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62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卡接有顶盖,顶盖的底部卡接有防护罩,顶盖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转动电机输出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转板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卡接有搅拌叶,筒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柱、进液管和出料管,筒体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网,筒体的正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内侧卡接有卡板,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杆、过滤网、加热铝板和出料管,解决了现有的乳化装置乳化搅拌时会混入杂质导致成核剂乳化后的纯度降低、乳化后的成核剂流动速度较慢导致专职的出料时间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乳化
,具体为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
技术介绍
成核剂是指能够改变部分结晶行为,提高制品透明度、刚性、表面光泽、抗冲击韧性和热变形温度,缩短制品成型周期,提高制品加工和应用性能的功能型化学助剂,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不完全结晶塑料,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在将成核剂乳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液体混合搅拌,使得成核剂与其他材料成为新的催化剂,便于后续塑料加工生产的使用。但现有的成核剂乳化装置在乳化过程中,由于成核剂中存在的杂质,导致乳化后的成核剂的纯度降低,另外还存在成核剂乳化后形成的胶状物从装置流出的速度较慢,使得装置的出料时间增加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乳化搅拌时会混入杂质导致成核剂乳化后的纯度降低、乳化后的成核剂流动速度较慢导致专职的出料时间增加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卡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卡接有防护罩,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转动电机输出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卡接有搅拌叶,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柱、进液管和出料管,所述筒体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网,所述筒体的正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柱,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筒,所述底筒的内部安装有加热铝板,所述底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对称于转轴的两侧,两根所述连接杆均与转板卡接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位于搅拌叶的正下方,所述过滤网的外径与筒体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过滤网与筒体卡接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热铝板位于底筒内部的正中位置,所述加热铝板的顶部与底筒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加热铝板与底筒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底部与底筒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出料管与筒体相通,所述出料管与筒体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条,所述卡板的宽度小于进料口的宽度一公分,所述卡板通过进料口与筒体卡接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和过滤网,在需要将成核剂粉末加入本装置之前,握住拉柱将卡板向外拉出,使得与卡板卡接的进料口被打开,此时可将多种成核剂从进料口倒入,接着将进料口封闭,然后将搅拌混合液通过进液管注入筒体的内部,此时将转动电机接通外接电源,带动转轴转动,带动与转轴套接的转板沿转轴转动,带动与转板卡接的连接杆以及连接杆上的搅拌叶对搅拌混合液和成核剂进行搅拌,使得多种成核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得胶状物混合更加均匀,此时搅拌后的胶状物在搅拌完成后将穿过位于搅拌叶正下方的过滤网,使得胶状物内的杂质被筛除,此种结构能够减少胶状物种混合的杂质,提高乳化后的成核剂的纯度。(2)、该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通过设置的加热铝板和出料管,在胶状物通过过滤网后,将落向与筒体固定连接的底筒的顶部表面,此时位于底筒内部的加热铝板在接通外接电源后,开始通过底筒的顶部将发出的热量传递给胶状物,使得胶状物的流动性增强,此时胶状物将沿着与底筒顶部齐平的位于筒体外侧的出料管加速流出,此种结构设计能够增加本装置的出料速度,减少本装置的出料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筒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料口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动电机;101、转轴;102、转板;103、连接杆;104、搅拌叶;2、顶盖;3、进液管;4、筒体;401、防护罩;402、过滤网;5、卡柱;6、卡板;601、拉柱;602、进料口;7、出料管;8、底筒;801、加热铝板;9、支撑腿。本技术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转动电机:CH/V;加热铝板:JDR。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包括筒体4,筒体4的顶部卡接有顶盖2,顶盖2的底部卡接有防护罩401,顶盖2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1,转动电机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1,转轴101远离转动电机1输出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102,转板102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杆103,连接杆103的外侧卡接有搅拌叶104,筒体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柱5、进液管3和出料管7,筒体4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网402,筒体4的正面开设有进料口602,进料口602的内侧卡接有卡板6,卡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柱601,筒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筒8,底筒8的内部安装有加热铝板801,底筒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杆103设置有两根,两根连接杆103对称于转轴101的两侧,两根连接杆103均与转板102卡接连接,连接杆103以及连接杆103上的搅拌叶104对搅拌混合液和成核剂进行搅拌,能够使得多种成核剂进行充分搅拌,增加胶状物混合的均匀程度。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滤网402位于搅拌叶104的正下方,过滤网402的外径与筒体4的内径相适配,过滤网402与筒体4卡接连接,胶状物在搅拌完成后将穿过位于搅拌叶104正下方的过滤网402,使得胶状物内的杂质被筛除,能够减少胶状物种混合的杂质,提高乳化后的成核剂的纯度。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加热铝板801位于底筒8内部的正中位置,加热铝板801的顶部与底筒8的顶部相贴合,加热铝板801与底筒8固定连接,位于底筒8内部的加热铝板801在接通外接电源后,开始通过底筒8的顶部将发出的热量传递给胶状物,能够增强胶状物的流动性。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出料管7的底部与底筒8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出料管7与筒体4相通,出料管7与筒体4固定连接,胶状物将沿着与底筒8顶部齐平的位于筒体4外侧的出料管7加速流出,能够增加本装置的出料速度,减少本装置的出料时间。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卡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条,卡板6的宽度小于进料口602的宽度一公分,卡板6通过进料口602与筒体4卡接连接,卡板6卡接的进料口602被打开,能够使得本装置保持密封状态,提高本装置的密封性。工作原理: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技术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在需要将成核剂粉末加入本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包括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的顶部卡接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底部卡接有防护罩(401),所述顶盖(2)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1),所述转动电机(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1),所述转轴(101)远离转动电机(1)输出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102),所述转板(102)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杆(103),所述连接杆(103)的外侧卡接有搅拌叶(104),所述筒体(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柱(5)、进液管(3)和出料管(7),所述筒体(4)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网(402),所述筒体(4)的正面开设有进料口(602),所述进料口(602)的内侧卡接有卡板(6),所述卡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柱(601),所述筒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筒(8),所述底筒(8)的内部安装有加热铝板(801),所述底筒(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包括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的顶部卡接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底部卡接有防护罩(401),所述顶盖(2)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1),所述转动电机(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1),所述转轴(101)远离转动电机(1)输出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102),所述转板(102)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杆(103),所述连接杆(103)的外侧卡接有搅拌叶(104),所述筒体(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柱(5)、进液管(3)和出料管(7),所述筒体(4)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网(402),所述筒体(4)的正面开设有进料口(602),所述进料口(602)的内侧卡接有卡板(6),所述卡板(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柱(601),所述筒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筒(8),所述底筒(8)的内部安装有加热铝板(801),所述底筒(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核剂的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103)对称于转轴(101)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王艳丽董小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聚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朴蓝聚烯烃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龙朴科技舟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