷吴露朱焱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零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