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519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具备:主托架(10),其由在车辆的顶棚部(1)于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框架(2)支承;显示器(20),其安装在主托架(10);以及副托架(40),其夹设在作为前后一对框架(2)中的至少一者的对象框架(2B)和主托架(10)之间。副托架(40)具有固定在对象框架(2B)的第一固定部(41)和固定在主托架(10)的第二固定部(42),第一固定部(41)和第二固定部(42)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能够调整主托架(10)相对于对象框架(2B)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高度调整机构。高度调整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内的顶棚表面的车辆用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这种装置,以往已知有具备安装在车厢内的顶棚部的托架和具有由托架支承的基座部的显示器主体的装置。这样的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托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通过螺栓紧固在设置于顶棚部的前后一对框架。
[0003]然而,有时顶棚部的框架的高度存在偏差,难以精确地形成用于安装托架的安装面。因此,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若通过螺栓分别将托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紧固在前后一对框架,则需要进行用于安装托架的调整,无法容易地实施安装作业。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2

090616号公报(JP2022

090616A)。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备:主托架,其由在车辆的顶棚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框架支承;显示器,其安装在主托架;以及副托架,其夹设在作为前后一对框架中至少一者的对象框架和主托架之间。副托架具有固定在对象框架的第一固定部和固定在主托架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能够调整主托架相对于对象框架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
附图说明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与附图相关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进一步阐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0]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0011]图3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显示器主体的俯视图。
[0012]图4是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显示器主体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
[0013]图5A是示出图1的紧固托架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4]图5B是示出图1的紧固托架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0015]图6是示出图5A的紧固托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0016]图7A是示出图1的副托架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7B是图7A的B向视图。
[0018]图7C是图7A的C向视图。
[0019]图8是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主托架的安装部的构成的
立体图。
[0020]图9是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副托架的安装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0021]图10A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安装步骤示出第一步骤的图。
[0022]图10B是示出继图10A之后的第二步骤的图。
[0023]图10C是示出继图10B之后的第三步骤的图。
[0024]图10D是示出继图10C之后的第四步骤的图。
[0025]图10E是示出继图10D之后的第五步骤的图。
[0026]图10F是示出继图10E之后的第六步骤的图。
[0027]图10G是示出继图10F之后的第七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参照图1~图10G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构成为安装在车内的顶棚部(顶棚表面)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向后座的乘员提供各种图像。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以下为方便起见,以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安装状态为基准,如图所示定义前后方向(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并按照该定义对各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图2分别是从右斜后方且上方观察车辆用显示装置100的图。
[0030]如图2所示,车辆的顶棚部1具有以覆盖车辆的外表面的方式延伸设置的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状的金属制薄板的车顶板4和在车顶板4的下方与车顶板4相对向地面向车厢内延伸设置的车顶衬层5。车顶衬层5为以树脂等作为构成材料的内饰材料,能够在车顶衬层5使用刀具等工具从车厢内侧容易地进行规定形状的开孔加工。前后一对框架2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规定距离的状态在左右方向上架设在车顶板4与车顶衬层5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有时也将前侧的框架2称为前框架2A,将后侧的框架2称为后框架2B。
[0031]框架2是从未图示的中立柱的上端部附近的顶棚部1的右端部到左端部架设成拱形的强度构件,与车顶板4一体地设置。具体而言,使用乳香(mastic)密封胶等粘合剂与车顶板4接合。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中,为方便起见,以视线穿透顶棚部1的状态示出框架2等的构成。
[0032]如图1、图2所示,车辆用显示装置100具有:由车辆的顶棚部1的框架2支承的主托架10、安装于主托架10的显示器主体20、夹设在顶棚部1(车顶衬层5)与显示器主体20之间的间隔件30、夹设在后框架2B与主托架10之间的副托架40。如图2所示,在车顶衬层5开设与主托架10的外形形状大致相同形状的开口部5a,主托架10从车厢内侧通过开口部5a安装于框架2。
[0033]如图1所示,在前框架2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200,以覆盖开口部200的方式安装主托架10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将开口部200用于将与显示器主体20连接的缆线、线束等向前框架2A的上方引导。
[0034]主托架10由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金属制板构件构成。在主托架10的前端部设置撑条11。在撑条11开设左右一对贯通孔11a,穿通贯通孔11a的螺栓(图8的螺栓201a)与设置在前框架2A的开口部200的周围的螺纹孔201螺纹配合,由此撑条11固定在前框架2A。在撑条11以覆盖整个撑条11的方式从下方安装罩31。
[0035]在主托架10设置多个螺纹孔13。具体而言,在主托架1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于前后方向上3处设置螺纹孔13。贯通显示器主体20的螺钉与螺纹孔13螺纹配合,由此显示器主体20固定在主托架10。在主托架1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于前后方向中间部分别设置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14。主托架1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还于后端部分别设置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15。在弯曲部15如后述那样安装副托架40。
[0036]显示器主体20具有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的基座部21和能够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铰链为支点在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上转动地支承在基座部21的前端部的显示器22。基座部21具有由树脂材料等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部配置各种电子元件。基座部2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比主托架10宽。
[0037]图3是示出显示器主体20的外观形状,尤其是示出基座部21的上表面的构成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的图)。如图1、图3所示,在基座部21的周缘部安装作为基座部21的一部分的矩形框形状的导光板23,沿着导光板23的内周缘设置间隔件30的安装部20a。图3是安装间隔件30前的状态。间隔件30在前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主托架(10),其由在车辆的顶棚部(1)于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框架(2)支承;显示器(20),其安装在所述主托架(10);以及副托架(40),其夹设在作为所述前后一对框架(2)的至少一者的对象框架(2B)和所述主托架(10)之间,所述副托架(40)具有固定在所述对象框架(2B)的第一固定部(41)和固定在所述主托架(10)的第二固定部(42),所述第一固定部(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42)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能够调整所述主托架(10)相对于所述对象框架(2B)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2)具有与所述主托架(10)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者的端面(15a)抵接,并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铅垂面(42a),所述高度调整机构由长孔(46、47)构成,所述长孔(46、47)以供从所述主托架(10)的所述端面(15a)向左右方向突出的螺栓(16)穿通的方式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铅垂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1)具有与所述对象框架(2B)的底面(203)抵接,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面(41a),在所述水平面(41a)设置贯通孔(44、45),以供贯通所述对象框架(2B)的底面(203)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