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91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液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液压机械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油泵的电机驱动带动电磁产热机构工作,进而产热并将温度传递导入第二预热装置内,对液压油进行加热,提高液压设备运行的流畅性和使用寿命,第一预热装置对进入油泵的液压油进行初步预热,提高油泵运行流畅性,降低油泵工作负担,提高油泵的使用寿命,电机热能回收装置将油泵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用来预热液压油,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异物清除转盘对液压装置壳体内部的杂质进行去除,提高液压装置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去除杂质的动力来自液压装置的自身工作动力,无需外接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提高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机械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制作设备
;具体是一种具有异物清除和预热功能的液压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主要用于实现往复运动,具有无级变速、迅速启动、及时反向运动、没有传动间隙,运动较为平稳等有益效果。液压缸的皆是搭配液压油使用的,而在液压缸启动时,其使用的液压油温度往往较低,而较低温度的液压油粘稠性较大,需要往往需要油泵超负载工作进行驱动,导致油泵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同时温度较低的液压油进入液压缸时,由于液压油黏度大,流动性差,导致液压缸初始动作缓慢,影响现有的液压缸的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液压缸常常会进入异物,由于液压缸的封闭结构,导致异物无法排出液压缸,进而导致异物始终在液压缸里移动,移动的异物极易夹在活塞与液压缸缸体的内壁之间,导致缸体的内壁上出现划痕,导致现有的液压缸的密封性降低,进而降低液压缸的工作效率,严重甚至导致液压缸损坏,因此,一种具有异物清除和预热功能的液压机械设备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机械设备,液压机械设备包括油液输入管道(1)、第一预热装置(2)、电机热能回收装置(3)、油泵(4)、分流管(5)、第二预热装置(6)、液压装置(7)、换向阀门(8)、油泵管道(9)以及电磁产热机构(10)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4)上端通过油泵管道(9)与第一预热装置(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预热装置(2)上端贯通固定有油液输入管道(1),所述油液输入管道(1)首端与液压油缸贯通连接,所述油泵(4)下端通过油泵管道(9)与换向阀门(8)贯通固定连接,所述换向阀门(8)下端贯通固定有分流管(5),所述分流管(5)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分流管(5)下端分别对应固定有第二预热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机械设备,液压机械设备包括油液输入管道(1)、第一预热装置(2)、电机热能回收装置(3)、油泵(4)、分流管(5)、第二预热装置(6)、液压装置(7)、换向阀门(8)、油泵管道(9)以及电磁产热机构(10)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4)上端通过油泵管道(9)与第一预热装置(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预热装置(2)上端贯通固定有油液输入管道(1),所述油液输入管道(1)首端与液压油缸贯通连接,所述油泵(4)下端通过油泵管道(9)与换向阀门(8)贯通固定连接,所述换向阀门(8)下端贯通固定有分流管(5),所述分流管(5)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分流管(5)下端分别对应固定有第二预热装置(6),两个所述第二预热装置(6)下端对称贯通固定于液压装置(7)两端,所述油泵(4)一端设有电机热能回收装置(3),所述油泵(4)另一端转动固定有电磁产热机构(10),所述电机热能回收装置(3)与电磁产热机构(10)固定连接,且电机热能回收装置(3)以及电磁产热机构(10)皆与第二预热装置(6)以及第一预热装置(2)固定连接,第一预热装置(2)与第二预热装置(6)结构完全相同;
所述电机热能回收装置(3)包括导热贴片(31)、集热板(32)、第一导热管(33)以及第二导热管(34),所述导热贴片(31)均匀固定于油泵(4)电机的外侧壁上,所述导热贴片(31)末端与集热板(32)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板(32)后端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导热管(33)以及第二导热管(34);所述液压装置(7)包括液压推杆(71)、连接杆(72)、第一移动螺纹杆(73)、活塞(74)、液压装置壳体(75)、第二移动螺纹杆(76)以及异物清除转盘(77),所述液压装置壳体(75)两端皆固定有异物清除转盘(77),所述活塞(74)滑动设于液压装置壳体(75)内,且活塞(74)外侧壁与液压装置壳体(75)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活塞(74)一端面与第二移动螺纹杆(76)首端固定连接,活塞(74)另一端与第一移动螺纹杆(73)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螺纹杆(76)末端穿透异物清除转盘(77)并通过连接杆(72)与液压推杆(7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螺纹杆(73)首端穿透异物清除转盘(77)并通过连接杆(72)与液压推杆(7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壳体(75)两端分别与两个分流管(5)下端贯通固定连接,所述异物清除转盘(77)包括螺纹杆通孔(771)、卸料口(772)、存料槽(773)、螺纹孔(774)、进料口(775)、楔形凸台(776)、内侧密封圆盘(777)、密封圆盘通孔(778)、液压油流动孔(779)、限位槽(7710)、清除转盘(7711)、分流管固定孔(7712)以及外侧密封圆盘(7713),所述内侧密封圆盘(777)固定于液压装置壳体(75)一端内侧,所述清除转盘(7711)紧密贴于内侧密封圆盘(777)的外侧,且清除转盘(7711)转动固定于液压装置壳体(75)内侧壁上,所述外侧密封圆盘(7713)紧密贴于清除转盘(7711)的外侧,且外侧密封圆盘(7713)固定于液压装置壳体(75)一端端口,所述内侧密封圆盘(777)一端面上侧设有液压油流动孔(779),所述液压油流动孔(779)贯穿内侧密封圆盘(777)两端面,所述内侧密封圆盘(777)中心设有密封圆盘通孔(778),所述密封圆盘通孔(778)与第二移动螺纹杆(76)以及第一移动螺纹杆(73)滑动配合,所述内侧密封圆盘(777)一端面下侧设有进料口(775),且进料口(775)贯穿内侧密封圆盘(777)两端面,所述楔形凸台(776)设于进料口(775)一侧,且楔形凸台(776)固定于内侧密封圆盘(777)一端面上,所述清除转盘(7711)一端上侧设有限位槽(7710),且限位槽(7710)贯穿清除转盘(7711)两端面,所述限位槽(7710)与液压油流动孔(779)相对应,所述清除转盘(7711)中心设有螺纹孔(774),所述螺纹孔(7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洁郭清赵娅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精电气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