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69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包括置物台、安装在置物台表面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截面呈C形固定连接于置物台的第一杆件、截面为C形套设在第一杆件外壁的第二杆件以及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的抵紧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开口端远离置物台,且第二杆件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所述第二杆件同样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置物台,所述第二杆件端面远离开口一侧固定设有圆销,所述抵紧杆件远离其转动点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圆销嵌设的滑槽,所述圆销滑动连接于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件余料部分不需要人工扶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锯切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卧式带锯床按功能分为半自动、全自动、数控,又可分为双立柱与剪刀式,主要用于锯割各种板材以及管材,目前在石墨制备的生产过程中,石墨板材的切割液常常用到卧式带锯床。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824752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卧式金属带锯床,包括安装在床身上的龙门架、工作台、夹紧钳、锯架、蜗轮丝杆升降机、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固设在龙门架横梁后侧中;减速器输出轴两端分别与两支横置传动轴连接;两横置传动轴外端分别通过锥形齿轮与两龙门柱后侧上的两支竖置传动轴垂直连接;两竖置传动轴下端分别与两蜗轮丝杆升降机输入轴传动连接;两蜗轮丝杆升降机安装在两龙门柱后侧,两蜗轮丝杆升降机上的转动丝杆均前后水平伸出,各转动丝杆两端分别与固设在床身前后部上面的丝杆支座转动连接,所述龙门架通过转动丝杆带动可前后移动。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卧式锯床对长度较长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件的长度远远大于锯床工作台的长度,将工件放置在锯床上后,为了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工人需要对工件的腾空部分进行扶持,耗费了工人大量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余料部分不需要人工扶持的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包括置物台、安装在置物台表面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截面呈C形固定连接于置物台的第一杆件、截面为C形套设在第一杆件外壁的第二杆件以及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的抵紧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开口端远离置物台,且第二杆件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所述第二杆件同样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置物台,所述第二杆件端面远离开口一侧固定设有圆销,所述抵紧杆件远离其转动点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圆销嵌设的滑槽,所述圆销滑动连接于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件置于锯床的工作台上后,腾空部分架设在置物台上,同时工件嵌入第一杆件的开口端内,转动第二杆件,圆销被带动,由于圆销始终嵌设在滑槽内,圆销位置改变时,带动抵紧杆件沿其转动点转动,将工件侧壁抵紧。通过绳子等工具固定第二杆件位置后,工件被完全限位,达到了对工件腾空部分支撑并夹持固定的效果,并且不需要人力扶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杆件为弧形杆,所述抵紧杆件沿第一杆件轴心阵列设有两根,两根抵紧杆件连接关系一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直杆,弧形杆件与工件之间的抵接面积更大,抵紧效果更好。通过两个抵紧杆件对工件进行夹持,由于两根抵紧杆件沿第一杆件轴心阵列设置,且连接关系一致,因此相对第一杆件转动第二杆件时,两根抵紧杆件同时沿其转动点转动将工件两侧外壁抵紧,相对一根抵紧杆件,设置两根抵紧组件后,第二杆件所需转动的角度更小,另外工件与两根抵紧杆件抵紧位置沿工件轴心对称,夹持更为稳定不易滑脱。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杆件外壁固定设有便于施力的把手,所述把手呈开口朝向第二杆件的U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杆件时,工人直接对第二杆件开口端施以转向的力,闭合时易夹到手。安装把手后,手指穿过把手开口一侧对第二杆件施力,方便省力,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置物台上开设有供把手穿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口两侧皆安装有用以将把手固定在限位槽内的定位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杆件至一定位置时,把手穿入限位槽内后,定位组件将把手限位,此时,抵紧杆件将工件限位。锯床对工件进行切割时,工件受力可能会晃动,第二杆件会受力转动。