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物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32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障碍物探测装置,可以不给司机带来不谐调感而正确地传递车辆的最后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探测装置(10),由传感器部(7)探测车辆(1)的障碍物(21),该传感器部(7)由向规定的探测区域发射波的发射部和接收上述波被障碍物(21)反射而产生的反射波的接收部构成。通过探测距离可变电路(16)使在最大探测距离(L1)内的预定的探测距离(L2)、(L3)变化。通过警报机构(20)对应于探测距离阶段性地产生警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车辆碰撞的障碍物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过去,作为检测车辆后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并将该检测结果以警报的方式报告给司机的障碍物探测装置,以往所提出的障碍物探测装置是,在车辆的后部保险杆上设置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从该超声波传感器发射的波与障碍物碰撞后被反射的反射波,并根据该反射波来检测位于车辆后方的障碍物的装置。但是,在四轮驱动车中,当打开了尾车门等的开关体时,或者在后部设置了背轮胎以及滑雪托架等时,在从上述超声波传感器到障碍物的距离与从车辆的最后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之间就会产生差异,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了障碍物时,存在着在司机识别之前就已经接近障碍物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已经被公开的障碍物探测装置,有的是通过使传感器部的最大检测距离变化的方式,即,通过对应于在超声波传感器与车辆的最后部之间产生的距离而扩大最大检测距离,来早期报告是否存在障碍物,以便驾驶员来得及进行回避障碍物的操作(例如,参见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2002-318282号公报》);有的是通过将从传感器到障碍物的距离修正为正确的值来回避障碍物(例如,日本专利文献2《(特开平6-242238》)。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司机是通过目视来一边掌握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感一边使车辆后退的,当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变得小了的时候,借助通过检测位于最大检测距离内的障碍物而开始鸣响的警报,非常注意地后退,防止车辆与障碍物接触。可是,当在从上述超声波传感器到障碍物的距离、与从车辆的最后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之间产生差异时,如果最大探测距离发生变化,那么因为障碍物与车辆的最后部之间的间隔还充分大的地点警报就开始响起,所以有可能给司机带来不谐调感、并且使得司机必须给予不必要的注意。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中,虽然是通过修正探测器到障碍物的距离来防止保险杆与障碍物接触的,但是因为警报声是不变的,所以存在着司机不能知道保险杆相对于障碍物接近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给司机带来不谐调感而可以正确地传达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的障碍物探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的障碍物探测装置,是探测妨碍车辆行走的障碍物的障碍物探测装置,具有传感器部和检测部,该传感器部由向规定的探测区域发射波的发射部、和接收由障碍物反射上述波而产生的反射波的接收部构成;上述检测部通过上述传感器部的输出来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该障碍物探测装置还具有在最大探测距离内使预定了的探测距离变化的探测距离可变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障碍物探测装置之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的障碍物探测装置中,上述探测距离可变部,与被设置在车辆后部的开闭体的开闭进行连动而被切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的障碍物探测装置之特征是,上述探测距离可变电路,根据在从上述传感器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与从车辆的最后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之间产生的差而使上述探测距离变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的障碍物探测装置之特征是,具有对应于上述探测距离而阶段性地产生警报的警报机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的障碍物检测装置,由检测距离可变电路使到障碍物的检测距离变化,在开闭体打开着等时,在从传感器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与从车辆的最后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之间产生了差异的时候,也可以正确地将车辆的最后部与障碍物的距离报告给驾驶员,而且,由于不使最大检测距离变化,因此,不会给予驾驶员不谐调感。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障碍物检测装置,由于检测距离可变电路对应于开闭体的开闭而被切换,因此,在装卸货物时,在打开了开闭体的状态下进行后退等而一时在从上述传感器部到障碍部的距离与从车辆的最后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之间产生了差异时,即使驾驶员忘记了切换开关,也可以由检测距离可变电路正确地使检测距离变化,因此可以正确且确实地向驾驶员报告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的障碍物检测装置,由于根据在从上述传感器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与从车辆的最后部到障碍物的距离之间产生的差异而使上述检测距离变化,因此可以更正确地测量车辆的最后部与障碍物的距离,且可以将该测量结果报告给驾驶员,从而可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容易性。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的障碍物检测装置,由于根据检测距离来产生警报,因此,驾驶员仅凭听其警报就可以从感觉上得知车辆的最后部与障碍物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障碍物探测装置的车辆的立体图,(a)为表示关闭了尾车门的状态的图、(b)为表示打开了尾车门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障碍物探测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3是图1所示车辆的后部立体图,并且是示意地表示将传感器部与车辆的最后部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障碍物探测装置的主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障碍物探测装置的报告处理A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障碍物探测装置的报告处理B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障碍物探测装置的车辆的立体图,(a)是表示关闭了尾车门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打开了尾车门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障碍物探测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3是车辆的后部侧视图,是示意地表示传感器部与车辆的最后部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是表示障碍物探测装置的主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障碍物探测装置的报告处理A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障碍物探测装置的报告处理B的流程图。图1所示的车辆1是四轮驱动车,在其后部设有车厢2,此车厢2具有一对侧壁体3和作为开闭体的尾车门4。上述尾车门4在下方通过轴被支承在车厢2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车厢2自由转动。由此,当尾车门4垂直地立起并卡合在上述侧壁体3上时,则成为尾车门4被关闭的状态(图1(a));而当尾车门4向后方倾倒并被保持成水平状态时,成为尾车门4被打开的状态(图1(b))。因此,在尾车门4被打开的状态下,尾车门4将比后保险杆5更向后方凸出。另外,尾车门4在开状态下由支承体6保持成水平状态。在后部保险杆5上设置多个传感器部7,该多个传感器部7之间隔开规定间隔,这些传感器部7与后述的控制部电连接。图2所示的障碍物探测装置10,由控制部11、被设置在该控制部11的输入侧的上述传感器部7、和被设置在控制部11的输出侧的警报装置12构成。上述控制部11包括发射波电路13,其用于生成从上述传感器部7发射的超声波等的波;接收波电路14,从上述传感器部7发射出来的波被障碍物反射而成为反射波,接收波电路将该反射波变换成电信号;检测部,根据由接收波电路14变换成的电信号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此检测部将在后文中叙述;探测距离可变电路16,其是探测距离可变部,它可以使最大探测距离内的探测距离发生变化;报告处理电路17,其是报告处理部,它将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与预先确定了的探测距离相比较并决定警报声音,该控制部连接着电源18、以及切换上述探测距离可变电路16的开关19。如图3所示,上述传感器部7,具有发射部,向车辆后方的检测区域AR发射由上述发射波电路13生成的波;和接收部,接收因从发射部发射的波与障碍物碰撞而反射的反射波、并将其输出到上述接收波电路14。警报机构20由上述警报装置12和上述报告处理电路17构成。上述警报装置12发出蜂鸣器等的警报声,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障碍物探测装置,所述障碍物探测装置用来探测妨碍车辆行走的障碍物,具有传感器部和检测部,该传感器部由向规定的探测区域发射波的发射部、和接收上述波被障碍物反射而产生的反射波的接收部构成;上述检测部通过上述传感器部的输出来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最大探测距离内使预定的探测距离变化的探测距离可变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充博山下胜敏堀本尚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