将把手限位后,第二杆件位置相对固定,夹持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限位槽侧壁的定位槽、嵌设在定位槽内的定位弹簧和一端穿出定位槽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定位槽,所述定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槽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杆端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穿入限位槽时,被两侧的定位杆挡住,用力施力,把手继续嵌入限位槽,定位杆受力向定位槽内滑动,定位弹簧被压缩。把手完全穿入限位槽后,定位杆受到定位弹簧的回弹力复位,防止把手脱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弹簧一端皆设有导向斜面,该所述导向斜面靠近限位槽槽口一侧向定位槽内倾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靠近限位槽槽口一侧向定位槽内倾斜,因此把手穿入限位槽时,先抵住两个导向斜面,该抵接力分解后,具有让定位杆向定位槽一侧滑动的力,因此施力较为方便,微微施力可直接穿入限位槽。但是相对第一杆件开启第二杆件时,把手需要脱离限位槽,需要将定位杆摁进定位槽,把手才能脱离限位槽,因此把手穿入限位槽后不易脱出,限位效果较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置物台包括圆柱形的安装辊和安装在安装辊外侧壁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截面为弧形,所述导向板沿安装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分别固定安装在夹持组件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辊转动时,需要注意转动的速度方向与导向板开口方向一致,工件只需微微抬升一点高度,直至其嵌入导向板开口端。转动安装辊,直至工件两端平齐,工件受到重力,嵌入第一杆件开口内,该方法抬升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置物台下设有用以安装置物台的机架,所述置物台一端设有用以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机架,且电机端部的转轴固定连接于置物台端面的轴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安装辊转动时将工件一端嵌入导向板开口内,安装辊自动转动时,带动工件抬升至所需高度,减少了人力消耗。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工件的腾空部分被夹持组件被夹持限位,达到了对工件支撑并夹持固定的效果,并且不需要人力扶持,减少了人力消耗。2.两根抵紧杆件同时沿其转动点转动将工件两侧外壁抵紧,第二杆件所需转动的角度较小,工件的夹持位置沿其轴心对称,夹持更为稳定不易滑脱。3.电机带动安装辊转动,工件由导向板开口嵌入第一杆件内,转动时,带动工件抬升至所需高度,减少了人力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表现定位组件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0、置物台;11、安装辊;12、导向板;20、机架;21、底板;22、支撑杆;23、加固杆;24、支撑板;25、电机;26、安装槽;30、夹持组件;31、第一杆件;32、第二杆件;33、抵紧杆件;34、环形板;35、圆销;36、滑槽;37、螺帽;40、把手;41、限位槽;42、定位组件;43、定位槽;44、定位弹簧;45、定位杆;46、限位环;47、导向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台(10)、安装在置物台(10)表面的夹持组件(30),所述夹持组件(30)包括截面呈C形固定连接于置物台(10)的第一杆件(31)、截面为C形套设在第一杆件(31)外壁的第二杆件(32)以及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31)的抵紧杆件(33),所述第一杆件(31)和第二杆件(32)开口端远离置物台(10),且第二杆件(32)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31),所述第二杆件(32)同样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置物台(10),所述第二杆件(32)端面远离开口一侧固定设有圆销(35),所述抵紧杆件(33)远离其转动点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圆销(35)嵌设的滑槽(36),所述圆销(35)滑动连接于滑槽(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台(10)、安装在置物台(10)表面的夹持组件(30),所述夹持组件(30)包括截面呈C形固定连接于置物台(10)的第一杆件(31)、截面为C形套设在第一杆件(31)外壁的第二杆件(32)以及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31)的抵紧杆件(33),所述第一杆件(31)和第二杆件(32)开口端远离置物台(10),且第二杆件(32)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件(31),所述第二杆件(32)同样沿其轴线转动连接于置物台(10),所述第二杆件(32)端面远离开口一侧固定设有圆销(35),所述抵紧杆件(33)远离其转动点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圆销(35)嵌设的滑槽(36),所述圆销(35)滑动连接于滑槽(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杆件(33)为弧形杆,所述抵紧杆件(33)沿第一杆件(31)轴心阵列设有两根,两根抵紧杆件(33)连接关系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32)外壁固定设有便于施力的把手(40),所述把手(40)呈开口朝向第二杆件(32)的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卧式锯床的余料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0)上开设有供把手(40)穿入的限位槽(41),所述限位槽(41)槽口两侧皆安装有用以将把手(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渭朱云锋史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海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